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送给写小说的你
本书标签: 古代 

宋朝官员:12

送给写小说的你

九寺

九寺:指太常、宗正、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等寺。北宋前期,虽然保留了九寺的名位,但大部分已成闲官,而另外委派朝官以上一员或二员兼充“判本寺事”。其中只有大理、太常两寺还有一些职权。神宗时,九寺各专其职,并分设本寺的长官卿、少卿各1员以及丞、主簿1—2员。但各寺职务忙闲不均,宋徽宗时,王得臣在《麀史》卷下《谐谑》中有这样的记述:太府寺所隶场务众多,号称“忙卿”司农寺掌管仓库,号称“走卿”;光禄寺掌管祭祀供应酒食,号称“饱卿”;鸿胪寺掌管四邻各国朝贡,号称“睡卿”。南宋时,把光禄、鸿胪两寺并入礼部;卫尉、太仆两寺并入兵部。

六监

六监:宋代先后设置国子、少府、将作、军器、都水、司天等六监。宋初,各监的基本情况是,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仁宗后,成为掌管全国学校的总机构。少府监:主要职事巳划归文思院和后苑造作所,本监只管制造门戟、神衣、旌节等物。将作监:只管祭祀、供给牲牌、镇石、炷香、盥水等事,有关土木工匠的政令、京城的缮修都归“三司”修造案掌管。都水监:宋仁宗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撤销“三司”河渠案,另设都水监,掌管修治河道之事。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撤销“三司”胄案,另设军器监,掌管制造武器。司天监:观察天文祥异、钟鼓漏刻,编制历书等。

各监除司天监以外,都设“判本监事”1—2员,或设“同判监事”1员,以及丞、主簿等。宋神宗改革官制时,撤销了司天监,另设太史局,隶属秘书省。国子监正式设祭酒、司业各1员为正、副长官,主管国子学、太学、武学、律学的政令。又设丞1员,参领监事;设各学太学博士多员,分别讲授各种课程。改制时,除国子监外,各监都设监和少监作为正副长官,其下又设丞和主簿等,同时恢复了本监职权。

南宋初,国子监并归礼部,重建太学,太学之学官时有增减。

内侍省

内侍省是宋代宦官的总机构,另设入内内侍省以统辖亲信宦官。《宋史·职官六》: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号为前后省,而入内省尤为亲近。通侍禁中,役服亵近者,隶入内省。拱侍殿中,备洒扫之职,役使杂品者,隶内侍省。 [3]

内侍省宦官职名有左班都知、副都知;右班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

入内内侍省的宦官职衔有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

自供奉官至黄门,以180人为定员。凡内侍初补者,称为小黄门,经恩迁补者,则为内侍黄门。宦官的高级官称另有内客典使、延福官使、宣政使、宣庆使、昭宣使等。

上一章 宋朝官员:11 送给写小说的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宋朝官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