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微晕的那片芦苇林
本书标签: 校园 

4、水牛

微晕的那片芦苇林

所小学陆续共来了两个支教老师,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中一个男老师身材有些圆润,十分健谈。这种类型的人往往给人一种很容易了解沟通的感觉,所以这个微胖的男老师来了不到半天,便和大家混得十分熟络了。

他一来便到处打听学校有没有食堂,在哪里可以吃饭,有没有自来水,有没有电。水和电自从儿时田青青记事起就一直有的东西,外面来的人却还是以为乡下地方大概连最基本的水电可能还没能供上。

那天问路的那个男老师,叫李文楚,他果然成了新来的两个支教老师中最特别的一个,无论去到哪里,无论什么时代,都是看脸的世界,田青青不由得感慨,他长成那样,不但是全校的焦点,甚至成了学校前面这条小街市的焦点,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大家都没见过长得如此好看又有独特气质的男人。

去每四天一次的圩日上看就知道了。这里的人们穿着打扮实在一言难尽,虽然不叫破破烂烂,但衣服的质地很明显的差,不是褪色了,就是过于宽松,不然就是因为身材臃肿,衣服把身上的肉都勒得紧紧的,不然就是衣领一半露在外面,一半被挟裹在脖子里面,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好看协调的色彩,不是灰扑扑的,就是脏兮兮的,不然就是颜色过于艳丽的,总之,根本没有谁能看上去出乎意料的具有让心赏心悦目的美感,至少田青青是这么觉得的。

学生们见来了新老师,都十分的雀跃,有些胆子大的还跑到新老师的宿舍窗口围观。人总是喜新厌旧,越是在闭塞的地方,人们的情绪越是容易被一点点的变化点燃。

学生们果然回去跟自己的家里人宣扬学校里来了新老师,老师们的长相如何穿着打扮如何如何,说了什么话,大家也很乐于单单从别人说出的话里去判定一个人是怎样的人。

家长们忙完农事,也喜欢到村里小学凑凑热闹,而且也没什么农事可忙。这个地方大家就只种些水稻玉米,然后就是竹子,再也不见其他作物,田里的庄稼还没到收的时候,这些人就拿着手里编了一半的竹制品,聚集在村头的大树下闲聊,一边闲聊一边手指翻飞,不一会就编出一片片匀称的纹路。

当初学校开展控辍保学动员的时候,家长们也被召集到学校来听课做思想动员,所以家长们跑到学校来,简直熟门熟路。

新老师上课,甚至有两三个家长模样的妇女跑来旁听,看上去像是未婚的,但是又像是故意打扮得老成些,扮成家长的模样,似乎这样才不至于被苏主任赶出去。她们有的站在教室后面,有的挤在窗外,脸上带着羞涩又诡异的笑,盯着教室里,讲台上那个长得最周正的男老师。

这里的人们喜欢把老师称呼为先生,原本在大家的印象中,教书先生就是要叫先生的。但是后来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又整齐的呼喊:老-师-好,但是私底下大家还是喜欢叫李老师,和他一起来的欧中和,样子老成,别人都叫他欧先生。

自从三年级的孩子们给李文楚教过,便出了大乱子。以前在课堂上,苏主任说:“预备——读”,然后开始全班朗读,用大家一贯用的那种唱腔似的语调,不带喘气的,一直唱下去,个个读得脸红脖子粗,假如一句话有二十个字,运气好的话大概有一两个字跟电视里的普通话音调一致。

每个孩子都极其卖力的大声朗读,有些脸涨得通红,因为他们要保持步调一致,但是又没用搞懂哪里该停顿,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大伙一起读,那声调似这里的老人们唱山歌的曲调,每个字都极力拉长,夹着浓重的方言口音,很是整齐,尤其是快下课那十分钟朗读,那声音简直响彻整个校园。

如今,孩子们跟着李文楚读过几遍后,便开始混乱了。几个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便开始学会那种短快的发音,在李文楚教的地方做停顿,还有一部分孩子还是用原来那种很长的语调读,并且想要极力把大家拉回以往的正轨,还有些人不认识的字就随便跳过去或者乱读一气,在中间捣乱,读着读着,便乱七八糟各读各的,到最后有拍桌子的,有站起来吼的,有干脆绕着教室跑圈欢呼的,搞得整个教室像个放羊的草坝,好不热闹。

一到这种失控的时候,李文楚只能无奈的举起双手示意大家停下来,然后把教室的们关上,谨防有些绕圈跑的趁乱直接跑出教室,冲出校门。

刚开始,他还完全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只是微笑着叫大家停下来,但是他发现情况不妙,有调皮的居然逃课,他才认识到这里的学生,也跟山上的羊一样,喜欢跳来跃去,不受拘束。

苏主任知道了这种情况,跟几个老师一合计,觉得李文楚也就是来支教一年便走了,孩子们还是原来的老师教才行,不能给他带偏了以后难带。

原来教语文的苏主任总是离不开鞭子,有时候这鞭子要用来指黑板上的字词教读,有时候需要用力的拍打讲台,有时候要打几下调皮学生的手掌心,有时候需要在大家朗读进入佳境的时候类似打拍子用,总之这根鞭子非常重要,苏主任如果忘了带来上课,那他必定要立马掉头回去找的,而且这鞭子时常不到一个月就断了,于是他还得去到小溪边的那片竹林里去亲自物色合适的,不能太粗,不能太细,不能太嫩,不能弯曲,总之,也不是这么好找得到合适的。

李文楚不再教语文,只教数学、美术、体育。谁知他教数学,也教出了学语文的味道。他发现这里的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本,自己的名字都不肯老老实实的写在作业本封面那个画了横线要求填写姓名的位置,这些学生不是竖着写,就是在封面的其他位置歪歪斜斜的写,而且作业本不是沾了油就是沾泥,他于是要求这些学生自己练习在作业本里画横线,然后在横线上写自己的名字五十遍,还要求谁交上来的本子脏了,要上台来告诉大家原因。

他这种较劲的做法,引得大家议论纷纷,都在说他根本不知道孩子们的家庭情况,有个饭桌、屋外的石墩写作业都不错了,在这种小事情上严格要求实在叫人觉得他太不懂事。苏主任连连摇头,但是也不好打击年轻想要进取想要教好学生的那份心。

上一章 3、白鸟 微晕的那片芦苇林最新章节 下一章 5、君子若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