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霸总让我喜欢
本书标签: 现代  女追男  现代恋情     

顶嘴

霸总让我喜欢

蔺晨羲玩的开心吗?

江佳懿开心

江熙辰没意思

蔺晨羲怎么了?

江熙辰没事,回屋睡觉了

蔺晨羲你瞧瞧这孩子怎么了?鞋随地乱放,谁惹他了

江尘没事,孩子欠收拾,一会就好了

蔺晨羲你等会,电话

蔺晨羲怎么了

你孩子好像有事情

蔺晨羲

蔺晨羲你快去

江尘

蔺晨羲怎么了?

孩子比赛上丢东西了,你们做家长的不知道吗

蔺晨羲我还真不知道

回来拿东西

蔺晨羲哦哦

蔺晨羲你去吧

江尘

蔺晨羲孩子,你丢东西了,你怎么不回妈妈说啊

江熙辰我说了,你听了了没有

蔺晨羲什么时候啊

江熙辰在车上,我大声说话告诉你,却自己顾自己的照顾妹妹,你还说我话多,顶嘴,你是个坏妈妈

蔺晨羲……

蔺晨羲妈妈知道错了,原谅妈妈好不好

江熙辰哼,一个糖,要不然生气

蔺晨羲好好好

蔺晨羲为什么孩子喜欢顶嘴呢

孩子爱顶嘴背后,并不只有“不听话”。

父母要擦亮眼睛看清他的优点,并学会与这样的孩子智慧相处。

作者 | 夏天

前几天,闺蜜跟我抱怨:

我真不知道我最近怎么得罪我家那小子了,处处跟我作对。

我喊他吃饭,他说:

“我现在只想吃冰淇淋。”

我催他收拾自己的房间,他不仅坐着看电视一动不动,还不耐烦地顶我:

“我自己的房间,我想什么时候收拾就什么时候收拾!”

我让他关掉电视,赶紧去刷牙睡觉,他反问:

“我凭什么要听你的?”

最后,闺蜜忿忿不平地说:

“这熊孩子,我说一句,他顶一句,每天气得我血压飙升,我真想拿块抹布把他的嘴给堵上。真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

我安慰了闺蜜几句,深表感同身受。

记得曾经有项调查:

“孩子慢慢长大后,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

超过75%的父母都选择了顶嘴。

顶嘴,似乎成了绝大多数父母都难以忍受的行为。

顶嘴,其实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很多时候,父母都会把孩子顶嘴,当作是一种不听话的表现。

然后,想尽办法地想要帮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轻则口头镇压,重则武力解决。

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

孩子到底为什么会顶嘴?

纪录片《零零后》里,萌萌的父母觉得萌萌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叛逆,越来越喜欢跟父母顶嘴。

萌萌想要跟好朋友出去玩,爸爸因为萌萌忘记了带书包而威胁萌萌:

“书包没有拿回来,就不要出去玩了。”

萌萌哭着反驳爸爸:

“为什么?为什么什么都要听爸爸的,我不同意。”

爸爸带萌萌一起去挑选眼镜,结果萌萌喜欢的款式爸爸不喜欢,爸爸喜欢的萌萌也不喜欢。

爸爸不耐烦地说,“你到底喜欢哪个呀!”

萌萌无奈地回答:“你不懂我。”

父女俩之间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

爸爸不能理解萌萌为什么叛逆,萌萌也不明白爸爸为什么对自己有这么多的不满?

一位教育专家曾讲过:

孩子的成长有3个叛逆期。

第一个叛逆期是2-4岁,他们会通过“不”、“才不是”等语言来表达自己初期形成的主观意识;

第二个叛逆期是7-9岁,他们开始有较强的独立意识,经常对外界的各种规则不满,有时甚至有点不讲道理;

第三个叛逆期是12-17岁,他们正值青春期,对个体的独立、自由的追求更甚,讨厌一切束缚。

只有经历过叛逆期,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而自主的个体。

而顶嘴则是每个孩子叛逆期都会出现的行为。

顶嘴,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尊严开始觉醒。

他开始自我思考,开始强烈地想要表达自己,想要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想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内心诉求。

孩子顶嘴,并不是“不听话”、“没教养”、“故意作对”,而是他们采用语言的形式与父母对抗,寻找自我,建立自我个性的必经过程。

允许孩子顶嘴,是一种智慧

看过一档真人秀节目,里面的小宝就是一个爱顶嘴的孩子。

他的爸爸监督他拉小提琴,总是喜欢拿着毛笔,指着他挑毛病。

这让他很反感,忍不住生气地对爸爸说:

“别用这个指着我。”

爸爸批评他拉琴的位置不对,他顶嘴道:

“那你给我贴上标签呀。”

一次家庭会议,爸爸妈妈一起指出了很多他的缺点,希望他改正。

他毫不示弱地反问爸爸妈妈:

“爸爸总是找别人毛病,却从不找自己的问题,比如说小提琴,老师都不会,是教不好孩子的。

妈妈有时候情绪控制的不太好。”

在跟父母的几次争辩中,他都是沉着冷静、思维敏捷、直中要害。

既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又有理有据戳痛了爸爸妈妈的痛点,让爸爸妈妈无言以对。

不得不让人佩服。

就连场外的教育专家海蓝都忍不住夸赞道:

“顶嘴的孩子有优势,一是家庭氛围开明,二是孩子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顶到父母的痛处。”

其实,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少不了会有分歧。

孩子敢于遵循自己的内心,捍卫自己的立场,表达自己的意见,今后遇到事情才不会胆怯,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孩子也会在一次次顶嘴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将来与人交往。

允许孩子跟父母顶嘴,也是父母的一种智慧。

敢于顶嘴的孩子

往往更独立,有主见

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

将2-5岁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喜欢顶嘴,反抗性比较强。

另一组孩子懂事乖顺,反抗性比较弱。

结果发现:

反抗性较强的孩子80%都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

而反抗性较弱的孩子,只有24%的人长大后能够独立行事,判断能力也较弱,经常需要依耐别人。

由此可见,会顶嘴的孩子,不仅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敢于独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著名教育家刘墉对儿子刘轩的教育非常严厉。

他常常在节假日要求刘轩学习中文;

在刘轩要出去玩时,要求他捡松果、扫树叶,清理屋檐下的排水沟。

刘轩觉得父亲是没事找事,于是,经常跟父亲顶嘴,对着干。

父亲也经常骂他是个叛逆的“混账小子”。

有一次,父亲责问刘轩:

“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叛逆?”

刘轩理直气壮地顶嘴道:

“因为我觉得我长大了,不该什么都听你们的。

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该找到自己在哪里!”

就是这样拥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刘轩,长大后惊艳了所有人。

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学习自己喜欢的心理学,并成为了著名的心理学专家;

他利用自己跟父亲多年斗嘴训练出来的敏捷思维,迅速反应,进入了媒体,一跃成为台湾文化媒体人的代表;

他利用自己不服输,喜欢尝试,喜欢挑战的性格,勇敢地去探索自己的各种可能性,并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他去策划广告,成为台湾知名的创意达人和品牌顾问;

他去参加演讲比赛,成为《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

他的独立、自信、勇敢,坚毅不服输,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惊喜,也实现了各种可能性。

正如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所言:

能够跟父母进行争辩的儿童,长大后会比较自信、有主见,拥有创造力,敢于挑战自己。

所以,会顶嘴的孩子,往往未来可期。

允许孩子顶嘴,但是要选择性“妥协”

孩子顶嘴的过程,是孩子为自己争辩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引导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过程。

我们允许孩子顶嘴,但并不是让孩子任意妄为。

当孩子顶嘴时,我们需要有选择性“妥协”。

1. 非原则性问题,态度要温和

曾经看过一篇关于父母批评孩子的帖子,里面有两条评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小时候挨训,你只要说一句话,他就说你顶嘴。你要是一声不吭,他就说你是哑巴。”

“父母永远分不清解释和顶嘴的区别。”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顶嘴当成和自己作对。

但事实上,孩子顶嘴隐藏着很多原因,也许是想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也许是想要引起父母的关注,也许是讨厌被父母压制,命令的感觉……

如果父母粗暴地把孩子顶嘴定义为“不好的行为”,既封闭了跟孩子好好沟通的通道,也伤害了亲子关系。

所以,面对那些不会破坏规则、不会影响别人、不会有危险的事,我们可以适当妥协,听一听孩子的声音。

以前,我和儿子就经常因为写作业发生冲突。

我想让儿子放学回家,第一时间写作业,而儿子总是喜欢先玩一会再写作业。

记得有一次,我用命令的语气警告儿子:

“你现在必须回屋写作业,不然我就把你的玩具全部扔掉。”

儿子气冲冲地顶撞我:

“我自己知道要写作业,但我为什么不能先玩会,再写作业,凭什么什么都要听你的。”

儿子的话,让我一时语塞,也点醒了我。

是啊,凭什么什么都要听我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听听孩子怎么说。

于是,我开始认真诚恳地询问儿子的感受和想法:

“你想先玩会,还是先写作业?”

然后,向儿子表达我的想法:

“如果先玩会,你做作业可能要到很晚。

如果先写作业,你可以痛快地玩,不用担心一会还要写作业。”

儿子认真思考了一下,痛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

这让我明白了一件事:

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把孩子当成麻烦的制造者,而是要把孩子当成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只有温和的引导,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孩子才愿意跟父母好好沟通。

2. 原则性问题,态度要坚定

曾看过这么一段视频:

一位爸爸带着两个女儿逛超市,小女儿故意打掉姐姐手里的东西。

爸爸很生气,要求小女儿给姐姐道歉。

小女儿气汹汹地拒绝,并躺在地上大声尖叫,并狡辩说:

“不,我不道歉,我不是故意的。”

小女孩的姐姐向爸爸求情:

“算了吧,她不必非要道歉。”

小女孩听见后,有些得意地继续顶撞爸爸:

“她说了,我不用道歉。”

然而,爸爸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认真地看着她,用坚定地语气一次又一次要求她必须道歉。

最终,小女孩在爸爸强硬的态度下,跟姐姐道了歉。

你看,允许孩子顶嘴,并不是允许孩子放肆、无礼。

孩子的思维并不成熟,那些“无礼的事”,“危险的事”,“容易造成破坏的事”,必须坚定地跟孩子说“不”。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心有戒尺,行有所止。

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

中国父母最难能可贵的一句话就是:

孩子,你自己怎么想?

事实上,孩子不是永远都错,父母也不是全都正确。

一味的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听话,必然会导致孩子的反抗。

只有父母先学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让孩子改变态度。

父母对待孩子顶嘴的方式,藏着孩子与未来交手的样子。

允许孩子顶嘴,坚定地与孩子站在一起,才能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蔺晨羲看来,教育孩子的方法错了

上一章 运动会现场 霸总让我喜欢最新章节 下一章 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