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吃货小当家
本书标签: 古代  现代言情  原创之王 

第42章

吃货小当家

“有什么不对?”秋子固看出珍娘脸色,追问到一半,猛地反应过来:“是不是那几个我没听明白的字?!”

  珍娘将脸靠到他衣袖上,半晌方道:“秋叔,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

  秋子固额角青筋跳了一跳。

  顾仲腾明显是冲着秋家来,冲着珍娘来的。

  可是为什么?

  到底两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纠结?!

  珍娘深吸一口气:“管他呢,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我肚子饿了,咱们先吃饭要紧。”

  你顾仲腾安排好下个套,就想让我按你的牌路走?想种下团乱麻种子就让我跟着你乱是不是?!

  对不起,门都没有!

  秋子固自然心领神会:“孕妇是不能饿肚子的,慢点出去,我扶你。”

  珍娘秋子固来到外花厅时,果然看见已换装成顾三爷的顾仲腾脸上,露出些许细微的失望之色。

  珍娘微微一笑,冲他福了一福。

  外花厅人头攒动,除了大房的人,二房三房也来了不少,女眷们在后头隔着屏风,影影灼灼间,看得出是珠翠绮罗,光彩耀目。

  秋子固只来得及叮嘱虎儿鹂儿几句,便被拉到爷们那边去了。

  珍娘从游廊绕到后头。

  公孙大奶奶眼尖,一眼看见,出来拉着珍娘就走,迎面来了太太们,她只得停下招呼几句:“太太们好。只等着珍丫头呢!才要着人去找,这不,她倒自己回来了。“

  边跟太太们说着,又转过脸来笑对珍娘:

  “你俩又躲起来?我让丫鬟满世界的找,若不是柳林那边的园丁出来讲一句,我还不知道你也在打我花圃的主意呢!看这头上有汗!我领你找个清静地方洗一洗吧。”

  公孙大奶奶满面堆笑,腰牌的事没发生过一般,又怕珍娘说出什么来,太太们过去后,便拉着她向花厅外头去,避着人。

  珍娘挺理解。

  大宅门后院太太奶奶们的日子远不如外头看着那般光鲜,别说几房儿子之间,就大房里,大爷二爷面和心不睦也不是秘密了,尤其当家的还是大奶奶,汉子服了气,婆娘还不见得买帐呢!

  大奶奶硬撑着作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出珍娘所料,一到能开小会的地方,大奶奶便低低嘱咐她。

  “今儿人多,几房的人都在呢,刚才顾三爷提到大平寨的事,先放一放。”

  珍娘笑着点头:“知道,”回身看一眼:“怎么来这许多?才不只说二爷也来?”

  大奶奶冷笑:“顾家名气大,谁不想凑过来看个新鲜?再者,也有那想捏我错处的,明知昨儿发生了那样的事,看看我还起来得不?若我倒下,她们正好趁机背后捅刀子!”

  珍娘同情地看着她:“当家不容易,不过风头浪尖的,也只有您大奶奶站得住。”

  大奶奶最喜欢听这样的话,立刻兴致高涨起来:“她们想看我笑话?哼!那还早得很!珍丫头我跟你说……。”

  话说到一半,忽然听见一群丫鬟从桂阴下穿出来,大奶奶认出是二房的,立刻住口,并高声叫住她们:“外花厅正要使唤,你们太太才过去,怎么你们不跟着伺候?”

  一个领头的上来请安:“回大奶奶话,这是我们奶奶叫拿的。”说着,将手里东西捧上。

  珍娘定睛一看:竟是竹雕,除了她以外,丫鬟们人人手上都有,都上过颜色,白的是香瓜,红的是桔、柿,绿的是葫芦,紫的是茄子,黄的是木瓜、佛手,约有十多种,还带着零枝碎叶,如同真的一般。

  “要这做什么?”大奶奶皱眉:“杯不成杯,盏不成盏,难道一桌上放一个?也不好看。”

  丫鬟拧开那螺旋的蒂子:“我们奶奶说,她新得个劝酒的好玩意,一会,就把太太奶奶们各人名号的牙筹放将进去,然后把这些丢花池里,然后让我们闭上眼睛去捞,捞出谁位奶奶的,谁位就喝酒。”

  外花厅里有个花池,养着几颗睡莲和锦鲤。

  “倒难为你们奶奶,”大奶奶悻悻然酸溜溜的:“想出这么个新鲜玩意,也算给我们这起没见过世面的,开开眼了。”

  丫鬟抿了嘴笑:“怎么好跟奶奶比,我们奶奶也不过是在这些吃的穿的上留心罢了。比不得大奶奶,日日睁眼都是大事,等着您料理。”

  大奶奶听出这话里的揶揄,顿时冷下脸:“你们奶奶挺会调理人,生生把你得这么会说话了?”

  丫鬟还要回嘴,腮帮子鼓鼓,不服气。

  珍娘淡淡看了那丫鬟一眼:“太太奶奶们在前头等着呢,还不快拿了去?耽误了功夫,该说是你会办事还是你们奶奶吩咐迟了?”

  丫鬟向珍娘福了一福,这才去了。

  “你看看你看看,”大奶奶牙咬得恨恨的:“看我个家当的!养出这些小浪蹄子来,整个穿红着绿,倒满嘴里嚼我的不是!哪日得了闲,非好好清理清理!没用的人都挑出去,配小厮打发了!”

  珍娘安慰她:“何必跟她们生气?你是奶奶嘛,有不好,还该跟她们主子说去,她们也是被人当枪使罢了,若现在拨了来跟你,没准比宋妈妈还贴心。”

  大奶奶一下就笑出来,嗔着拍了珍娘一把:“你拿老宋跟这起浪蹄子比?她不知道也罢了,若知道起来,非得犯心口疼不可!”

  珍娘不笑:“宋妈妈有心口疼的毛病?没见她说啊!上回你带了她来家里,我看她肘子包菜,一吃就一盆呢!”

  大奶奶笑得更厉害,头上金钗摇摇欲坠:“说什么呢!她就饭量大些也没毛病!瘦得那样,别说吃一盆,吃一坛又怎么样?”说着想起什么,见四下无人,悄悄在自己腰上捏一把,示意珍娘:“看这肉长的!几次关了灯,大爷都叹气,我也没法,孩儿都养了这么大,这肉哪里还下得去?随便挑件衣服吧,也穿不出从前那味儿了,裁缝上门来量尺寸,嘴上不说,其实根本找不着腰!”

  珍娘忍笑:“也不怪您,也不怪大爷,减肥是女人终身的事业嘛!您要找腰也不是什么难事,下回我教您一个法儿,再给您几包现成的茶包,您照着做就完了。”

  大奶奶眼睛一亮:“真的?那敢情好啊!也别下回了,择日不如撞日,就现在吧!”

  珍娘似笑非笑看她:“大奶奶,您是不是忘了拉我到这无人地方,到底干什么来了?”

  大奶奶沉了脸,一瞬间眼睛里的神采黯了下去:“别在这儿说,谁知道树阴后躲没躲着人呢?走走,到瑶丫头那边说去。”

  瑶丫头,瑶小姐。

  大爷的庶出小女儿,三姨娘生的,出生不多时三姨娘就殁了,大奶奶可怜她,一直抱在自己身边养大,跟自己的两个儿子同样待遇,倒将二姨娘的儿子靠了后。

  珍娘点头,一路无声,沿小径走到后院西北角。

  一树白玉兰树干硕壮,花朵丰腴,隐着底下八扇油绿洒金的屏门,竟是一个小小院落,两边扎着两重细巧篱笆,珍娘眼尖,一眼认出都是桃枝,这时候不是季节,若时候对了,开出来就是一片红云悬浮,地下则已有碧绿缠绕,是间种的蚕豆,豆荚子在风中响着铃铛。

  难得,小姐绣房里有这个。

  等走进院里,先就闻见了一股幽香药味,甚是醒脾。

  珍娘冲大奶奶挤挤眼睛,又竖起大拇指。

  她来公孙家次数不少,还真没在别的院里闻过这个味儿,说是买生药的又是医家,后院里倒尽是花香果香。

  “咱家小辈儿里,不是我自夸,也就瑶丫头心还向着些祖业,”大奶奶明白她的意思,说着摇头:“别人我也还说了,省得有偏心嫌疑,就我那两个不肖子,吃喝玩乐都是好手,就是对着医书七窍只通了六窍!眼瞅着长辈年纪都大了,连个着眼接班的人都寻不着,你说我愁不愁吧!”

  珍娘耸耸肩膀。

  这种抱怨不稀奇,不信随便敲开任何一家大宅门后院,问问当家的,是不是都对家里的纨绔不满?皆担心后续后人?

  不操心就不是当家人了。

  反正老一辈都会老,新一辈的游戏时光也会随之结束并成长起来,至于能不能成事,那就看各家造化了。

  世事就是如此循环的,当然也有例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那毕竟是少数,创业容易守业难才是常理。

  “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奶奶您也不必太担心,各人头上一块天,管也管不着的。”珍娘说着走上台阶,早有小丫头过来,打起帘子:“奶奶好,秋夫人好。”

  珍娘顺手从袖口里掏出几两碎银子,小丫头欢天喜地地接了:“谢谢秋夫人。回奶奶夫人话,我家小姐去花厅了,人不在呢。”

  大奶奶皱眉:“知道。我们就是过来说说话,这里是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小丫头点头。

  “好,你就在院门口守着,有人来,大点声说话,让我们听见就成。”

  小丫头也是个机灵的,立刻会意:“奶奶们放心,小的知道。”当即便去了。

  珍娘走进屋来,她还是第一次到瑶丫头屋里,见正中间中间挂一幅《寿阳点额图》。旁有一联是:“心抱冰壶秋月,人依纸帐梅花。“

  珍娘当即发笑:“瑶丫头才多大?学得这般老气横秋。”

  大奶奶也笑:“这丫头就这么个嘎古性儿,你还没见着人呢,略鲜一点的颜色身上都见不着,不是我说,八十岁老太太也比她热闹些。”

  珍娘哈哈大笑。

  大奶奶即引她进了西边套房,中间隔着一重红木冰梅花样的落地罩,外间摆着两个小书架。一个多宝橱,上面一张小木炕,米色小泥绣花的铺垫,炕几上供着一个粉定窑长方磁盆,开着五六箭素心兰。正面挂着六幅金笺的小楷,果然一点红绿色不见。

  “行了,现在说吧。”珍娘坐下,托腮看着大奶奶:“关子也卖得够了。”

  大奶奶深深地吸了口气:“当今皇上快不行了,你知道吗?”

  这一惊非同小可,珍娘若不是提前坐下,估计能一下子跌坐到地上去。

  “说什么呢大奶奶!”珍娘脸都白了,随即起身,本能地要向外张望,这才想起,大奶奶已经关照过了。

  怪不得。

  刚才珍娘还觉得大奶奶过份做作了,原以为要说家事,没想到,一开口就是这么惊天动地的大炸雷,也难怪要清静地方,还命人守着门。

  “你是知道的,”大奶奶脸也铁青:“我们大老爷,领着御医院院使的俸禄,昨儿予于仁寿殿为上请脉,其时太后亦在座,上之脉象左尺脉沉迟,右关脉浮迟,脉十五次一停……”大奶奶顿了一顿:“左尺沉迟,肾已虚得厉害了,小便定为白浊,而且伴有耳聋虚鸣,右关浮迟乃胃寒虚膨。这些都是不详之兆啊!”

  珍娘于脉象上是个外行,但从大奶奶语气神色上看得出来,确实此事非同小可。

  不过,这跟公孙家到底有什么关系?皇上身体不好,难道要迁怒于太医不用心?

  不是没有可能。

  但,更可怕的还是别的原因。

  “如今宫中隐隐约约也传出风声,皇上原本立下的太子,也就是三皇子,恐怕坐不到那张龙椅上去,”大奶奶的脸变得有些狰狞了:“太后的意思,似乎另有他人。”

  珍娘表示不明白。

  宫斗的事离她实在太远。

  大奶奶耐下性子来解释:“上个月,年关前,太后就亲下懿旨,调了原本征收西关的九皇叔入京,住在现在都没走。传说,这位皇叔,其实是带了兵回来的,没入城,驻扎在离城三百里的镇上,丫头你说,这不是司马昭之心么?!”

  珍娘知道什么叫司马昭之心,但她不明白,这跟公孙家又有什么关系?大奶奶又为什么要赶在这个时候,跟自己说这些?!

上一章 第41章 吃货小当家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