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轩睿迷城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非同人  古风冷情     

前传 静候时机

轩睿迷城

成婚之后的一个月,生性爱远行逍遥的景卓君携王妃欧阳歆夏一起出京远游去了。霖王夫妇这一远游就是小半年。

  霖王妃歆夏原本是不出远门去玩的,她本想着留在京城帮衬着父亲处理朝务。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怎么,她在回门时得知父亲竟然奉了陛下旨意赋闲在家了。

  歆夏担心是父亲有了什么麻烦,却没想到父亲竟反过来安慰她说是陛下见他年事已高,女儿也都成家立业了,世宗不忍心再让他为国事操劳。于是世宗就保留了欧阳远的丞相官职,除了些大事要紧事找他商议外,其余的时间都准他赋闲在家。

  歆夏听到这也不好再说什么,心中有些失去中心。后来在霖王和父亲的建议下随着夫君去远游散心了。

  成家立业,晋位王爵的景卓郁原以为留在京城中可以帮助父皇也为自己成就一番大事业。

  可是景卓郁没想到自打成亲之后,世宗便再也没有再让他上过早朝,就连平日里进宫陪父皇母后说话得机会也少了,进宫的机会就只剩下了逢年节的家宴了。

  景卓郁的健谈、热情、豁达,让他结交了不少江湖朋友。他曾写信给自己朋友们,借着自己成婚的机会,请他们进京小聚。可没成想这些江湖人回信时都像统一了口径一般,纷纷婉言拒绝了。

  面对这样无聊的富贵生活,景卓郁只好耐下性子慢慢的熬着。他现在只盼着年节快些到来,也好让他的日子过得有趣些。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哥带着皇嫂出去玩了!这京城里的富贵生活啊,无聊之至啊!”

  这就是此时的景卓郁最真实的想法。他甚至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金丝笼里的鹰隼,时间久了尖利的爪牙被磨平了、雄劲的翅膀无力了,早就忘了怎么飞了。

  这不由让景卓郁想起了之前的传闻,说世宗早年策划逼宫得以上位。故而他对皇子早有戒心,不仅暗中架空了丞相欧阳远,还切断了和与京城有关的江湖势力的一切联系。

  景卓郁就此联想到了自己现在的情形,他知道父皇已将他们三个皇子渐渐的隔绝与朝堂之外。他在惊异于父皇的心思深沉之余,觉得自己要沉默下来,以待时机。

  

  一日,景卓郁陪着王妃歆梓在院中舞剑,突然师爷来报:

  “殿下,霖王殿下派人来报。说是霖王殿下近日路过江州,碰巧发现江州坝有溃堤决口之险。故派人进京设法禀报陛下。”

  师爷说完,便将霖王派人送来的亲笔信交给了景卓郁。

  景卓郁看后思量了半刻,将信递给师爷后在他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师爷得令后默默退去了。

  说来也怪,景卓君在给景卓郁的心中所提及江州溃堤决口之事,在第二天就被写成奏折出现在了世宗的案头上。

  世宗在朝堂上与众臣商议此事的应对之策:

  “江州此事众爱卿有何想法?”

  工部尚书钱悦进言道:

  “禀陛下,臣认为应当派人前往江州修筑新堤或补牢决口,方可排除隐患啊!”

  钱悦说的办法世宗也并不是没想过,只是筑堤挡水事关重大,关乎百姓民生,需得派个可信之人前往,否则后患无穷。而这人选迟迟未定,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世宗反问道:

  “钱爱卿此言有理,不知可有合适人选?”

  钱悦谨慎答曰:

  “回陛下,修筑堤坝本就是工部份内职责。臣回去后就在工部内挑选几位能工巧匠,定能化险为夷。”

  世宗闻钱悦此言后微微点头,复又吩咐道:

  “钱爱卿的办法可行。不过,这修堤坝,堵决口绝不是只要能工巧匠就可以的。能否成事,还要看是谁去江州坐镇指挥?

  “朕思来想去,现在京中只有一个人可堪此重任。传朕旨意,即日起由淮王全权负责江州固堤的一切事宜。令其不日启程前往江州亲自督办。”

  “臣等谨遵圣谕!”

  如此大事原本就是由陛下裁断布局,见此事已定众臣也未再多进言,知趣的纷纷告退,各自回去了。

  午时,世宗便命人去淮王府传旨,并将江州险情的相关记档送到了卓郁的手上。

  景卓郁接了圣旨和记档后,先是叫师爷去请户部、工部的两位尚书过府商议,后又将世宗送来的记档细细看了,他在脑海中细细核对着相关情况。

  掌灯时分,景卓郁命王府卫兵进宫将他亲笔拟订的固堤方略呈交世宗过目。晚膳后世宗批准的方略就又回到了景卓郁的书房里。

  景卓郁处理完一应事务后已是夜半,在得知王妃歆梓已经安置后,他才悄悄的从袖中掏出一份信笺,回手在手边点燃的蜡烛上引燃了信笺,静静的看着信笺化为灰烬。

  一切都在按着他的计划进行。

上一章 前传 吉日成双喜 轩睿迷城最新章节 下一章 前传 真正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