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高达零特别篇
本书标签: 短篇 

命运裁决高达

高达零特别篇

命运裁决高达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在与地球联合的战争末期,Z.A.F.T.投入了ZGMF-X42S命运高达这作为最强MS的机体。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命运高达只有真·飞鸟搭乘的那一机。但是从近年来公开的史料中,也判明了存在有其它同型机的情况。

面对地球联合军装备的各种MA的严重威胁,Z.A.F.T.军方被迫开始进行新型MS的开发。“由各战区精选出最出类拔萃的ACE组成特殊部队并装备同型且拥有高机动力、高中远程攻击能力、高近身格斗战能力并同时拥有抗实弹、光束打击能力并对敌人造成高威慑力的近似全能型MS”的提案应运而生。而此看似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方案却在暗地里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开发工作将脉冲高达作为模版,以统合了Force、Sword、Blast各侧影组件的“命运侧影系统(Destiny Silhouette System)”的形式开始了。

ZGMF-X56S/θ命运脉冲高达试制了4机,但是根据运用数据的反馈,开发人员得到了与其用次世代的脉冲高达作为母体,倒不如从零开始重新设计更有助于高性能机体开发成功的判断。其后,开发重心转移到全新的机体命运高达上面,提出开发指令的议长要求“加入所有最尖端的技术”。

本机编号当中的Trial意即“试验”,作为最初建造的机体进行各方面的性能与装备测试。当然也和议长的“命运计划”相呼应,希望能以命运之力进行裁决(trial也具有裁决之意)。

中文名 命运裁决高达 外文名 ZGMF-X42S-Trial Destiny Gundam 机体类型 全方位攻击型高速突击用MS 出 处 机动战士高达动漫

目录

1 背景设定

2 机体武装

3 详细解说

背景设定编辑 播报

本机最初的开发目的,是为了替代性能不够的命运脉冲高达。其设计思想,依然是全领域万能型MS;与此同时,由于获得了地球联合军第81独立机动部队“幻痛”(Phantom Pain)列装中的漆黑强袭高达,所以扎夫特的研究员们也参考了其阿克泰昂计划(Actaeon Project)中改良MS的思想,并发现从概念上来说和原本的命运脉冲高达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因此最终做出小规模的测试与修改后正式建造。

机体武装编辑 播报

1.小型复列位相光束炮X1(嘴部)

“嘴”部内藏了一门引入了复列位相光束炮设计概念的小型中近距离射击兵器,其缩短射程而增大威力的设计可以一击摧毁射程内绝大多数目标。

2.简易龙骑兵型光束回旋镖X2(两肩喷口下方)

运用量子通信技术的简易型龙骑兵式装备,能描绘出抛物线状轨道,可击破多数的目标。此回旋镖和靠空气动力学投掷的回旋镖不同,靠的是能形成光束场的力场与周围空间进行相互作用来进行飞行及诱导,这也是为了能在没有空气的宇宙进行回旋飞行。光束振荡口为可动式,可将刃部延长作为光束军刀来使用。

3. 3连装重光束突击枪X2(两臂,盾牌安装在其上)

对于阿克泰昂电子工业设计师开发光束手枪的理论,扎夫特的研究员们并不赞同,因为在接近战中手持小型火器无疑是一种避免格斗战的弱势做法。当然也同意在要求机动性与爆发力的接近战斗中,全尺寸的光束步枪并不适合。为此决定开发出一种在不妨碍手持近战武器格斗战的同时兼具速射性能的光束兵器。最终产物就是正式列装在ZGMF-2000上的4连装重光束突击枪,这种采用类似光束加特林技术特征的火器避免了实弹弹药占据大量空间的问题,并且拥有中近距离内堪称凶猛的连射火力。虽然因为小型化的缘故导致了射程、精准度、散热等问题,但在实战中仍然极具威力。

本机所用的型号将4连装更改为3连装的式样,虽然表面上看火力强度降低了,但因为改良了冷却装置,整体拥有更加优异的火力压制能力。

4.高能光束步枪X1(右手手持,可搭挂在后腰)

第二世代MS装备的光束步枪的改良型,为本机专用的中距离型射击兵器。得益于核动力的采用而确保了丰富的电力,输出和连射性大幅提高,因而可射出高出力的光束。步枪右侧有和腰部接合用的连接器,这点和脉冲高达相同,同样是为了方便接近战、格斗战所考虑。

5. 伸缩式光束防御盾X1(左臂武装上)

固定于左手小臂重光束突击枪上,是逐渐进化为MS防御系统标准的非物质力场型护盾,即所谓光束盾的最新试做型。系统采用的是以光束护盾发生装置为核心,为了不妨碍格斗战,实体的机动防盾采用伸缩式构造,通过上下左右装甲部的滑动可以伸展成普通大小的防盾,配合大小及形状可在保持相同防御力的情况下经由吸取不同量的能源自由调整的光束盾发生器可有效扩大防御面积。

6.可变式火箭弹射爪锚X2(正面两侧裙甲)

平时以正面裙甲的状态隐藏收纳,紧急时突然变形弹射而出,除了粘在建筑物和舰船上来控制机体姿态外,还有着将火箭锚打入对象物,或用索缆缠绕破坏、牵引等丰富多彩的运用。有着在地球环境下将总重量1OOt前后的敌Mobile Suit捉住、挥舞也不会弄断的超高强度。本武装正是参考了漆黑强袭高达在兼具万能配置的同时接近战特化思想的体现。

7. 高周波震动破甲短刀X2(两脚脚底)

在与敌方机体装甲以及实体兵器的接触时,能够收集到敌机的资料,并且能够配合对象的材质改变频率,产生出敌方装甲周波数的震动,借此获得优异的切断能力,即使是面对相转移装甲(Phase Shift Armor),依然能够如同切豆腐块一样轻松。也正因为本机具有独特的柔韧性,可做出人类一般的动作才能装备这种特殊近战兵器并有效运用。

8.长程高能量光束炮X2(背部两侧)(自带瞄准镜)

本机万能战斗定位思想的体现,这两座远视桶伸展式光束炮塔在核动力的支持下拥有令人惊讶的射程和威力。

9.组合型伸展式大型光束斩舰刀X2(背部两侧)

延续了脉冲高达剑装实体剑+光束刃的复合兵器,对于即便是拥有光束反射盾发生器装备的机体和硕大的战舰都能发挥压倒性的威力,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白刃格斗战利器,两柄剑还可以通过尾部接驳而成为巨型的双头斩舰刀模式(Dual-bladed Ambidextrous Form),通过机体的挥动,能像人类一般自如的进行各类挥砍、斩击、切削、突刺等等格斗动作,威力也是成倍提高。

详细解说编辑 播报

头部:

在设计阶段,还有着曾研讨是否搭载需占用大量空间以作弹仓的火神炮,最后为了保证优异的散热性能而决定废除的经历。

复列位相能量炮是光束炮的一种,将复数的能量发射装置排成阵列,并调整各个能量发射装置所射出光束的相位,使其可以同时集合成一束发射又不会因互相之间的干涉而爆炸。而且由于能量发射装置的体积小,相对地炮管的长度也可以变短。说形象一点,就是有很多门小光束炮同时发射出一发光束弹,因此威力和能量消耗都是很巨大的。对于装备在MS身上的固定武器来说,能量发射装置的体积、炮管长度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因此同样要发射出大威力的光束弹,使用多门短炮管的小光速炮来共同发射,要比使用一门长炮管的大光束炮发射要来得可行(对战舰来说没有这方面限制,因此战舰一般不会装备复列位相能量炮)。

由于每个能量发射装置的体积都小而且可以有独立的散热装置,所以散热效率也比较高。不过同样地,由于每个能量发射装置的能效都不可能是100%,因此发射同等威力的光束弹,复列位相能量炮所消耗的能量也比只有单一能量发射装置的大光束炮要多,因此只有能量供应足够充足而且动力炉输出功率足够大的MS才会装备复列位相能量炮。

至于“吸气”动作,并不是空气分子的湮灭,是因为光束炮为了发射能量巨大的光束弹,相应地在炮管要制造出强大的电磁场(复列位相能量炮的情况是复数的小磁场,对外界效果是一样的),使得炮口的空气产生感应电离。射出光束“白里透红”的颜色,要说明的是光束弹的颜色取决于其能量级而不是其组成。由于其高能量,复列位相能量炮射出的光束其粒子会处于能级不稳定状态,较高能级的粒子会处于外围而相对低的处于中间,造成“白里透红”的颜色。

胸部:

为了追求高度的机动性采用了轻量化装甲的设计,但因此在VPS装甲关闭时抗打击显著地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装备了在紧急时会保护驾驶舱的SafetyShutter。

腿部:

虽然 MS是模仿人类的外形制作,由于其外部覆盖坚实的装甲部材,所以无法做到与人类完全一样的动作。如果将各部件的装甲细致地分割,配合动作滑动,就可以做出更接近人类的动作。通过将装甲分割为复数的零件,让其各自柔韧地滑动,实现了宽广的关节可动范围和高超的运动性。当然,分割装甲拓宽可动范围和在装甲上制造缝隙是同义,防御力的降低在所难免。然而,ZAFT开发团体分析了测试机师的战斗数据,配合机师的运用实际成果进行可动范围的设定和装甲分割。为此,得以将留给敌人的无防备时间缩减到最小限度的同时发挥最大的机动性。

同时,在关节部位中,采用了转用自PS装甲技术的特殊素材。这是配合运动令关节部的素材性质发生变化的材料,为此诞生了如字面意思那样“有柔软性的关节”的特性。PS装甲根据通电状态颜色会发生相应变化,不过这种关节所用的特殊素材在工作状态则放出暗淡的金属光。这是为了在各种状态下均能稳定供应硬化和柔软化所必需的电力而把过剩输出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在表面关节释放出来。

另外这种装甲—骨架联动机构也预定在交付各专属驾驶员之后继续进行多次微调整以期完美适应不同机师的驾驶习惯。

翼部:

飞翼部件是以主推进器为中心的左右对称配置,大型翼部件的内部收纳了小型翼,展开的时候会露出总计6枚小型翼。翅膀为可动式,主翼内部和副翼之间设有喷口,利用大小十枚翼可对机体进行细微的制御。不管是在大气层内还是宇宙空间都能给予机体极大的机动性。由于转用了在D.S.S.D.(深宇宙探查开发机构= Deep Space Survey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开发的光轮推进翼系统”光辉传递者”(“Voiture Lumiere” Light Propulsion System)技术,高出力超加速运作时会出现光之翼(Wings of Light)的效果。在D.S.S.D.制的GSX401FW Stargazer上,是以光之幕承受太阳风的太阳帆系统(Solar Sail System)为基本载体,而本系列机的光之翼,是以特殊能源变换所得到的巨大光压为推进力,其搭载了核引擎和高阶氘核供能系统的混合系统(HD系统),将可以说是无限的能量通过系统一瞬间转化,进而形成巨大的光之翼,发挥出通常推进器所无法比及的爆发性推进力。由此可见两者用法有着不小的差异,因此推测其共有的恐怕只有基础技术,各自平行地实现了不同的进化结果的产物。并且本机搭载了幻象化粒子系统,利用幻象化粒子匿踪(Mirage Colloid Stealth)技术来形成独特的光学残象“分身”机能,令捕捉变得极为困难。

由于技术的革新,光之翼的色彩会有多种不同的选择,例如ZGMF-X42S-Revolution Destiny就因驾驶员海涅·威斯藤夫鲁斯(Heine Westenfluss)的个人喜好而变为橙色(就连光束刃以及眼部摄影机的颜色也都一一变为橙色)。

同时考虑到命运脉冲高达优异的影子系统设计,本机的背包也设计为可独立遥控操纵作战的式样。能从本体分离后变形为支援战机,进行远程遥控操作,或者依靠人工智能进行自律行动。这样在本体手持对舰刀格斗战时,分离背包可以为作战带来非常有利的支援。第二次大战中奥布的旗舰机拂晓高达采用的大鹫装备也有同样的思路,只不过由于机师问题很少使用;同时终端机所属的ZGMF-X19A无限正义高达的背包也具有同样的功能。这一技术在战后民用公司开发的命运脉冲高达R型上也得到了延续和体现。

[1]

[2]

[3]

[4]

上一章 智天使高达 高达零特别篇最新章节 下一章 疗天使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