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经典加经历
本书标签: 短篇 

刘禅别扶朕能起来

经典加经历

咱们这一期的话题是是刘禅, 刘备的儿子,成语乐不思蜀、歇后语扶不起的阿斗,说的呀,都是他!阿斗是刘禅的小名,据说刘禅的母亲甘夫人睡觉的时候做梦,梦见自己吞下了北斗星,因此才怀了孕,生下了他,所以小名阿斗。

很多小伙伴都看过《三国演义》,在小说或者电视剧里,刘禅作为蜀国的第二位皇帝,好吃懒做、懦弱无能,分分钟把人蠢哭, 甚至还有点小智障。因此大众对他的印象就是“扶不起来”,但是,就这样一位扶不起来(加重)的皇帝,在三国鼎立这种云诡guǐ 波谲jué的年代,却坐了四十多年的皇位。有的小伙伴不服气了:“那不是诸葛亮一直在后面帮衬着嘛”,诸葛亮是厉害,但也只帮了二十年,就驾鹤西游去了,也就是说,这位传说中的阿斗没有牛人的帮扶,他还是稳坐江山二十年哦,足见,此人可能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蠢!为什么这么说,理由有4:

刘禅不蠢的理由之一:诸葛亮说他不蠢

刘备死后有一封遗诏给刘禅,诏书的意思大概是说: “朕开始不过是拉肚子,不怎么严重。可后来病情严重,引发了其他的病症,这大概也治不好了。不过古人就说,年过五十不算夭折,朕已经六十多了,没有什么遗憾了,只是不放心你们兄弟几个。之前,诸葛丞相曾经来信告诉朕,说太子很聪明,有器量,远远超过期盼。如果你真的能够如丞相所说,那朕也就没什么担忧的了。你要好好努力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如此,才能够让众人臣服,做一个好君王。”

从这封遗诏咱们就能看出来,诸葛亮说刘禅聪明,是真的认为他聪明,老早儿就写了信夸他,并不是在刘备临终之时,为了安慰刘备的才说的。

刘禅不蠢的理由之二:诸葛亮在世时,满足做个礼仪天子

大家都知道,自古君臣相处,伴君如伴虎,君臣争权,斗的你死我活的太多啦。但咱们的阿斗不一样,刘备死后,16岁的刘禅继位,诸葛亮全面主持蜀国大局,这就相当于刘禅做了近20年礼仪皇帝,并且心甘情愿。为何丫?因为他明白,自己才智不如诸葛亮,把治理国家交给诸葛丞相,对蜀国最有利。

刘禅不蠢的理由之三:诸葛丞相死后,守住江山二十年

诸葛亮死后,刘禅其实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刘备去世后,蜀汉的内部斗争特别厉害,为了转移内部矛盾,诸葛亮先后进行六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虽然内部的矛盾得到短暂的转移,但是长年的穷兵黩武,蜀汉元气大伤。最后的几次北伐,蜀汉甚至已经快到崩溃的边缘。诸葛亮死后,国家内部“益州集团”和“刘璋旧部集团”实力增强不服管,整个内部,斗的更凶了。国家外部,明面上说三国鼎立,实际上魏国所占的面积、人口、赋税,是蜀国和吴国加起来的一倍还多,蜀国又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这局面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了。那么刘禅是怎么应对这内忧外患的呢?

刘禅先后立张飞的两个女儿为自己的皇后,又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关羽之孙——关统为妻,这样就将他老爹政权最核心的势力,变成了自己最可靠的班底。诸葛亮去世,他三年不改制,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守制”,三年后,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整个蜀国。首先,他发现手下的蒋jiǎng琬不能重用,总拿出一些白痴战略,还经常喝酒误事儿,但是蒋琬是诸葛亮留下来给他的人,不好直接去除,于是他提拔了姜维和费祎yī, 等蒋琬主动跳到碗里来,最终蒋琬犯错退居二线。其次,蒋琬死后,派费祎解决内部集团不服管的问题,派姜维领兵九征魏国,刘禅则进一步“自摄国事”,事无巨细,亲自过问,总揽一切大权,这是一个蠢皇帝能做出来的么?

刘禅不蠢的理由之四:投降之举,尽显智慧

蜀汉长久的内忧外患虽然在刘禅的治理下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并未扭转局面,魏国的邓艾最终还是打了过来。亡国之前,刘禅召开御前会议说:“魏国的兵马都打到家门口了,诸位大臣,咱们该怎么办呀?”大臣分成了两派,两派意见都主张跑,一派说跑吴国去,一派说跑南中去,吵来吵去,吵的刘禅脑仁儿疼,也没个结果。这个时候光禄大夫谯qiáo周站出来提了意见,谯周说的大概意思就是:“南中还是可以去的,那里还是蜀国的地盘,但要早做准备,那边的小官、小吏们未必真的拥护陛下,他们如果听说陛下要往南跑,恐怕消息一出,就先闹起来了。因为咱们过去是要当主子的,是要收税的,人家能不闹么?跑到吴国啊也不行,哪儿有跑到别人国家去当皇帝的?一个皇帝跑到了别人的国家那只能称臣。反正都是要称臣,那为什么不挑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呢?抱大腿还要抱粗的呢!”按一般道理都是大国灭小国,曹魏实力强悍,早晚会灭了吴国,不如向曹魏称臣,结论很简单一一投降曹魏。刘禅就投降了。有的小伙伴可能觉得谯周太坑,哪儿有臣子劝皇帝投降的?大家别忘了,蜀汉被灭,已成定局,无力回天,此时就应该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措施,及时止损。确实,也正因为刘禅的投降,他的一家平安无事,蜀汉百姓也免遭屠杀。

亡国之后,司马昭把他虏到洛阳,与刘禅同行的还有一些蜀国旧臣。喜欢作秀的司马昭,封刘禅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赐绢万匹、童婢百人”。这当然是给天下人看的,并非他真的要优待刘禅。一次,司马昭大宴蜀国君臣,特意令人奏起蜀地音乐,以观察刘禅的反应。那音乐当然是哀歌,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在往伤口上撒盐,蜀国旧臣听了,脸上无不现出悲戚之色,只有刘禅一人不悲反笑,表情毫无痛苦可言。司马昭问他,他便说:“此间乐,不思蜀也”,司马昭哈哈大笑,心里却骂他是个缺心眼的傻帽儿,从此便对刘禅彻底放心。有人因为这个一直在骂刘禅蠢,假设刘禅当着司马昭的面说“我很想蜀国,我要复国,我要东山再起”,结果会怎样?估计当场,司马昭脸上笑嘻嘻,心里……呵呵……刘禅他估计早就挂了 !虽是亡国之君,但他很明智地在司马昭面前装傻充楞。投降后,他还在封地活了8年, 64岁去世,结局还是很安稳的。

综上所述,刘禅并非像大家所想的那样,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相反,人家不但不蠢,还很聪明。操劳事交给丞相,自己游山玩水;坐拥皇位40余年;投降后,还能安稳享福,又保全了蜀国百姓,也可以说,他是三国时期,最享福的一个皇帝了。连诸葛亮都说他聪明,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说他蠢呢?另外大家别忘了,《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史书,虚构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多多看史书,了解真正的历史,尽量不要被小说和电视剧误导,要在读书的时候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上一章 秦始皇朕想胖都胖不起来 经典加经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吕后委屈巴巴要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