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天子聊天群
本书标签: 都市  QQ聊天  聊天室     

科举制(有兴趣的看看)

天子聊天群

魏文帝曹丕虽然我的执政有一些错误,但是我独创的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这一项制度一直被你们后世所沿袭

明世宗朱厚熜你可拉倒吧!九品中正制是你向世家门阀妥协的一种结果

明世宗朱厚熜分明是你没能力摆平世家门阀

汉武帝刘彻说的对还是我大汉的察举制更好些

隋炀帝杨广胡说八道

隋炀帝杨广举察制还不如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杨广最先进的还是我的科举制

看到此处,我满腹疑惑,这举查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都有什么关系呢?

带着疑惑,我查阅了手机,按照系统所给出的答案是这样介绍的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简单来说,在先秦时期的为官制度就是,只要你是贵族,那你的儿子就可以承袭你的官位,除非出现意外,否则朝堂之上的官员,基本就出自几个大家族

这种制度被称为世官制,世官制只看家庭背景不问能力,在此制度下就出现了许多庸官和昏官

尤其是战国时代,例如齐国的田氏,楚国的项氏,以及秦国的甘氏等等大世家垄断朝堂,对君王的权威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汉武帝为了改善这项弊端,特意设立了察举制

察举制大概就是说每年的地方长官从自己的辖区选出一些比较孝顺或者比较出名的人才举荐给朝廷为官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说汉代提倡孝道,汉代提升孝道和察举制有这大大的关联

尤其是汉代讲究视死如视生,很多穷人家死了之后子孙都会贷款为其厚葬,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孝顺,进而获得被察举的机会

这项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相当先进的,可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察举制又变成了世家门阀之间相互举荐的工具

今天王家老子举荐张家儿子,明天张家儿子举荐王家外甥,朝堂又变成了几个世家门阀的私产

面对这种情况,曹丕又设立出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简单来说就是用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把人物分为九等,称九品,然后按品级选官。据门第高低划分品级上下,按品级上下决定官阶大小,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但是随着朝代的更迭,九品中正制又变成了世家门阀操纵政权发展权势的工具,隋炀帝杨广基于这一点又创出科举制

科举制是真正意义上能够让读书人当官的好制度,它的出现使得后世许多人为之拼搏,以至于有人说,十年寒窗苦读

这并不夸张,为了通过科举考试许多学子耗费的时间何止十年,有的人甚至倾其一生都没有考上一个进士

隋炀帝杨广现在你们知道我科举制的伟大了吧

隋炀帝杨广后人都说我修运河 对外征战搞得劳民伤财

隋炀帝杨广但是我负天下百姓不负读书之人!

明世宗朱厚熜那为什么后人还会那么使劲编排你?

隋炀帝杨广因为我创出的科举制,耽误了世家门阀们发展权势,我挡住了那些贵族的发财之路

隋炀帝杨广他们不需要我这样一个天子

杨广看着窗外默默放下了手机,他转过头对李世民说道

隋炀帝杨广所以我失败了,最后你赢了

隋炀帝杨广骂名都由我所背负,荣誉却被你们领受

杨广转过身,看着群内的众人

隋炀帝杨广但即便如此,我也无怨无悔

隋炀帝杨广如果有什么后悔的,那就是我没有彻底完善科举制,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创出科举制,还是会修运河,我只管当下发展,哪管的他身后骂名滚滚来!

上一章 老道士嘉靖 天子聊天群最新章节 下一章 牌位被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