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轩睿迷城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非同人  古风冷情     

谈判

轩睿迷城

景文宣一个人走上阁楼,刚上阁楼便听有人声道:

  “文宣兄。”

  景文宣循声而去,来到一间净室外,隔着珠帘,他看到了一个身着黄袍,素钗束发,发丝斑白的人坐在茶桌前安然饮茶。楚景帝明白,他就是要见自己的客人,梁皇萧氏。

  景文宣掀开帘子,走进房间,梁皇见他进来,起身以礼相迎道:

  “文宣兄,别来无恙啊!”

  景文宣还礼曰:

  “萧兄,多年不见。”

  景文宣与梁皇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点头之交。

  那时景文宣还是个王爷,刚刚十五岁。父亲楚文帝的寿辰 ,普天同庆。梁国作为邻邦,为免于战火也遣派使团如郢都为文帝贺寿。而当年使团的正使就是当时还是个亲王的梁皇。两人也只是在那次文帝的寿宴上见过一面,连话都没说过一句,可后来两人却成了旗鼓相当的对手。而这次他们的会面为了各自的利益,将以敌国的身份展开较量。

  “文宣兄,请坐。”

  “萧兄请。”

  两人互相虚礼罢后,相视而坐。

  梁皇伸手为景文宣倒了杯茶递了过去。后者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梁皇见景文宣如此果断又爽快,笑道:

  “哈哈,文宣兄果然爽快!难道你就不怕我在这茶里下毒吗?”

  景文宣早知会有此问,将茶杯拿在手指尖细细把玩,观察着,又略略看了一眼梁皇手边的白玉茶壶道:

  “萧兄这套茶具,用得可是上好的白玉,等闲人是用不起这样的好物件的。这应该是萧兄的御用茶具吧?”

  说着景文宣放下茶杯,定定的继续说道:

  “若你真的想杀我,萧兄就不会在我进来之前喝掉这半壶的茶。况且你也没必要用你每天都用的御用茶具来毒我,更不会让你的茶具上沾染我这个敌国国君的血。不是吗?”

  梁皇被他说中,脸上笑着,一边为景文宣倒茶一边道:

  “文宣兄,当真是好眼力啊!”

  而景文宣并没有理会梁皇缓和气氛的话,又道:

  “当然了,萧兄也是个聪明人。你知道我大楚在梁国的北方,又近洋。若是我死了,谁替你挡北边的燕人和海上的洋盗呢?”

  梁皇听得此话,心中一惊,他意识到自己之前低估了眼前这个小了自己五岁的年轻人。原本以为他只是个考文帝嫡长子身份和朝中人脉才拿下皇位的软柿子,可如今听他这番言论句句切中要害,又敢把侍卫都放在门外,自己一个人来见他,还十分从容,不禁让人心生忌惮。

  梁皇心言:

  景文宣你还真是不简单啊,看来这次是要碰钉子了。

  梁皇心中这样想,但脸上却未露出一丝一毫,举杯敬道:

  “文宣兄说得在理。我大梁之安危,日后还要仰仗文宣兄了!请!”

  说罢将茶一饮而尽。景文宣为表回应,未将茶喝完,只轻轻啜了一口。

  敬罢茶后,梁皇探身看了看窗外,看到景文宣的侍从尽数立于驿馆门前等候,问道:

  “这天气还真是炎热。哎,怎么不见文宣兄叫个内监来为你扇扇扇子呢?”

  说完从袖中摸出一把精致的白玉雕花扇,打开扇子轻轻的扇了几下。

  景文宣笑了笑,说道:

  “怎么,这才坐了半个时辰,萧兄就觉得热了吗?萧兄不妨试试静心,当不会觉得热。再说,门外那些宦官懂什么?若是叫他们都进来那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罢了。倒不如两个人清净些。这不也是萧兄想要的吗?”

  听到这梁皇罢了手中的扇子放在茶桌边笑着点点头。

  景文宣明白,刚才这一番交手不过是梁皇对自己的疑心,试探而已。不然他身为一国之君面对敌国君王又岂会有如此失礼的举动。

  景文宣见梁皇渐渐收了笑意,神色愈发郑重,便说:

  “萧兄今日请我来,当不会是想请我喝杯茶这么简单吧?有什么话还请明说。”

  梁皇一笑道:

  “文宣兄到底是爽快人,那我便开门见山。”

  景文宣举起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后,放下茶杯,道:

  “萧兄请讲。”

  梁皇正色道:

  “想必文宣兄心里也清楚 你我两国虽是邻邦,但百年来却纷争不断。近些年来,战乱是更加频繁,百姓们也受尽池鱼之灾,若是再这么打下去,怕是会落个两败俱伤啊!”

  说到底,两国交战,楚国无论兵力,财力都远胜于梁国。若日后还是如此 那梁国怕是不保了。想到伤心处,梁皇止不住的连声叹息。

  景文宣凝视着梁皇,说道:

  “萧兄明鉴。那么萧兄有何良策?”

  梁皇听了这句打趣之言,苦笑一声:

  “文宣兄言重了。我哪里有什么良策,既然打不过,那就议和。虽说委屈了些,但也不至于让我大梁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景文宣知道梁皇是迫于无奈才主动提出议和的。接下来就要看看他有没有诚意了。

  梁皇微笑道:

  “若是只交换些金银玉帛,岂不显得生分了些。”

  “那萧兄想怎么议?”

  面对景文宣的步步紧逼,梁皇心中,神色愈发坚定道:

  “和亲。”

  景文宣终于摸清了他的底,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梁皇钦定和亲的人选是萧懿秋。一来梁皇可以让她假意为自己所用,帮梁皇拉近梁国关系。二来可以让她通过各种手段向梁皇传递消息,里应外合,灭亡楚国 以解其心腹大患。

  想到这里,景文宣笑笑问道:

  “和亲?据我所知,萧兄的诸位皇子皆已各自开府建衙,立有正室王妃,长公主和各位公主也都已成婚。想必我国的情况,萧兄也早已是一清二楚吧。”

  景文宣并没有说错,梁国悬镜司的眼线,密探遍及天下各处,就算梁皇的父亲当年裁撤了悬镜司,可是由于悬镜司的眼线太多,具体的人数,安插在何处也只有首尊一个人知道。只可惜,悬镜司最后一位首尊在太上皇时就已经死了。所以现在的眼线们都已归梁皇指挥,听从其指派。当然景文宣也知道这些人梁皇是不会轻易撤走的。看来要想办法逼他撤人了。

  梁皇听到此处,虽觉得有些尴尬,但他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主动权毕竟在景文宣手中,若不顺应了他,梁国怕是不保。

  于是梁皇说道:

  “我国派遣嫁肃秋公主,如何?她是我的嫡公主,性行淑均,晓畅军事。日后会对文宣兄有所助益。”

  景文宣听此,放声一笑:

  “萧懿秋?哈哈哈哈!她是你最疼爱的女儿,你舍得吗?”

  梁皇心头仍是不忍,却又想保全大梁,咬紧牙关道:

  “我若是不舍,今日又何必来见文宣兄?”

  景文宣见此情景,便已放心,又笑着说:

  “既然如此,萧兄能否答应我两个条件。”

  梁皇听此心想:这个景文宣到底想怎么样?算了,这次他肯和亲已是不易,不妨听听他的条件。

  于是梁皇应道:

  “文宣兄请讲。”

  景文宣正色道:

  “第一,我只能给萧懿秋贵妃的位份,还望萧兄勿怪。”

  “好,我答应。”

  景文宣见梁皇脸色愈发难看了,便知火候到了,又露出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说道:

  “第二,我知道你在楚国安插了密探。你听着,我不管他们现在何处,立刻让他们停止一切行动。最迟在萧懿秋入楚国边境前一天撤出楚国,由你亲自出面带他们走,我才放心。否则我会在萧懿秋入郢都之时亲手杀了她,你甚至连她的尸骨都见不到!

  还有和亲的人马进到楚国境内时,我只能放萧懿秋一个人进来,其他人都得乖乖退回梁国去,否则我照样会杀了她。不过你不用担心她在楚国的安全,我自会派人护送。她是和亲公主,又是天下闻名的女将军,我怎么能让她死呢?岂不显得我们楚国太不懂得怜香惜玉了。”

  景文宣说着抬头看了看梁皇的脸色,见他面色铁青又无奈,仍在纠结,于是又道:

  “我知道,这个条件会让你很难接受,甚至会让你生不如死。但我不得不这么做,你也根本没得选。所以你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萧兄自己考虑吧。告辞。”

  就在景文宣起身走到门口掀开帘子准备离开时,他突然闻到了一阵香料的气息。这种香并不是一般的龙涎香,还在里面 掺了些茶花汁,让人错觉茶香。难怪景文宣刚刚觉得有些不对劲,这驿馆里都没有其他人了,哪里还会有这种香气。

  突然,对面厢中闪过人影。景文宣飞身进去,与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交手。看得出来此人身手不凡,但只可惜年纪太小,火候还不够。景文宣自幼习武,成年便四处征战,登基后也是时常操练,对付起来十分容易。

  梁皇听到拳脚往来之声,不由大惊,未及起身劝阻,只见景文宣左臂成锁喉之势,右手一把匕首架于那女子的脖颈间,走进来对梁皇说道:

  “肃秋公主武功果然是名不虚传啊,若非我每日操练,还真没准就成了这刀下亡魂了!”

  他在说话时,萧懿秋几次挣而委托,反被勒的更用力,看得梁皇十分焦急。

  景文宣见状一笑道:

  “萧兄,如果日后我们再见面,千万不要让你的人偷听,也别再让人来试我的身手。这次是你的女儿我手下留情,下次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告辞!”

  说完景文宣松了锁喉的手,轻轻推开了萧懿秋将匕首随手一丢,刚好插在萧懿秋脚尖只有几寸之差的地板上,转身走了。

  见景文宣走了,梁皇瞬间瘫坐在地。萧懿秋忙过去从背后扶住,担忧的问道:

  “父皇!”

  梁皇轻轻拍了拍萧懿秋的手,两行泪水滑落脸颊。

  一直等候在驿馆门口的明诚等人见楚文帝出来了,迎上前问道:

  “陛下,可还顺利?”

  楚景帝笑骂道:

  “怎么?你到底是想顺利还是不想顺利啊?真是!”

  明诚见状立刻笑道:

  “陛下您亲办的事,哪有不顺利的啊!”

  楚景帝哼笑着瞥了明诚一眼便走上了身边的座驾,回了郢都城。

上一章 国书 轩睿迷城最新章节 下一章 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