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致富,从少年开始
本书标签: 都市  商斗  邀请驻站     

第3章:开工前的准备

致富,从少年开始

富江酒楼外。

  李笙恒看着外面停在停车场的车子。发现在江陵有钱人还是有蛮多的。小五十万的奥迪a6,小七十万的沃尔沃960,小四十万的福特美达。外面停了可不少。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车比房贵是尝试。

  而李笙恒看着这么多车子,也是羡慕的不行。心想:“以后生意做起来了我也买辆车耍耍。”

  刚进门,便看到卢德国在门口招待。

  “李老板,呵呵。这边请,这边请。”

  包厢内。

  “李总,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老叶,叶永辉,渔船生意。这位是老刘,刘平川,供货商,不仅有时给我加工厂供货,还给许多家渔船场供货生意做的挺大的。这位是老牛,牛德华。咱们市商务局的。”

  “这位是李总,和老叶一样,做的渔船生意。”

  “你就是买下了老卢厂房的李笙恒,李总?我是平江船行的,我叫叶永辉,大家都叫我老叶。听老卢说你是做渔船生意的,那我们可是竞争对手啊。哈哈。”一个国字脸地中海的男性笑着问道。

  “没错,是我,叶老板也是渔船业的吗?那叶老板可是前辈,我还要靠叶老板带一下我呢。”“若是几位不嫌弃,可以叫我一句老李”李笙恒道。

  “对,我也是渔船业的,不过是小打小闹,一年也就个百十来万的。不值一提。呵呵。哪像老刘的生意样,做的那么大,一年5,6百万的利润。”叶永辉说完,看向了旁边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胖子。

  刘平川连忙摆手道:“我们做这个生意的有什么大不大的,都是混口饭吃,市井之人,哪有老牛这位领导好啊。我们要想混口饭吃,还要靠着老牛赏饭吃呢。哈哈。”

  牛德华道:“我也就是......没那么大权利。”

  这时刘平川对着李笙恒笑道:“老李啊,这是我的电话。如果你有供货需求的话可以找老刘我,我低价给你原料。毕竟帮了老卢一把,我们这哥几个也要感谢感谢你。”

  卢德国说道:“一直都在聊天,都忘了正事。李老板,这是合同,你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签了吧。”

  李笙恒对卢德国的速度感到惊讶,下午谈好,晚上就弄好了。看来真的有急事的。

  于是说道:“我相信卢老板,我们直接签吧。”

  签完,菜也上来了。几位都是商场老手,酒自然不在话下,还好李笙恒酒量不错,勉强招架住了,但还是醉了。

  饭后,卢德国道:“老李酒量不错,有时间吗,我们去足疗店坐坐?”

  李笙恒笑着回道:“不了卢老板,我明天还有很多事呢,今天喝的有些醉了,先回去休息了。”

  卢德国道:“那行,就不耽搁李老板了。再会。”

  ……

  回家的路上,李笙恒思考了一下刚刚吃饭时的场景。心想:“刘平川还是可以多交流一下,像是聪明人。牛局长是工商局的,看着也不太干净的样子,多打点一二也没问题。就是这个叶永辉,都是渔船生意的,如果等我的新式渔船投入市场,可能会有利益之争,深交就免了,表面意思即可。”

  不知不觉到了旅店,由于一天的舟车劳顿,伴随着一身酒劲,李笙恒刚进房间便倒在床上,随后便呼呼大睡。

  第二天早晨,李笙恒起来的时候头疼的厉害。还好头脑足够清晰。早上喝了碗粥吃了根油条,赶忙就去了工人市场。

  到了市场,找了个地方。借了块牌子写下了招人条件。

  (招渔船工

  优先招有做船的经验

  月薪300

  40人左右

  8月1日开工)

  刚写完没多久,就有许多人被月薪300所吸引。

  毕竟在当时,200月薪都是正常260月薪已经很多了,300是极好的待遇。

  李笙恒在一群人中点了40人左右。和他们简单聊了一会儿,商量好上班时间,告诉上班地点,便离去了。

  会计他暂时可不想招,8月弄完了,如果弄得好,可以直接接家人们过来,沈依就是会计。毕竟直接她就负责干这个,现在缺钱,资源利用最大化嘛。

  下午,李笙恒去银行取了钱,给卢德国送去后。便回到了旅馆。

  给妻子儿女拨通了电话,和家人说过了情况后。问了一下关于厂房名字的问题,。对于名字,李子慕老早就想好了,李笙恒和沈依一人去最后一个字,就叫恒一船业业。

  一天便草草过去。挂电话前,李子慕又提醒了一遍李笙恒去市里办专利。

  7月5日。

  李笙恒去了市里办完了专利,给局里的人看完模型后,便回去等待着答复。

  7月7日。

  李笙恒取消了和黄老板约定的料,赔了2000后给刘平川拨通了电话。

  “喂,你好哪位。”

  “我是李笙恒,刘老板,我想和你做一单生意,怎么样。”

  “哦,是李老板啊,多少料啊,这样吧,都是朋友,我给你打9折。”

  “大概30万吧。”

  “好,我给你打9折,27万成交吧。”

  “好,那就谢谢刘老板了。但是刘老板,刚开始我只能先付7万,因为一些缘故,还有资金周转的慢。所以只能先付零头,但是8月底我一定会付完。”

  “先付7万?这不太和规矩吧。”

  “我可以先把厂子抵押在你这里。”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分钟,道:“行,都是朋友。对了,李老板,小心野心太大,阴沟翻船。”

  电话挂断,刘平川思索了一下。对着在他坐在他旁边的卢德国说道:“刚开始就吞30万的料,还把厂子先抵押给我。野心挺大啊。”

  卢德龙回答道:“他是来这边开分厂的,像是个不差钱的主。听说他爸很有钱,他就是出来打拼一下。等我走了你们可以多打一下交到。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再看吧,如果他能做下去,我会交涉一下的。”

  7月12日。

  专利局打了电话过来,卢德龙也离开了武陵,李笙恒正式搬入了厂子。

  顺便去定制了厂牌,恒一船业。

  7月15日,原料送到了厂里,李笙恒把首款打到了刘平川的账上。

  7月18日开始,李笙恒一直在外面的渔船销售店里转悠,武陵的渔船店他许多都进去过一遍。问了许多店家,对于新式渔船,许多店家都对此抱有怀疑,但专利拿出了的一刻,几家商家都先预定了50艘。也还是有七八家商家同意了宣传一下,但还是给每人包了500的红包。

  在空余的时间,李笙恒也没有闲着,从7月20日开始,每天都在武陵的早报晚报进行刊登。在1996年,报纸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这是李子慕说的。)

  7月24日,已经开始有商家开始定船了,加上之前约定好的200条,差不多有400多条了。

  7月28日,在原本家乡的10位工人来了,帮他们找到了住房地点,并且熟悉了做新式船只的方法。

  当天,他定做的厂牌做好送过来了。

  7月31日。

  开业前的最后一天了,工人们也逐渐来报道了。

  李笙恒给其余40人讲解了新式船只的制作方法。熟悉过后,便让他们明天准备上班。

  晚上躺在办公桌,李笙恒和家人说了一下近况。

  李子慕听了,连忙说道:“老爹,你是不是傻,你这没有组长,等级制度,怎么带动员工积极性。亏你还是重点大学大学生。”

  李笙恒道:“你爹我是金融系,不是企业管理,还有,我是想先观察他们的业绩与积极性,我明天回细说,职位我认为可以用来奖励,刚开始能力都不知道,人生地不熟。我不好给职位,或者到时我去市场挖人。

真以为我大学混过来的。”

  电话挂断后,李笙恒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第一次做几十万的生意。还挺激动的,明天就是厂房正式开始第一天。

  打开了儿子的策划书,翻开了开业手册口号篇……

  准备这么久,终于要开业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第2章:出发武陵 致富,从少年开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章: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