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盛年间
本书标签: 现代  正剧向  言情   

第十章

盛年间

“小姜,你现在……怎么样……”常忆带着花束推开病房门,本以为病房内会出现姜渐的身影,可留给她的只是一个空荡荡的房间。

床铺整理整齐,窗户开着向病房内传递着新鲜的空气,床帘随风拂动。一切都像没发生过一样。

小姜应该是被父母接走了吧,况且交给一个陌生人照顾他也不是什么令人信任的事。常忆轻轻把花放在桌子上,花香迎面扑来。真好闻,可他却闻不到了……

窗外枝桠与树叶沙沙作响,萧瑟的景象更加让这件病房显得寂寥、悲凄。常忆缓缓走到窗前,双手撑在阳台上,探出身子,感受着凉风拂耳的意境。真是的……从没有一次跟父母好好告过别,每次都是悄悄离开。

就像流动的人群,你我只是擦肩而过的过路人。

"姐姐,你来啦。"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常忆回过头。是他,是姜渐,他没有走。姜渐站在门口,身上的校服突显出了这个年纪独有的稚气,"最近都入秋了,温差大,你还站在窗边吹冷风。"姜渐放下书包,疾步走过去关上窗户,一边关还一边嘟囔着:真是不怕自己感冒……

常忆揉揉姜渐的头发,笑道:"谢谢小姜啦,姐姐会注意的。"

"姐姐已经等了很久了吧。"

"啊……不久不久,刚来一会儿。"

姜渐看了常忆一眼,扭头走向书包,拉开拉链不知在摸索什么:"今天病情有所好转,我就去了学校一趟,顺便把作业给了老师。"

提到作业,常忆又想起了那道烦人的数学题。

"对了,小姜。"常忆从桌上捧起花束,递到姜渐面前。在花朵的映衬下,对方苍白的脸才略显红润,"这是我给你买的花——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品种。"

当时买的时候常忆心中本就没底,现在要给姜渐时更是感觉,姜渐会嫌弃这种在他看来应该幼稚的东西。

姜渐看着凑上来的花束,嗅着淡淡的花香,伸出双手:"谢谢忆姐,花很好看,我很喜欢。"接过花束的姜渐把花放在床上,纤细的手指摆弄着娇嫩的花瓣,"让忆姐花钱了。"得到肯定的常忆喜出望外:"没事没事,你喜欢就行。"

病房陷入一时的沉静,常忆摸摸鼻子,看向窗外:"小姜,你什么时候出院啊。"

"明天。"姜渐停止摆弄花瓣的手。

看着姜渐不知为何而落寞的眼神,常忆刚想安慰他,就听到姜渐说着:"如果我离开了,姐姐还会想我、记得我吗?"

常忆看着男孩冷峻稚嫩的面容,从眼眸中透露出的,是只有年少时才有的坚定,仿佛这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而常忆,不过只是把这当作小孩子的一些心直口快,并无根据证明的玩笑,满足一下自己那弱小的虚荣心罢了。

常忆轻轻抚摸姜渐的头发,答道:"会记得哒,虽然只和你见过几天,加在一起可能连一天都不到。但我相信,尽管我们是擦肩而过的过路人,但以后的日子里,五年十年,或是二十年以后,我们在碰在一起,对方一定会回头,看向对方的。尽管那时记忆可能随着时间的时间的推移淡忘。"

"但那时我看尽姐姐,那我可以去找你吗?"

有时懵懂无知的问题,也不知道他自己长大后还会不会知道。

"当然可以啦!"常忆仰头看着窗外,"只要你还能遇见我,哪怕几千万分之一的概率,你都可以跑向我。"

因为我一直都会向你敞开怀抱。

夕阳西下,是时候该道别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总要经历离别。常忆站在医院门口,看向姜渐在的那个病房。

别人对于离别,可能要痛哭一场,也可能要因此跟已逝之人一起殉葬。但对于那时的常忆来说,她早已看管。爸爸走的时候,她才六岁,并不了解生离死别,看着那张灰白的遗照,遗照上的爸爸脸上并为出现过多修饰的表情,只是坚定眼神,望向远处。白发人送黑发人,看着爷爷奶奶在葬礼上痛哭流涕,她也曾发出过疑问:"爷爷奶奶,爸爸这是去哪里了呀。"

"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爷爷稳定住情绪,可眼泪还是在悄声无息间落了下来,"虽然他可能很长时间不会回来,但忆儿要相信,他会在那个地方看着你,祝福着你,保护着你……"

这大概是长辈所安慰孩子最常见的话语,常忆扭头,看着身后整齐排成一排肃穆静立的警察,她万分不解,警察叔叔是来给爸爸送行的吗,那为什么都在哭呀,不应该是高兴吗?

葬礼上除了她,爷爷奶奶和几位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的警察,别无他人。

后来,常忆十八岁那年,爷爷奶奶也去世了。因为爷爷奶奶只有一个孩子,所以葬礼上并未有太多人,常忆穿着黑色服装,手里捧着白色菊花,站在两位老人家的遗照前,默不作声。而身后,那些看似虔诚祷告的亲戚,也只不过是想来争点遗产的。真是的,爷爷奶奶在世时也没见你们有多积极。

常忆把菊花放在墓碑上,抚摸着。冰冷的墓碑无法递送温暖的亲情。"小时候,你们说,爸爸是在另一个地方看着我们,默默保护我们。"

"现在,你们又去找他了。"一滴热泪从眼眶中流出,"您们会和爸爸一起保佑我的,对吧。"

"希望我未来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次抉择都不会错。"

而最后,因为爷爷奶奶的遗嘱,所有财产都分配到常忆一个人名下,她与亲戚不欢而散,往后再也没欧联系。

上一章 第九章 盛年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