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乔家的儿女之把握,大概九成九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乔一成  乔家的儿女   

第六章

乔家的儿女之把握,大概九成九

七七走了,日子还要继续过的。乔一成回了学校安心上课,陈玖也不再管乔家的琐碎事。

因为奶粉的事情,姑父对那些她父母寄来的稀罕吃食和玩具衣物看管的更紧,拿什么都得姑姑或者姑父看着才行,可她也不会想着再去乔家送些什么东西。

乔家和陈玖都不用担心再担心那个小团子会不会饿死这件事,所以陈玖就再也没理由,也再懒得管乔家那些鸡飞狗跳的事儿了。

但是学习小组,还是被乔一成安排在了那个文静的男同学家里。究竟是为什么,乔一成不说,陈玖也猜得到。无非是怕大家看到他那乱七八糟的家庭和没心肠的酒鬼赌徒爸。

陈玖依旧是老师指派给乔一成辅导功课的工具人,他请假的那段时间功课确实落的太多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好不容易放了暑假,谣言却来了。

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要地震了!

消息的来源不可查,加之没有官方出来辟谣,一时间真的、假的、实的、虚的,各种消息遍地走,闹得人心惶惶。

去年唐山大地震的悲惨景象,还紧紧地靠在一些去过那里采访报道的记者心头,在恐惧和作为记者的威严以及自信的加持下,那些去过唐山的记者开始言之凿凿地跟家人朋友传播那不知真假的消息,又在自己任职的那些无数不入流的小报上发表危言耸听的文章。

没有官方辟谣,小报记者乱写,街坊邻居添油加醋地胡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街边的空地上搭起简易的防震棚。

一开始就都只是一张竹板床而已,渐渐地就有人抱些芦苇和竹竿建起了一个简单得芦苇屋来,再在里面放一些生活必须品,家里条件不错的便用塑料布和竹竿搭。

刘家也是搭建防震棚中的一员。

刘家宁从单位里提前支了些钱,带着陈兰花跑到公家的布匹市场,找到杂货店的老板买了大块儿的塑料布回来。又从杂物房的墙角那里抽出几根已经附上了霉斑的瘦竹竿,在自家门前也搭起了一个防震棚。

刘家宁出生在书香门第,是家里的独苗,从小娇生惯养,磕了碰了的都要哭闹半天。所以家里的活,妈妈婆婆们是从来都不让他碰的。

本以为他长大后能出国留个学,回来娶个好媳妇儿再找个好工作,安稳度完此生。学留过了,媳妇儿也娶了,孩子也生了,谁承想后来时运不济,碰见特殊时期,又因为特殊身份,被下放了。而他现在会做的这些粗活手艺,都是那时候练出来的。

下放那几年,刘家树倒猢狲散,平日里交好的那些亲戚朋友为了不被牵连纷纷与他断绝了联系,而他父亲那些所谓的“至交好友”为了自保,甚至偷偷写举报信编造出莫须有的罪名来诬陷他。

两年后,在乡下干苦力的刘家宁从村长与友人的闲谈中得知,自己的父亲在囚禁中悲愤自尽。本就是受不了乡下艰苦生活的他一度也想跟随自己的父亲而去,但是他走了,自己年幼的女儿和发妻该如何?自己一走了之,妻女却如何活下去?

刘家宁解下已经拴在横梁上的麻绳狠狠地扇了自己两个耳光。熬着吧,总有熬出头的那天,总会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几年后冤案重查,他们家的案子平反了。

陈玖看着刘家夫妇为了那莫须有的小道消息忙的顾前不顾后,突然觉得科技发展和基础知识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她自己是不怕的,她知道地震不会来。

08年的那场地震后,也传出过这样的谣言。地震后的第三天,学校的领导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消息,突然召集所有老师,手忙脚乱地把所有学生赶到铺着红砖的大院子里。神情严肃地举着喇叭说大地震要来了。

校长哭,老师哭,学生也哭,午后的太阳实在刺眼,刺的陈玖的眼睛隐隐作痛。

陈玖没哭。倒不是她心大痴傻不懂地震是什么,也不是她遇事不慌镇定自若。而是她不懂,教育部都没发消息,新闻也都没发消息,校长在慌什么?老师们都在慌什么?同学们也都跟着哭什么?

事实证明,爱看新闻的陈玖没有猜错,第二天官方便辟了谣,并且处理了一大批造谣生事的市井无赖和社会泼皮。

后来,在陈玖长大的时候,科技也越来越发达。

陈玖第一次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了地震预警系统,那个时候她才知道,原来就连这个时代最高科技的监测警报设备,也只能提前几分钟感应到并发出警报而已。

那么20世纪七十年代,这个连手机甚至是网络都没有的年代,又哪里能提前这么长时间预感到地震来临呢?这消息的来源恐怕是谁在酒桌或者其他地方顺嘴开的玩笑,被有心人以讹传讹传出来的吧。

乔一成起初是带着弟弟妹妹睡在八仙桌底下的。他曾经求过乔祖望把八仙桌抬到外面去,但是乔祖望拒绝了,理由是怕偷。

乔家的东西能有几个值钱的?乔家的东西没有几个值钱的。锅碗瓢盆谁家也不缺,床褥被罩就连乞丐都能从公家的福利院里领取,更不用偷了。

乔祖望嘴里那张怕被偷的八仙桌,小偷怕是被驴踢了脑袋才会去偷,当小偷的哪个不是图他是个轻快来钱的路子,那八仙桌又笨又沉,又不值几个钱,真正的小偷谁会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亏本买卖?就算说是邻居偷,谁家会差这么一个破旧的桌子?费力偷回家个一眼就能被人认出来的破桌子,那这人脑子多半是不大灵光的。其实最后,不如说是乔祖望懒得搬罢了。

刘家把无线电也搬到那塑料防震棚去了,陈玖依旧坚持地震不会来,但是没人听她的。谁会听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的话呢?更何况,地震要来了,可是上过小报纸的新闻。

陈玖劝不动,她也不乐意睡在外面的潮热天气里。她依旧安然自若的坐在房间里写暑假作业,晚上也依旧安然自若地在房间里睡觉。

但老天爷好像真的要给出点警示什么的,一连几天,南京城里乌云低沉的好像随时都要跳到人脸上一样,时不时就要刮起一阵风、刺出一道闪电或者响起一道闷雷。那雷闷闷地,像是在蓄着力,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一涌而出。

陈玖也被这天气吓了一跳,在一声闷雷响起的瞬间她忽然也有些觉得地震是要来了,但是转瞬又想明白,是绝对不会来的。

陈玖看着乔祖望和乔家的四个兄妹费力地将竹板床搬到街边,她明白懒惯了的乔祖望终于被说动,被迫做了件好事。

“回吧,地震是不会来的。”陈玖蹲在街边的檐儿上看着拖着大纸壳子的乔一成道。

“会来的。老师说会来的。”乔一成回答。

“老师说的不全是对的。”

“那你说的也不一定对。”

陈玖起身,跺了跺有些蹲麻了的腿脚不再说话。乔一成很倔。

刘家宁尊重陈玖,但也不放心陈玖,每每等她睡熟之后便会悄悄地把她从房间里抱防震棚里。

陈兰花抱着睡梦中的刘芳对刘家宁说,她很久没见过陈玖了,不知道她是从哪学来的钢琴,也不知道她的脾气随了谁这么倔,甚至不要命。

刘家宁说这样的小孩儿都很聪明,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不同常人的小孩儿都会成功。

陈玖每天早上醒来,一睁眼映入眼帘的便是已经挂了不少露珠的塑料棚顶,风一吹,哗啦啦的响,很吵。她是明白刘家宁的用心的,但依旧每天晚上回自己房间住。

乔一成家的防震棚也铺了塑料布。

塑料布是乔一成二姨的男人齐志强骑着三轮车带来的,一同来的还有背对着齐志强坐在三轮上抱着一捆青竹竿的齐唯民。

齐志强是个话不多又很沉稳的男人,齐唯民是个憨厚淳朴的男娃娃。这是陈玖对他们的印象。

齐志强默默地卸下三轮车上的工具,把塑料布裁开再用烙铁烫到一起,再把竹竿立起来把塑料布固定上去。忙活了一整天,才算完事儿。

陈玖搬了小桌子和一条板凳坐在刘家的防震棚边上写着暑假作业。虽然已经下午五点,也阴着天,但还是闷热的使人喘不上气来,陈玖手中的蒲扇来来回回的扇着,一刻也不停。

刘家的风扇坏了,这个时候风扇还不算普及,也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所以修电风扇的人很少。

刘家宁跑遍了修理铺才找到个修电风扇的店铺。店铺里只剩下了个什么都不会的学徒,修电风扇的师傅前几天听说要地震,就收拾包袱回老家躲灾去了,若是地震不来还好说,地震真来了,那电风扇也不用修了,房子倒了要风扇还有什么用?

这样的天气不出五分钟,衣服一定会被汗水浸湿。但蒲扇扇久了胳膊酸痛,就不得不放下来歇一会儿,再继续扇。就这样出汗落汗,出汗落汗的死循环着。

齐志强帮乔家搭建的防震棚就在刘家防震棚的错对面,透过那薄的可怜的塑料布乔家几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陈玖都看的清清楚楚。

乔一成躺倒在竹床上,透过那白色水晶一般的塑料布一言不发地看着阴沉的天。齐志强刚买回来烧饼,现在在乔家的破厨房里烧绿豆饭。

七七真的是这个男人的种吗?乔一成想。街坊邻居长舌妇人的那些话忽然,又从他已经稍稍遗忘的记忆匣子里又跳了出来,使他心烦又屈辱。

心烦过后,他又想,其实有齐志强做爸爸没什么不好,至少要比乔祖望做爸爸好。这个男人比乔一成见过的所有爸爸都要好,可是这样好的人为什么不是自己的爸爸呢?如果齐志强是自己的爸爸,或许他们就不用饿肚子,妈也不用死了。

可齐志强,是齐唯民的爸爸,这是已经不能改变的事实。

他是讨厌齐唯民的,打心底里讨厌,他又觉得讨厌这个词又不太对,仔细想想羡慕可能更加准确。

齐唯民长得好看,随了他爸爸齐志强。齐唯民的学校是城里数一数二的小学,而他的成绩又是班里数一数二的。自然而然地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也成了乔祖望拿来跟他作对比的对象,用来贬斥他不努力学习的理由。

他恨恨地吃完了碗里的绿豆饭,抬头就看见陈玖扇着扇子坐在街边写作业。

陈玖是个很孤傲的人,除了学习小组里的同学她几乎不跟任何人接触。这让乔一成很有面子,因为在学校叱咤风云的人物跟他住对面关系又不错。

“陈玖。”

陈玖抬头,细密的汗珠挂在她的脸上,额前的碎发贴在额头上:“怎么了?”

“你今天弹钢琴吗?”乔一成搓了搓手,说完便低下头去。

陈玖皱了皱眉:“今天不练琴。”

乔一成脸发烫点了点头转身离开。唯一一个能在齐唯民面前炫耀的资本也没了。

齐志强回家了,乔一成站在路中间看着那老旧的三轮车消失在拐角处,才又返回防震棚。

这一晚,闷了很久的雷终于爆发了,在一声巨雷后,陈玖被惊醒。

防震棚并不能防雨,所以刘家宁一家三口今晚又住回了屋子里。

陈玖忽然想起了,那防震棚里的四个孩子,又想起了那薄薄的塑料布搭建的防震棚,心下一慌,连忙打起伞跑了出去。

小棚子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陈玖看不清楚里面到底有没有人。

“乔一成!”话刚出口,声音就被哗哗的大雨冲刷干净,没有人听到她的声音,就连她自己都听不真切。

小棚子的顶部因为积水凹下去一大块,随时都可能破开。

里面是有人的,陈玖走进了才看清,但是谁她看不真。乔一成呢?乔一成呢?

眼见着防震棚的塑料布要顶不住了,她也没心思骂乔一成干看着不管事儿了,心一横,伞一丢,紧紧抓住四角的一根竹竿,顶着劲儿慢慢抽动竹竿。

只要倾斜一点点,能让积水下来就好了。

“我来。”

忽然有人抓住了那根竹竿的上方,是齐志强。

“哗”一声,塑料布上面积着的水,全都随着雨水砸向了地面,总算是安全了。

“丫头,赶紧回家。”齐志强又喊了一句。

“等等。”

陈玖掀开塑料布门帘想要看看几个孩子,却见乔祖望一动不动地坐在竹板床上看向她。

“塑料布都快破了,也不知道出来想个办法,长这么大人,却懒成这个样子。”陈玖对着乔一成,眼睛却不住地往乔祖那里瞟。说完又冲出去,捡回自己的伞回家去了。

“小小年纪,竟然学会指桑骂槐了。以后谁家娶了你,那指定是是过不成日子了……”

显然,乔祖望听明白了。

暴雨过后,陈玖弹了首《雨过天晴》,一首没多少人听过的歌曲改编而成的钢琴曲,乔一成靠坐在刘家院子的外墙上,听的入迷。

雨走了,地震也没有来,官方出来辟谣了。

陈玖站在大街上看着被押走的造谣的记者和不入流的报社的老板,舒了口气。

总算,雨过天晴了。

上一章 第五章 乔家的儿女之把握,大概九成九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