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我与德云社的故事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第141章 会说相声的人

我与德云社的故事

今天看到一句话,心里便默念了一遍:“君子如竹,争风逐露,却心中有节。”那时我瞬间想到了先生,桀骜一身,浩气坦荡。在我十几岁的年纪,却遇到了这个清风明月般的人,我从此什么也不想了,只是在想你。

盼啊,盼啊,盼来了......

2020年农历中有两个立春,就所谓是“双春年”。它不光光是旧历的立春,也是这干支年的岁始,是岁首昭示着新春的来临,春去春又来,立春便是这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了。

它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预示着新的一年,预示着美好的到来,期盼着能为此揭开新的篇章,带走所有的不悦与阴霾!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不过虽说是春天来临,东风送暖。看了先生那边的天气,还算是暖和,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但是这也是乍暖还寒的现象。这种天气最容易感冒的,也请先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好好保暖不要着凉了啊!

杭州的立春,却再次进入了阴雨天,看到外面的天气,心声叹气:这个冬天还真的是不太讨喜啊!

看古文,读古文,感受古人。在《世说新语》里提到这么一则小故事,说这王恭和王忱原是少年意气的好友,等长大了后,却因政治上的芥蒂而所分开。

每每所遇到良辰美景之时,这个王恭总是想念起儿时的好友王忱来。有一次,春日绝早,玉恭独自温步到幽极胜极之处,书上记载说:“于是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那被人爱悦,被人誉为“濯濯如春月柳”的王恭忽然怅怅冒出一句:“王大故自濯濯。”它这语气里半是生气半是爱惜。

老夏曾说过:“情感细腻的人很容易捕捉旁人难以体会的感受。”

我初读并未感受到从中的体会,可能就是我神经大条的原因吧。后来反复琢磨,反复品鉴,在这句:“于时清露流晨,新桐初引”给了我怦然心动的感情,不是钱塘江涨潮之时的那种汹涌澎湃,气势浩荡令人震感的大观景。

而是一个序幕启初的清晨,也只有这样的清晨透过阳光照射在这露水之上,才会显得格外晶莹剔透,也只是恰巧这露水正好浇灌于桐树初初抽了的萌芽。

张先生给我的感觉应该就是这样吧,也是跟王恭一样,面对着清露新桐这种景象时,就会怀念起的那个人吧。

半夜三更,难以入眠。坐在床上,找来了曾经看过的美剧《心理犯罪》,这还是老夏推荐给我看的。

我特别喜欢贾平凹写的那句话:“坏人没羞耻,干了坏事不受良心谴责;好人就是规矩多,遇事爱思虑,思虑过度就成疾了。”

有时候我觉得老夏就是我的良师,其实有句话说得很对,身边总有一两个看得清是非的人。我记得当时问了老夏一个很傻的问题:“为什么坏人要犯罪啊?”

老夏那时候却笑了,他问我:“不犯罪的能叫坏人吗?记住一句话,永远不要用好人的逻辑去解释坏人的行为,因为你会永远想不通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部剧,我好想能明白坏人为什么会犯罪了。

坏人犯罪原因有很多,不过都是处于黑暗中的罢了。

其实在生命中,如果能有一个人在黑暗中将你拉回光明,那是不是坏人就不会犯罪了啊?

将我来回光明的人,不是父母的教导,不是我的良师的教诲,不是我的好友的谈心,更不是知己的心灵相通,而是那个唱着《探清水河》,会说相声的张先生。

上一章 第140章 分得清分不清 我与德云社的故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42章 这才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