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仓鼠大全
本书标签: 短篇 

黑线仓鼠

仓鼠大全

外形

黑线仓鼠体型小,外表肥壮,粗短,成体体重一般为20~35克。成体体长80~120毫米。头较圆,吻短钝。耳短圆,具白色毛边,耳长约14~17毫米。尾极短小,约为体长1/4,略长于后足。后足短小,长14~18毫米。口腔内有发达的颊囊,长约20毫米。雌鼠乳头4对,胸部2对,鼠蹊部2对。

折叠毛色

背部毛色因地区不同变化较大,如黑龙江为棕红色,陕北西部为黄灰色,北京为黄褐色,背中线从头顶到尾基部有一暗色纵纹。颏部、胸部、腹部、四肢内侧、足背和尾腹毛均为白色或灰白色。背腹部毛色间的界限明显。幼体有较浓的灰色调,较老的个体则具有较多的黄褐色凋。

折叠头骨

头骨轮廓较平直,脑颅圆形,颅全长约25毫米,颧骨纤细,颧弓不甚外凸,左右两颧弓近平行。颧弓的前缘几近垂直。鼻骨较窄,前端略膨大,后部凹,在颌骨鼻突之间形成一条不太深的凹陷。顶间骨宽而短,其宽度约为长度的3倍。顶骨前外角前伸于额骨后部的两侧,形成一个明显的尖形突起。眶上嵴不明显。听泡形大而高耸。上颌骨在眶下孔前方有一个方形小突起。

折叠牙齿

门齿孔狭长。末端达第1上臼齿的前缘。上臼齿列较短,远短于齿隙之长度。颅顶弯拱;顶骨前部最高;鼻骨狭长,其后端为前颌骨后端所超出;左右额骨后缘呈弧形;脑盒宽并呈圆形。左右上颊齿列向前略为分歧。腭骨后缘呈弧形,中间无小尖突。上门齿细长。第1枚上臼齿大,第2、第3枚渐小。第1上臼齿有3对齿突;第2上臼齿有2对齿突;第3上臼齿有4个齿突,排列不甚规则,而且后方2个极小。下颌齿隙长度与臼齿齿列长度几乎相等,但短于上颌齿隙。

活动

黑线仓鼠为夜行鼠类,除秋季储粮季节,白天一般不出洞活动。黎明前、黄昏后活动频繁,一般以19~21时活动最为频繁。夏、秋季节在遇阴雨来临之前,黑线仓鼠提前出洞觅食,捕获率比正常高。黑线仓鼠以颊囊搬运食物入洞,其活动距离一般不超过200米,巢区范围多在22.5亩以内,最大不超过75亩,雌鼠的活动范围小于雄鼠。黑线仓鼠夏季也储存少量麦粒等,秋季储粮分散于多个储藏室。

折叠食性

主要吃农作物种子。解剖32只黑线仓鼠颊囊,主要是黄豆、绿豆、小麦、花生及草籽、甲虫,以农作物种子为主,出现频率占100%,而草籽出现频率为15.6%,甲虫类出现频率仅占3.1%。而董谦等(1966)报道,旅大地区黑线仓鼠颊囊中草籽出现频率占65.35%,农作物种子仅占25.99%。而***(1962)解剖11只合肥地区的鼠胃;其中有山芋、面粉、豆饼、麦粒、菜籽、糠粒等,说明有部份个体在冬季迁入住宅,以人的食物为食,并有喜食油料作物的倾向。以上说明黑线仓鼠由于地区和环境的不同,食物成分亦有所改变。

巢穴

黑线仓鼠洞穴多建筑在干燥的农田、田埂、坟地、荒地等处,每个洞系有2~3个洞口,洞口直径多在2.5~3厘米左右,洞口光而圆,洞口无盗出的粪土。洞口入洞后垂直向下约10~15厘米,然后斜行向下。洞道全长约2~3米。洞内有仓库1~2个,还有窝室。仓库内存粮多为0.5~1公斤。窝室为碗状,直径多在10×10厘米,窝室距地面深多在0.5~1米。赵肯堂等(1979)报道的内蒙古黑线仓鼠窝室最深可达距地面2.5米左右,这可能与气温有关。

上一章 布丁鼠 仓鼠大全最新章节 下一章 长尾仓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