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卿生之一世
本书标签: 古代 

上官沁失踪

卿生之一世

第19话-上官沁失踪

上官娇:是,娇儿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上官绾妤:退下吧

上官娇:长姐你早些休息,娇儿先回府

【晚上-上官府的偏院】

婢女:三姑娘您是在这儿用膳呢?还是回正院?

上官沁:二姐跟大将军他们都吃过了吗?

婢女:郡公夫人的饭已经送回房里了,至于姑爷那,方才奴婢过来的时候,看到了姑爷,姑爷也还问您去哪儿了,说在正院等你一起用膳呢。

上官沁:那我还是回正院用吧。

婢女:是·…·…

【正院】

上官沁:(刚走进大厅,没有看见杨坚的身影,转身问旁边的婢女。)大将军呢?

甲婢女:三姑娘,姑爷刚才本来在这儿等着,结果东院那边闹了起来,似乎二姑娘喝了碗,九珍黄鱼羹就吐了,姑爷就赶过去看了。

上官沁:(听到消息,转身便去了东院,赶到上官娇的闺房门口。)

上官娇:(由于杨坚是背对着门外,看到门外的身影,便趁着杨坚喂过来的汤汁呛了一口)

杨坚:(连忙将旁边的手绢拿去给上官娇擦了擦嘴边)

上官娇:(看着杨坚露出一抹微笑。)

上官沁:(在门外看到这一幕幕,心里五味杂陈。)心想:杨坚,我看在二姐失去孩子的份上,我已经一忍再忍了,没想到你越来越过分,简直欺人太甚。(甩袖离去。)

上官娇:坚哥哥,真是过意不去,你看这儿又没有别的丫头,我又吐了秋词一裙子,真是……

杨坚:我只是搭把手帮个忙,不算什么,你要是自己能喝,你就自己试一下。

上官娇:(听到他这么说,连忙咳了起来)

杨坚:算了,还是我来吧。

上官娇:坚哥哥,我之前跟沁儿,因为奏折的事情吵架,你不会怪我吧?

你不知道我一个人在陇西,过得真是,生不如死的日子。

杨坚:没事,是你想多了,我和沁儿都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郑荣:(正好来上官府,看到夏歌和少夫人上了马车就转身没影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连忙进府找杨坚)少爷!不好了!西山大营着火了!!

杨坚:(听到声音,连忙将药碗放在一旁的小茶几上,连忙跑了出去。)

出什么事了!

是军官哗变,还是又出什么事了?

郑荣:哎呀呀呀呀,我的少爷。

我是骗你出来的,还西山大营有变呢,自家大营着火都不知道啊,我刚才过府来找你,正好碰上夏歌和少夫人上了车,有丫鬟还说,少夫人看见您喂那位喝汤,一气之下就走了。

杨坚:她去哪儿了

郑荣:你问我,我问谁呀?就你刚才拿勺那……

那浓情蜜意的样子,少夫人没进来泼你一脸水,就已经够好了。

杨坚:你在胡说些什么啊?是娇儿身体不舒服,边上又没有服侍的人,所以我就……

郑荣:我的少爷,瓜田李下这四个字你都不清楚?当时在灵堂的时候,你避嫌不是做得挺好的吗?二姑娘身体不舒服怎么了?少夫人是他亲妹妹,这里是上官府,她身子不舒服和谁关心也轮不到你呀。

郑荣:少爷,上官丞相和镇国将军隐世,不问朝政,并不代表上官家就无人了呀,少爷你这脑子,最近因为二姑娘实属不正常。

杨坚:哎呀!

快去备马,回府!

郑荣:少爷你可算是想明白了。

【杨府】

杨坚:少夫人刚刚回来,脸色怎么样?

管家:少夫人?她根本就没回来啊。

【建王府】

建王:沁儿离家出走了?

杨坚:她没在你这儿!

建王:当然不在!

建王:你对她做了些什么呀?

何泉:奴才听说,陇西郡公夫人回京了。

建王:什么!!!(跨步上前,拽起杨坚的衣领,怒声问道。)以前你是怎么答应我的!这才过了几天,上官娇一回来你就把沁儿抛到脑后了,是不是!!!

杨坚:我没有,我已经保持了跟她相处的分寸了,是沁儿太小心眼了,你要打我没问题,但当务之急是,先要把她找到。

建王:(听到杨坚的那番话,手上的力度松了松。)你说什么!沁儿小心眼?

建王:滚,你不值得我动手,因为你根本就是一个,蠢蛋!!!

建王:何泉!

何泉:在

建王:召集所有人马,去瓷坊,如意轩,还有济慈院,快!

何泉:是

建王:杨坚若不是我和沁儿的身份有碍,我绝对不会将她让给你!

(冷冷地看了杨坚一眼,转身离府)

【郊外。配有上官府标识的马车内。】

副将:停

夏歌:怎么停了?

副将:前面就是岔路口,郡主,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上官沁:去哪儿都行,总之,离开京都越远越好。

副将:好,走

夏歌:姑娘,其实我们出来散散心也挺好的。

上官沁:夏歌,你说,不过是喂个药而已,我的反应会不会太大了?

夏歌:都这会儿了,你还替他着想呢,这种人就该狠狠地治。说起来我就来气,昨天上午,他还跟我说让我收拾正院挑日子,说要跟你一起住呢。果真啊,是郎言薄如纸,遇风则化灰。

夏歌:算了算了,我也不往你伤口上撒盐了,谁年轻的时候,没遇见过几个混账啊。

上官沁:你比我还小呢……

夏歌:可看你这么折腾,我的心啊,早就老了。

【瓷坊内】

郑荣:少主,有,有消息了。

杨坚:快说

郑荣:光华城的守城司马说,两个时辰以前,济慈军的杜校尉带着十余骑,护送一驾马车出了城,沿渭水河往东边去了。

何泉:有杜校尉护送,郡主的安全不是问题,可是她这是要去哪儿呢?

建王:谁知道呢,可能是她心灰意冷,眼不见为净吧。(留下话,便出了瓷坊!)

杨坚:就算生气,就算我做得不对,好歹也吱一声啊,怎么能说走就走了呢?

【上官府】

秋词:姑娘,要不然以后还是避着点儿杨将军吧。

上官娇:怎么了?我们两家本来就是世交,我生个病他来探望,这也是情理之中啊。

秋词:可妹夫和姨姐,就是得避嫌,这万一要是知道的人多了,我怕……

上官娇:怕什么

李柄远在天边,能知道京城的事儿,再说了,他对我心存愧疚,就算他知道了又能拿我怎样?

凭什么我一个人,在陇西受苦受累,而他们就在那儿举案齐眉。既然我不开心,他们所有人都别想开心,这样才公平。

秋词:姑娘……你别……

上官娇:还不赶紧给我梳妆,一会儿我还得去杨府,去安慰一下坚哥哥。

快点儿

管家:门房来报,陇西郡公夫人上来拜访,急忙出门迎接)夫人

上官娇:免礼吧,听说府中有事,我特意过来看看。

管家:家主不在,尚未起身,主母又没在府中,实在是不方便招呼,还请郡公夫人还是再来吧。

上官娇:真是奇了怪了,我妹妹的家难道我还进不了了?

管家:夫人!

上官娇:你还懂不懂规矩!

管家:奴才愚笨,自然不如夫人,不请自来的规矩。

秋词:你要干什么?我们家夫人可是病人。

【府内】

郑荣:你昨晚又没睡好啊?飞鸽已经放出去了,一路上若有驿站看到夫人,自然会给我们回消息。

杨坚:别把事情弄大了,弄不好,她只是出去散散心。

郑荣:是

上官娇:为什么不让进去?(将管家推到一边,直接闯进府。)

上官娇:(看到院内一旁的杨坚急忙走上去。)坚哥哥,我听说沁儿出事了,我特意过来看看,可是他,他居然不让我进来。

杨坚:你身子还没好,怎么还不在家里休息?

上官娇:我这不是担心你吗?

你昨晚没有睡好吗?这个沁儿也真是的,小的时候脾气大也就算了,成亲了之后,还不知道收敛。

杨坚:我们现在不比小时候了

上官娇:是啊,不比小时候了,可是以前的话都忘了吗?

杨坚:过去的事情是我对不起你,只怨这世间变化太大,有些事情,我们自己也是身不由己。

郑荣:郡公夫人您来我们府上到底是关心你妹妹的,还是来跟我们家少爷,旧情复燃的?

上官娇:你?

皇后懿旨到!

皇后口谕,宣骠骑大将军杨坚即刻入宫,不得有误,钦此!

杨坚:微臣领旨,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谢公公

上官娇:这位大人,可不可以帮我,也跟皇后通报一声,说我也想跟她见上一面。

您是谁啊?

我是陇西郡公夫人。

哦,咱家是来将军府传旨的,郡公夫人要想进宫觐见,得先到宫门递折子。

上官娇:大胆,我可是皇后的妹妹。

杨将军还是皇后的妹夫,您问他不能递折子能随便入宫吗?

上官娇:哎,你

杨坚:秋词,赶紧带你家夫人回府。

杨坚:恕不奉陪

【府外】

上官娇:一干小人,竟敢如此待我。

秋词:夫人内眷进宫按规矩都是先递折子的,再说内眷进京和进宫,若是京中有府宅的也得先去鸿宾院,这样才能上报内务府。

上官娇:要你多嘴,去鸿宾院

上官娇:拿上我整套诰命的行头,我这就递折子进宫,让长姐好好教育这帮没有眼力的家伙,等着

【宫中】

上官绾好:好大的胆子!

有你这样做夫君的吗?我对你客客气气的,你跟我蹬鼻子上脸吗!!!

我这个做长姐的还没死呢!!!

你敢给我欺负起沁儿来了!!

韶月:殿下,你缓着点儿

殿下,奴婢想替大将军分辨一句,大将军本和陇西郡公夫人有婚姻之约。久未相见,乍然重逢,有些激动也是情理之中,况且按侍女所言,大将军和陇西郡公夫人,并没有做出出格之举,也是三姑娘让大将军去照顾陇西郡公夫人的。

上官绾好:呵!怎么,觉得自个委屈了!沁儿让你去照顾她,你就真的去照顾她啊!

她是替你顾全面子,你有替她想一想吗!

京城那些夫人,是如何评判她的,你这个做丈夫的心里没点数吗?

我告诉你,娇儿没嫁之前,姓的是上官,嫁出去姓的是李,她就算是死了,也用不着你这个姓杨的来管,她在那儿演几场戏,掉几滴眼泪,你得心肠就软了。你把沁儿放在哪儿啊?这下好了,人气走了,还给我弄丢,沁儿要在外面出了意外,你拿什么给本宫交代,还给我杆在这儿!!

当时早知道你会这样对待她,我就算拼尽我上官家最后一丝鲜血,也不会让她嫁给你。

杨家你当真以为我上官家,需要攀附杨家吗!!

杨坚你给我想清楚了,沁儿若意外,我让你杨家满门来偿还!!!

本宫的身份是什么!杨坚,本宫就不相信你们几个世家不知道,本宫除了是皇后、镇国公主、上官府的嫡小姐,还是谁——!!(向后倒退一步,跌坐在凤椅上)

韶月:(看着她神情不太对,立马就喊到)快传御医!

杨坚:娘娘!

韶月:没事吧

上官绾好:滚哪!

韶月:大将军,您还是赶紧回府吧,想想怎么找到三姑娘,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长秋宫外】

韶月:等等

韶月:娘娘这几日,身体着实不好,气血涌动,还常常心绪不宁,今天刚得知三姑娘失踪的消息,气得发了气喘,所以才会重怒,望将军体谅一二。

杨坚:杨坚岂敢,原本这件事情就是我做得不对。

韶月:娘娘这次发怒,不是以皇后的身份,而是以长姐的身份,只要你一直在二姑娘和三姑娘之间摇摆,那么最终,必定伤害的是两个人。

杨坚:杨坚明白

韶月:杨将军是聪明之人,望好自为之。

韶月:娘娘的身份不宜外传,方才之言,实属冲动之语,还请将军好生得找找三小姐。

杨坚:等等

有件事情,我想请教一下

皇后刚才说,娇儿每回掉眼泪,装几场病,我就会心软,不知道这几回,到底指的是什么。

韶月:大人,你有没有想过,同样都是皇后之妹,二姑娘居长,还兼嫁于陇西郡公,但就在前不久才被封为郡主,皇后一直不喜欢她,但这并不是嫡庶的偏见,您可以问问上官府的旧人,哪个不知道二姑娘心胸狭隘,因为一点的小事情,就拿眼泪来当武器。皇后没有人别人告诉您,二姑娘的丧女之事,就是怕你心生怜悯,旧情复燃,影响了您和三姑娘的夫妻关系,但是没有想到……

杨坚:不可能,娇儿她不是这样的人。

韶月:大人觉得,皇后为什么要骗你呢?

杨坚:我其实对娇儿早就放下了,只是她病得实在是太严重了,我又不能看着她不管,沁儿也是,明明是她让我照顾娇儿的,怎么能不声不响转头就走了呢?

韶月:杨将军看来您是真不懂女人的心思呀,大人我奉劝您一句,反正杨家是圣上得力的股肱之臣,您要是真放不下二姑娘,索性早早和离,陇西郡公府那边……

杨坚:不行,我绝对不能跟沁儿和离

韶月:那就难了,上官家的女儿,总归你只能娶一个。

我再多一句嘴,你之所以对二姑娘念念不忘,还不是当初您觉得和二姑娘心心相印,可是你有所不知,二姑娘当初想嫁的并不是你吧。

杨坚:你说什么

韶月:大人回忆一下当年,二姑娘嫁妆和落水之时,难道当真没有疑点?

皇后提醒过您多次,可是你还是没有悟出来,之所以会到现在这般情形,究竟是您选择的问题,还是您对二姑娘还有情呢?

上一章 登基 卿生之一世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上官娇回京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