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微晕的那片芦苇林
本书标签: 校园 

22、朦胧似相遇

微晕的那片芦苇林

转眼四年大学毕业,田青青找了一家工艺美术品工作室。有了不错的学历,她找起工作来就容易多了。

她之所以会钟情这家叫做“芦苇水车”的工作室,当然是因为当初李文楚编的那架一碰就散架的芦苇小水车啊。她打心底里是不太喜欢芦苇编成的东西,太粗糙,哪有竹子编出来的这么美轮美奂。她甚至从心底里抗拒,抵触,但是就是因为那个人,她还是妥协了。她还在想天底下竟然会有什么巧妙的事情。

这间工作室平常的业务有时候有下乡去收集一些有特色的的工艺品,或者接触一些非遗手工传承人,还有开工艺美术展览。这间工作室主要靠开工艺作品展,拍卖作品盈利。

她刚上班不久,马上接到一个任务,去一个偏远的县城考察一种民族工艺,一种神奇的竹帽。据说这种竹帽是用当地出产的乌金竹,破成无数细得像丝线一样的竹蔑,精心编织而成的,在一尺余的帽面上,用竹篾织出数百道密细的帽檐圈,帽面光滑平整,雨渗不入、光透不进。烈日下头顶竹帽,如在林荫下乘凉,最神奇的是雨天里戴着,人在雨里走,雨点滴落在帽檐的声音好像一曲动听的音律。

她带上行李,摄像机一个人就出发了。工作室人手不多,对某种工艺品的前期考察,基本上都是派出去一个人,别看他们工作室不大,但是他们工作室的眼线似乎遍布各地,田青青去的县城,一下车就有人接头带路。接她的人是个三十岁左右,皮肤黝黑,裂开嘴笑就露出一口白牙的男人,田青青觉得这个大哥应该是个好相处的。

“是田青青吗?”

“是啊,我是!”

“你好,我是这次负责给你带路的人,你叫我华哥就好。”说着把一张名片递给她,一看,是一个旅行社的导游。

她要访的手艺人,住在一片深山竹林里,是一个姓谭的老手艺人,她的作品目前只在小范围流传,工作室想跟她合作一起把她的工艺品展示出来,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值,或者能开发出一些边缘的文创产品来。这就需要她本人的授权和深入的合作,田青青这次来,就是先来探探路。

华哥带着她开了3个小时的车好不容易才找到。谭秀住的地方在一片竹林里,四周山峰环绕,茂林修竹,景色宜人。住在这种云深不知处的地方,要怎么生活呢?田青青寻思着。她虽然在永安小学度过了很长时间,但是学校前门就是一条圩街,学校后面是几个村屯,虽然落后了点,但是至少吃穿总能买得到,住在山里,她还真是没想过。

谭秀住的地方,是一座建得非常精巧的小院落,房子四周,房檐,围栏,都是竹子,他们敲门却没人。她静坐在人家门前一等就是几个小时,也不见人,于是她决定到竹林里走走。

秋天的竹林没有了春天的潮湿,没有夏天蚊虫打扰,最是让人舒心,风一吹来,掉在地上的竹叶依稀飞舞,竹叶又不像其他的树叶,有些锋利的气息,给人感觉既飒爽又风情万种。她想起当年第一次见到李文楚,他就是从一片竹林里走来,可如今6年多过去了,他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完全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田青青既心酸又无奈的叹了口气,手上拿着一条小竹条轻轻晃了一鞭子迎面吹来的竹叶,力气太大,打到了旁边一根小竹上。突然田青青感觉自己脖子上冰冰凉凉的,随后一阵灼烧的剧痛,她伸手一抓挠,摸到一条绿色的小蛇,,不多久她只觉得眼前一黑,然后就没有知觉的倒在了地上。

等她醒来的时候,在一间医院里,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床头却有一些水果,还有一束狐尾百合,散发着清香。

她头晕晕乎乎的,醒了一会又躺下,迷迷糊糊之间好像见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来到她床边,坐下然后摸了摸她的额头,她觉得自己似乎是清醒的,但是又无法睁开眼皮,身体的所有器官完全不听使唤,她只能迷迷糊糊的继续躺着。她在心里骂到: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然后又沉沉的睡去。等她完全醒来,听到华哥说谭秀回来了,等她身体恢复了就可以去见了。

她被竹叶青咬伤,送到医院比较及时,也不是特别严重,没几天就能到处蹦跶了,于是她又上山去,争取快点完成任务好回去。

这谭秀全屋都是竹子编的东西,这座小院子的所有房间外围都是竹子严丝合缝编成,真是太厉害了,田青青在心里赞叹,比当年爷爷的手艺要好不知道多少倍。但是她最厉害的绝活就是能编出戴在头上下雨天能发出旋律的竹帽。她终于见到这位避世手艺人。

谭秀住的竹屋里,散发着淡淡的竹香。正里端坐着一位50多岁的穿土布衣的妇女,她面色平静,眼神专注在自己手上的作品,田青青站着有些不知所措。突然主人开口道:“小姑娘,想问什么就问吧!”

“您的竹编手艺远近闻名,我们工作室想跟您合作,给您的工艺作品开个展览,反响好的话,你的作品就会打开销路的!”

“我就是个篾匠而已,做出来的东西只要用的人觉得舒服实用就可以了,那用得着搞什么展览,你要是喜欢,我就送你几件拿去吧!”

说着就拿出一顶精致的竹帽,还有一个背篓送给田青青,便请客出门了。

田青青哪里肯走,千里迢迢来一次,还被蛇咬进了医院,一无所获就回去?那也太不值当了。

田青青靠近谭秀坐下,默默的看她手不停的提,压,穿,一双手非常粗糙,满是伤痕。

“您没有收徒吗?一个人住在这里?”

“收啊,刚开始我几乎来者不拒,只要想学,我都收,到后来这些人学不过半年都走了。”谭秀说到。“旧时候说,一世做篾匠,讨不起老婆养不起娘。篾匠像条龙,越刮越穷。没有几个人想学了。我年纪也大了没有这么多精力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了。你们想开什么展览,我是做不出来了,除非有人至少学七八层能帮我。所以你们还是走吧。”

田青青事先了解过竹编工艺,想要做出一件高水准的作品,确实需要高超的技艺,还需要对各种工具运用自如,尤其是篾竹丝,更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

田青青看谭秀是很难说得动,便打算回去说明情况然后看看还有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谭秀除了那件竹帽出名,她其他的作品也精巧无比,田青青觉得要是能展出,肯定让世人惊叹。

19、芦苇与竹

她回到了工作室,见到往日嬉皮笑脸的峰仔,居然正襟危坐在自己的办公桌那认真的做方案,整个工作室一股严肃的气氛。

她被工作室的老大——梅小妆叫到办公室,“这次出差有什么收获?”老大是个年轻时尚40多岁的女子,她喜欢穿民族风的衣服,给人的感觉很神秘,但是也好说话。

“竹屋的主人不愿意开展览,她只送给我两个她的作品做纪念。”

“你有没有了解他为什么不愿意开展览呢?”

“她不太愿意交流,我还没有机会问清楚……”田青青没说自己被蛇咬了人家才肯见她一面,更加不用说有什么深入的交流。

老大告诉了她没了解到的信息。原来竹屋的主人那门手艺学起来非常艰苦,他收的弟子曾经超过30个人,却没有人能坚持,他已经心灰意冷,也不想再给自己揽活,搞什么展,只希望能收到弟子,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如果他们工作室不能把这个竹工艺展进行下去,大老板已经放话了,就关闭工作室,各自随缘自己另谋他路去吧。

“那就没办法了,总不能叫我去学吧!”田青青在心里嘀咕着。虽然她非常不想工作室解散,但是她也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个本事学成呀。她从小就只跟在爷爷身边篾竹条,虽然她能磨出千丝万缕的青丝篾,但是从来没有独立编成过哪怕一个簸箕。每次她刚开了个头,就被她爷爷拿去喂了灶膛。而且她知道这门手艺,竹编工艺从扇骨、花器、茶具、凉席各种实用器具到各种雕刻艺术应有尽有,是一门从古至今历史悠久,流传国内外的艺术,而且发展到了极度别致的美学高度。

“你是最好的人选!”梅小妆一语道破还在不停的神游天外的田青青。“你还年轻,而且没有家庭的牵绊,最主要你如果肯去学个一年,我给你加薪两倍,带薪进修相当于!怎么样,去吧!你累了闷了随时都可以回来看看我们的!”

田青青一听,完了,两倍工资去学,谁跟钱有仇呢!去!

梅小妆看她答应了,终于舒了一口气。

一星期后,她又去到了那片竹林,这次确是拜师学艺。竹屋的主人对来这学艺的人,一半都是接受,因为万一有能坚持学下去的也不一定,刚开始他还挑剔,后来他就看开了,来者不拒,凡是能跟他学个五成,他也很是高兴了,来学艺的人大概也有5个人。田青青便在这排竹屋的其中一间住下来。刚开始,她还对这新拜的师傅不怎么放心,但是她发现不远处,有一栋小楼房,是一处地质保护局,有不少从事山林地质保护的工作人员经常来巡山,她便放了心。

谭秀有一个干儿子叫孟拔,时不时从山下来看她。她的干儿子是这一带的护林员,因为她终生未婚,所以认下来一个干儿子。这次听说又来了一个女徒弟,她干儿子想看看这次这个女徒弟能坚持三天还是一周。

谭秀给田青青布置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让孟拔带着她拿着一根筷子,去竹林里敲打一百根不同的竹子的不同部位,靠近土壤的部位,中间部位,还有把竹子拉下来听竹尖部位,不同部位听发出来的声音。要敲够一百根,还要记下来这一百根竹子的直径有多大,颜色有什么差异,叶片有什么差异,竹节的距离有多少。孟拔把她带到指定的地方,告诉她,不要折竹条下来乱舞,否则很容易招惹竹叶青。田青青被咬过一次,当然还怕着,连连点头,然后便只留她一个人在那研究。

一般人叫去做这么细碎又无聊的事情,很是潦草。这一片竹子,根根不都是这样。但是田青青真的是认真敲打竹筒,又量好记下来直径,还记下来叶子的颜色,形状特点。做好一百根竹子的考察,她花了一周的时间。她把记好的数据本子拿给谭秀看。

“竹子不同的粗壮程度,声音是不同的,不同的部位声音也不同。靠近根部的声音比较粗苯,中间比较清脆,竹尖部位的声音像是隔着一层布拍打……”田青青向谭秀叙述自己的见闻。

谭秀脸色有了一些放松,不再像刚来时这么严肃。第二周,孟拔又带她去砍竹子。每天要砍的数量不多,一人扛回来一根,但是一周下来,每天扛回来的竹子颜色不能一样,要有颜色的明显区别,翠绿,嫩绿,深绿,墨绿,或是暗绿。他们把这些颜色有细微区别的竹子片开,每种取一个小样片,室外放一组,任他们风吹日晒霜打雨淋,再放一组在室内静置,还有一组放到了烤房。

一个月下来,田青青还没学到编织的皮毛,全部在了解竹子的特性上。但是年轻人能折腾一个月还坚持的也不多,谭秀对她渐渐改观,每天晚上让她跟着一起打坐。

“竹艺不仅需要手艺人精湛的技艺,还需要手艺人清心静气,对万物敬畏,化身成竹,达到手法与竹气神律动统一。”

田青青每晚都跟着谭秀打坐,听她讲这些理论课。田青青觉得自己在竹林中,确实很容易觉得自己就是竹林中的一颗竹子,随风摇曳,正好是: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而后的时间里,田青青每天都在破竹、篾片、磨边,每一根的宽度、厚薄要均匀一致,要打磨得光滑柔软。她的手磨破疼到不能动了,就去研究暂时不用动手的各种竹编工艺品。

谭秀这里有光影四漏,流泻竹香的竹编灯,有玲珑典雅,精美奇巧的竹编罐,有水纹灵动,繁美别致的竹编筒。这些竹编工艺,都是千金难求的,都是谭秀外出交流考察,跟其他的大师交换回来的。

田青青在竹林山上潜心学习,甚至忘了自己的还是工作室的员工。每个月,田青青还是会下山进城一趟,这次她去找第一次带她带竹林的那个男导游华哥。他的旅行社不好找,躲在街后头,好不容易才找到。

“田青青学得怎么样了?”

“还行,但还是一个作品都没开始。”

“慢慢来,这手艺急不来。”

说了几句就四下无言了。其实田青青是想问他,那天她被蛇咬了以后,是谁去看她,因为她醒来看到床边有两张凳子,她依稀看到的那个身影是不是真的?并不是在梦中。

“你现在才想起来问啊!”华哥笑着说到。是你们老板啊,他正好来出差,听说自己工作室的员工负伤了就来看看。

“我们老板是女的啊!”

“是你们大老板,估计你没都没见过。”

“他叫什么啊?”

“我不太懂啊,都是你们工作室直接跟我联系的。”

田青青马上搭上了最快的一班车,回到工作室。她直接去见了梅小妆。

她刚好在,疑问今天之内或许就能得到解答了,田青青在心里盘算着。

“梅总,我们工作室的大老板是不是认识我?”田青青直言不讳的问到。

梅小妆迟疑了一下,有些无奈的说道:

“应该是认识的。”

“他现在在哪?我能不能见他一面。”

田青青有些抑制不住跳到嗓子眼的心,但还是努力控制住了。

“我帮你问问吧。”说着她拨出了一个电话。

“明天你去见他吧!”梅小妆说,然后写下来一个地址递给她。

纸条上面写着:文昌路19号。

上一章 21、神秘的奖学金 微晕的那片芦苇林最新章节 下一章 23、重逢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