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原味恋爱日常
本书标签: 校园  1V1  双向暗恋     

第五章 黄山归来不看岳

原味恋爱日常

到了凉亭后,墨星菊从口袋掏出一张小卡片,这是她在旅店整理好的旅游攻略(ps:作者没去过黄山,直接上干货,这章全都是水,以后有机会去一定补上。)

  第一天:云谷索道上山开始爬——始信峰——北海宾馆——猴子观海——原路返回到狮林大酒店——排云楼——西海大峡谷——一环(怪石多)——二环(云雾壮观)——坐索道(网红小火车)——光明顶山庄——飞来石——光明顶山庄(日落)。

  第二天光明顶下山(记得定闹钟早起看日出)——鳌鱼峰——一线天——步云梯——莲花峰——迎客松——玉屏索道百下山——-慈光阁——大巴车下山。

  不上始信峰,不知黄山松。这里汇聚了许多黄山名松,海拔1668米,相传黄习远持怀疑态度游山,到此如入画境,似幻而真,方信黄山风景奇绝,并题名“始信”,故名。始信峰风景区汇聚了许多黄山名松,有: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卧龙松、探海松。石笋峰上可观赏众多奇石。其中“石笋矼”号称“黄山第一奇观”,“十八罗汉朝南海”维妙维肖,引人入胜。峰顶有一平台,古代文人雅士常登峰揽景,吟诗作画,饮酒抚琴,故有琴台之称。

  猴子观海,是黄山的一处奇石景观。猴子观海位于黄山狮子峰前,有一巧石,如猴蹲坐,仿佛极目远望,又似纵身跳跃静观云海起伏。人称“猴子观海”。有诗曰:“灵猴观海不知年,万顷红云镶碧天。坐看人间兴废事,几经沧海变桑田。”

  西海大峡谷入口处是狭窄的蛟龙滩,长2华里,宽只有15米,两岸峡壁陡峭,左为伏牛岭脚断崖,右为云门峰麓断崖,各高近百米,幽深骇人,名“夔门峡”。夔,神兽名。《山海经·大荒东经》云:除海中有流彼山,人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人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撅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厂以威天下。”以夔名峡,足见峡之神秘险骇。

  黄山风景区光明顶平天矼西端的群峰中,有一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上。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

  鳌鱼峰的位置属于黄山中部,从平天罡能攀至峰顶,海拔1773米。鳌鱼峰因山峰形状极像鳌鱼而得名,为黄山三十六小峰之首。峰顶有三角形的鳌鱼洞,洞额刻有“天造”二字,洞内有梯道,游人可从洞中穿过。古人有诗云:“东海有巨鳌,何年飞到此;人行穿鱼腹,沾衣湿玉髓。”峰前有数石,远望似螺蛳,构成“鳌鱼吃螺蛳”、“老鳌下蛋”等奇景。峰背有龟形大石,名“鳌鱼驮金龟。”

  黄山一线天在文殊洞下方,登玉屏道中,过小心坡、渡仙桥,有一天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宽处不过2米,窄处仅半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只能容一人通过。人行其中,仰望长空,蓝天仅存一线,若非子、午,不见月、日,故名。清人李斐有诗云:“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

  百步云梯位于安徽黄山莲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离“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形如龟,一形如蛇,两石平行。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橙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这就是“百步云梯”。明代后世靖曾有诗云:“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猿惊难上回山水,鸟骇迟飞落野藤.行客携筇常起伏,山僧着展每凌竞。后阶先幸奇松护,独立能遮最险层。”

  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登峰起步缓坡称“莲梗”,中间穿过四个石洞,古人称“莲孔”。洞穴陡立,游人叠级而上,如在莲孔中穿行,恰似“倾曲作蚁旋出花萼中”。沿途风光奇绝,峰壁间有“真好造化”、“非人间也”、“名不虚传”、“天海奇观”等摩崖题刻。峰下有莲花洞、莲花源。明代吴怅曾有诗赞曰:“一种青莲吐绛霞,亭亭玉立净无瑕。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清代吴梦印亦有诗云:“莲峰秀拔迥称尊,凡欲高呼达帝阍。举目江山如带砺,低头峦蚰似儿孙。风生绝献应回雁,日落悬岩不度猿。翠影岚光千万状,我虽能到未能言。”连接莲花岭和莲花峰的是一条长达一公里半的蜿蜒小道,在到达峰顶前要过四个洞穴。莲花峰上既有许多或似飞龙或似双龙的松树,也有著名的黄山杜鹃花。

  迎客松屹立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的青狮石旁,海拔1670米处。树高9.91米,胸围2.05米,枝下高2.54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来黄山游览。迎客松作为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友谊的象征,早已蜚声中外。迎客松作为国之瑰宝,是当之无愧的。有诗赞曰:“黄山迎客一青松,枯干仙身不老翁穹石埋根摇日月,迎风傲雪耐霜冬。”

  慈光阁古称朱砂庵,原为法海寺,明嘉靖间(1522—1566),玄阳道士居此,题额“步云亭”。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普门僧来此,改法海禅院。神宗敕封“护国慈光寺”,皇太后赐以佛经、佛像、袈裟、锡杖、钵盂等物,盛极一时。曾是徽、宣两州禅林之首。清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和尚(弘仁)和国画大师石涛均曾居此。后寺毁。原址尚存部分楼房,建国后建为宾馆。其上有含沙岭,岭上有妙之亭。金沙岭后是立马亭,立马亭上可见立马峰摩崖大字:“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十字。

上一章 第四章 那人那觉那凉亭 原味恋爱日常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 开学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