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巧克力味男孩
本书标签: 校园  小白甜文  邀请驻站 

番外 关于美,你选择听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巧克力味男孩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人是小我十岁、今年刚毕业的表妹。

青春期正是在意自己外貌和他人评价的年纪,她从大一开始就研究化妆,时常 po 给我妆容照片。一开始,我实在欣赏不来她粗壮的一字眉、红得刻意的眼妆,她听到反馈常会跟我这么解释:最近流行这个啊、这是仿妆啊、我同学都这么化啊。

对于「美」的意见不一致,并不妨碍她给我持续 po 照。时间推移,她的妆容越来越自然,看起来越来越好看了,她也会开心地分享自己在妆容细节上的小心机,不再执着于「像别人化的那样」。

今年初,我开始认真学习化妆,首先想到跟她请教。她给我的第一句教诲是:我觉得,化妆得找准自己的风格。

看到表妹笃定地坚持自己找到的风格,真的蛮为她开心。曾经有过那么几次,她为自己身材不够苗条、别人嘲笑而沮丧,我们聊过身材这件事。她多么希望自己能被喜欢、被接纳,就多么希望自己瘦下来。

不过有意思的是,最终支撑她坚持运动减肥的信念,不是别人喜欢,而是自己可以更健康。当她放下别人对自己的喜恶,行动力反而变强了。

所以我想,在追求美这件事上,想清楚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比别人怎么看更重要。

不可否认,「别人」怎么看,对我们的影响力很大。

为什么「别人」的影响那么大?

人是社会动物,从小就处在社会网络中,照顾者的评价和态度可能直接威胁到安全甚至生存。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足够漂亮,那些从小就在家人「你太胖了」「你鼻子太塌」「你个头太矮」「你真的不好看」的品评声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在意外部评价、对自己不自信、不相信别人愿意无条件地爱自己。

随着年龄增长,来到青春期的孩子越来越不由自主地关注自己和周围同伴的外形,试图变得「和别人一样酷」,对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异常敏感,哪怕别人没有对自己的外形发表意见,他们也主动从别人那里摄取了足够多「怎样才更美」的信息。

我们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大约在 25 岁左右完成发育 ,这决定了,情绪上头、冲动行事的青春期要到 25 岁左右才结束。

可惜这并不意味着「向别人看齐」成为过去式,因为我们身处商业社会,无处不在的商业广告不遗余力地定义着女性的「完美形象」——苗条,性感,头发闪光,五官完美,牙列整齐,被身上的某件商品定义着自身价值。

这个完美的「别人」的力量,强大地钳住消费者的思想。

美这件事,听别人太多的坑在哪?

我们对于自己的外形认知,常常不是客观的那种——我不是说「身高一米五六」「小拇指长 3.4 厘米」那种,而是主观的那种——比如说「我不算太高」「我手比较小」。

我们对自己外形的主观认知,就叫作体象(body image)。

多数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主观认识不会偏离实际情况太远,但也有例外。

比如很多人难以理解的蛇精脸、过度减肥的小鸟腿,当事人可能在经历体象异常。

体象异常时,当事人至少存在下面三方面的困扰:

1. 对于自身形象的主观扭曲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外形特征,通常我们不会把自己的某个外貌特点视为「问题」,比如:

头发太密或者太疏

眼球太突出或者眼眶太凹

脸型不够圆或者下巴不够尖

鼻子不够挺

皮肤有雀斑或者痘痘

可能有些人想到自己某个特征会感到不满意,但并不会因此觉得自己遭遇的生活困难都源自它,也不会认定别人会因此耻笑、疏远自己,更不会想尽办法用过度手段来改变或者掩盖它。

2. 强烈的情绪痛苦

对于外形的过度注意会:

挤占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引发强烈的焦虑、抑郁、尴尬和羞耻感;

影响跟别人的正常相处,制造疏离感、孤独感和自卑感;

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活动,损耗成就感和价值感,带来空虚、无望的体验。

3. 逃避(维持)痛苦的行为

为了能避开「我的 xx 真的长得有问题」这一想法带来的痛苦,当事人可能会通过反复寻求确认、反复检查、过度修容、逃离等方式来短暂地平复内心煎熬。

典型的反复检查或确认行为包括:

反复照穿衣镜,确认身体细微处是否存在变化

一周称重两次以上

借助器械、用手触摸或者用意念体会反复检查特定身体部位

拿尺反复量身体细节

拿自己的身体细节和别人的反复比照

反复要求家人或者亲近的朋友告诉自己「你长得很正常,根本不存在问题」之类的话

典型的过度修容的行为包括:

过度化妆或者装扮,一眼看去显得突兀

出门之前花费过多时间挑衣服

过度节食,甚至引起营养不良

在不见得必要的情况下用膳食补充剂替代正常饮食

此外,一些当事人拒绝照镜子,拒绝见人,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帮当事人真正逃离痛苦。

反复地检查和确认会把人的注意力局限在特定的形貌特征上,只会让痛苦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强烈;一般程度的修容根本不足以改变当事人扭曲的体象,过度修容制造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身体异常可能带来压力,但远比不上他人的不理解和嘲笑来得伤人;怕被人看到遭受耻笑于是躲起来的人,不会有机会去发现:噢,原来别人并不在乎我以为是问题的身体部位,情况并没有那么可怕。

你瞧,是不是有点儿黑色幽默,明明起点是迎合「别人」,结果却换来隔阂和嘲讽。

体象异常该怎么自我调节?

改变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不受外界影响、不去跟别人作比较,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项不可能的挑战。我们要追求的,可能不是那么极端的目标——如果你真的为此痛苦,降低影响、少做比较,就很好了。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决定凭借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我想告诉你,你不孤单,有很多人和声音,和我一样,支持你的这个决定。

比如前阵看到 OLAY 的这条片子,里面的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无惧人言,你就是美」。

在那支视频里,让我看到不同女性的美,双眼皮是美,单眼皮也是美,瘦有瘦的轻盈,胖也有胖的丰韵,她们美得自信,更美得自由。 作为一名女性,我特别高兴有像辣目洋子这样的艺人、像OLAY这样的品牌站出来,说出我们的心声:美,是有选择的,是有更多可能的。

鼓励女性卸下包袱,正视容貌焦虑,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比起别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更希望别人跟我们说,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样子。

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这样爱着自己的我们,在这个倡导审美多元化的时代,也能受到别人的喜爱。

那具体要怎么做才能自信地做最美的自己呢?下面这五个小方法,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1. 调整对自己外形的看法

你是怎么描述自己不满意的身体部位的?

把它写下来,比如「我的鼻子又塌又扁,鼻头又大又宽,鼻孔太大了还朝天,鼻子上的毛孔和黑头也很丑」。

在你写下的描述下面一行,试着把下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

这些想法是怎么来的?它和我的什么经历有关联吗?

我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评价标准?比如,是针对模特的标准吗?

我这么看待自己的形象,会带给我哪些影响?

假如它们是真的,我将经历的最糟的遭遇是什么样?最好的呢?最现实的呢?

最糟糕的情况发生的话,我可以怎么应对?

现在,关于自己刚才描述的身体部位,我产生了什么样的新想法?

这将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的练习,练习得越多,我们关于自己特定身体部位的想法将变得更灵活、更适应。

不用指望一开始就把每个问题回答得完整,每次关于外形的想法出现时,你就有机会来练习,理论上,你有无穷多的机会,一点一点不断提升这项调整技能。

2. 学习「专注于此时此地」的注意力调节方法

由于我们总是倾向于关注那些让我们担忧的事物,所以,在真的把注意力从「外形」拿开前,我们需要先锻炼拿开的能力。

比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呼吸,关注此刻的身体感受,把尽多注意力收拢到呼吸带来的身体感觉上。

又比如,试着感受身处的环境,描述五种你听到的声音,五种闻到的味道,或者五种看到的物品……

再比如,尝试练习用非评判的方式(是什么样子)取代评判性的方式(好不好、大不大、重不重要、喜不喜欢)看人、事、物。

没有捷径,这些练习就像我们在健身房锻炼身体的肌肉一样,我们在做的时候能够锻炼注意力和情绪调节的肌肉,你做得越多,收获将越大。

3. 逐渐停止增加焦虑的反复检查和确认行为

前面说到过,反复检查和确认能够短期内让我们好受点,长远来讲却容易让我们的焦虑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烈。只要它存在,我们就依赖着这类方法,很难尝试新的更有效的减轻焦虑的方法。

你的反复检查和确认的行为都有哪些呢?

先把它们列下来,挑一样你觉得克服起来最容易的,为自己订立一个小计划——下次当你的大脑冒出要做这件事的强烈愿望时,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不听大脑的,而是等待这个强烈的愿望变弱、自己过去?

4. 减少因外形产生的回避行为或安全行为

回避行为具体指避免照镜子、避免见人这样回避直面自己外形及其影响机会的行为,安全行为具体指为了避免直面外形及其影响机会而采取的「看似解决问题」的行为,比如减肥、化妆、遮蔽等。

我们可以通过行为试验的方式,让自己看到这类行为的不必要,让自己有机会接触到现实情况,进而有机会用新的方式来行动。

5. 应对外形相关的想法

前面说到调整外形的看法,这恐怕还不够,因为,假如你严肃地把自己对外形的焦虑视作一个问题,我猜它必然影响到了你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至少一方面。

外形的困扰,具体是怎么跟你生活中的困扰联系起来的?

试着捕捉自己的想法,把它写下来,比如:我的胸太平了,没有男孩子会喜欢我,我一定会孤独终老一辈子。

接下来,在它的下面回答这些问题:

0 到 10 分,你有多相信这个想法?

为什么你会这么想?这个想法背后是不是存在什么前提条件或者假设?

如果你的一个好朋友告诉你 ta 的这个想法,你会跟 ta 说什么?

你觉得这个想法是否存在什么逻辑漏洞?

有哪些证据可以帮你证实或者证伪这个想法符合现实的程度?

继续相信这个想法,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不相信这个想法了,你的生活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如果它的可信度现在下降了,你会把它改写成一个什么样的看上去更可信的想法?

同样,不必指望一蹴而就,第一次就完美地回答所有问题。这个练习你做得越多,可能就能越顺畅地抓住影响你行为和情绪的想法,并且采取行动改变它。

关于美,你有几分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又有几分在乎自己怎么想?

愿你终可以自信地扬起头,笑着说:我爱自己本来的样子,无惧人言,我就是美!

#搬运自知乎(侵删)

上一章 番外 给女孩子的三十条恋爱建议 巧克力味男孩最新章节 下一章 012 这家伙该不会使了什么妖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