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青春誰最狂
本书标签: 幻想 

死亡的意义

青春誰最狂

今天舅公死了,瞬間感覺 死亡真的来的太快了 ,一點準備都沒有 ,其實死亡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心願未了 可怕的是牽掛的人,可怕的是死後无人安葬 ……

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统所有的本来维持其存在(存活)的属性的丧失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的终止。虽然死亡会有系统的遗产,但是这些遗产并不能使其恢复到终止前的生命系统。

通常,生物的死亡是指其一切生命特征的丧失且永久性的终止,而最终变成无生命特征的物体。

死亡是自然流通链中的一个环节,是世界变化中的必然。死亡后系统的遗产是其他既有或者新生事物的必须材料。

人的死亡一般以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及脑死亡为识别标志。人死亡以后还存在他(她)的非肉体的其他附属物,这些就因他(她)的死亡而变成了遗产。他(她)的遗产会自然而然地被按遗嘱(或者无遗嘱)被亲属继承或者被按遗嘱赠与给其他活着的个体或者社会团体。

另外人的死亡主要是狭义上的生物学上的死亡,人的精神存在一些超越生命的力量,普通人的精神一般被其周围的他个体所继承。因此精神并不会以此而消亡。而杰出的人比如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战略家的精神,会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组成而存在。这种存活下来的精神被人类共享而传播。是一种公共财富。人的精神如果能够被共享而传播,才真正地提高人的正向价值,这是人类追求的另一个超越生命的力量。所以无论是平凡的,还是稍有成就的人的精神一直是社会的主导。

死亡的定义:个体停止发生。

消灭的定义:个体失去了作为该个体的全部物事特性。物事包括精神物事和现实物事。在形神逻辑中,个体的死亡并不等于个体已经被消灭,因为它仍然可以被判断、被命题、被推理。例如一头死猪,它还是个体,只有当它被分解并被吃掉并被消化并被忘记而失去了作为猪的全部物事特性,才算是完全被消灭了。如果被分解并被吃掉则只是失去了现实物事的特性,如果更被消化并被忘记了才算完全消灭,或者没有后代或者后代全死了而没有传下去其基因。“忘记”是泛指失去一切精神记录(包含基因这种宇宙精神物)。假如这死猪还留有骸骨或成了化石或人类留下了它的照片或在某些人的头脑中还留下了记忆,那么它就还没有完全消灭。又例如恐龙,虽然所有个体都已经死亡,即作为物种已经灭绝了一亿多年。

“个体已死亡不等于个体被消灭”是人类对物事的一切研究之所以可能的逻辑前提。

物质世界的现象告诉我们,世间万物早晚都有消亡的那一天,人生更是如白马过隙稍纵即逝。所谓“方生方死”,人出生就是意味着等待死亡。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三段论:“人是有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有死的。”它提醒我们,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贫富贵贱,美丑智愚,最终都要接受死亡的邀请。叔本华用诗一般的语言说道:“苍白的死神迈着同样的步伐去叩响茅屋的柴扉和王宫的殿门。”

死亡是人类对未来唯一可以确信无疑的事情。当人们握紧两个小拳头,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时,似乎想抓住一切,然而,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你却不得不无奈而痛苦地松开双手,放弃你在人世间的一切财富和名声,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化作一把残骨灰烬。与此结伴而去的是你的所有快乐痛苦,期盼梦想和爱恨情仇。

歌德临终前凄厉地叫出:“给我更多的光!”,他被笼罩在死亡的黑暗中;凡高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是:“悲伤将永恒”,这是来自地狱的声音;而梵高的朋友,画家高更的临终话语是:“可否劳驾前来探视?我病得很厉害。”这是终极的孤独;米开朗基罗临终叹道:“我刚刚知道应该怎样去雕塑……”这是心识打开后的叹息。

就人类而言,死亡意味着终极的苦难。当我们走进医院,总能看到身患绝症的人们在痛苦、恐惧和绝望中挣扎。在死神面前,他们要么强打精神故作轻松,要么默默无语暗自流泪,要么歇斯底里尊严丧尽。想到曾经的他们是那样的聪明能干、充满活力、踌躇满志,目标远大·······这怎不让人心生悲凉,唏嘘生命之渺小、脆弱和无常。真是物伤其类秋鸣也悲啊!

每次面对处于绝望之中的他们,我心里是多么想告诉他们死亡的虚妄啊!可是,到了这一刻,任何语言和道理都是苍白的,任何的安慰也显得多余,因为痛苦和恐惧已经让他们封闭了自己的心灵,他们不再听得进任何声音,他们的心已经告别了这个令他们万般留恋的世界。还说什么呢?一切都变得无可挽回,唯有沉默。

令人费解的是,他们为何对死亡感到如此陌生?为什么毫无准备?怎么就忘了“人终有一死”这个事实呢?

虽然人们试图用工作和娱乐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刻意回避思考死亡,但死亡作为一种客观现实,它始终是如影随形般的存在的。托尔斯泰说:"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的思想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死。"而克尔凯廓尔却指出:“人是唯一能意识到自己必定要死亡的动物,死亡恐惧是人最根本的存在悖论:人如果是天使,那么他不会害怕死亡。人如果是动物,那么他也不懂得害怕死亡。”是啊,人是天使和动物的结合体,为什么会害怕死亡呢?

肉身终究回归尘土,尘埃落定。悲从心生之际,我们不禁要问:一切真的都结束了吗?死亡真的意味着“我”消失了吗?不,答案是NO!生死不过是人生的一个片段,一切都远远没有结束!

有宗教信仰和哲学素养的人都知道,人类的心灵(灵魂)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肉身只是灵魂临时居住的“房子”。岁月在流逝,肉身必然消失,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所以死亡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我们真正要回答的是拜伦的问题:“那颗受苦的灵魂去了哪里?”是啊,真正的我去了哪里呢?我们为何来到这个娑婆世界?这“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的短暂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

千百年来,死亡一直是横亘在人类面前的最大灾难和恐惧。苏东坡叹道:“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对死的恐惧比任何事物都更剧烈地折磨着人这种特殊动物。对于那些执着于“肉身是我”的人们来说,看到在风雨飘摇中的“房子”摇摇欲坠之时,他们的痛苦和绝望是无以复加的。

美丽的花朵无视周围的目光,独自静静地快乐绽放,然后平静地凋谢,轻轻地飘落在根的周围,陪伴着母亲。一切显得是那样的自然而然,悄无声息。它们似乎根本没有经历过什么繁华和落寞,也没有经历凋谢衰亡。而可怜的人类劳碌一生、多愁焦虑、怕病怕死、绝望挣扎。面对花朵的平静和从容,我们是不是应该感到羞愧呢?我们真的是“万物之灵”的“天之骄子”吗 ?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死亡一直是东西方哲人们思索和认知的终极问题,在他们心目中,人并不存在真正的死亡,所以他们面对死亡是那样的从容不迫,淡定自如,像一缕春风般的如来如去。可见,正如考试需要准备一样,死亡也是需要有思想准备的。冉克雷维说:“提早认识死亡才会深刻人生。”我们是不是也该追问一下自己:面对不期而至的死亡,我们应该如何打发这短暂而漫长的人生呢?我们又该如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微笑着迎接死亡呢?

青春誰最狂最新章节 下一章 生活中的一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