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人间烟火气
本书标签: 短篇  愈治  文艺     

人性本恶

人间烟火气

         大抵《鬼谷子》一书的确有那么丁点儿道理,因为我先前是不信″人性本恶″那一套的,所以我也不看《鬼谷子》。可如今听说安徽的校园欺凌事件,我也不得不重拾《鬼谷子》,认为人性本恶。

         人性本恶,说起来是与儒家学说背道而驰的,三字经里就有″性本善"的说法。不过,儒家的荀子不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他曾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性恶》里的记述,暂且不谈是否是其弟子所编撰的,但是人性本恶论是坐实了。

         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曾经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孩,我那时也没多大,但是我比这个小孩儿大一点。有次我路过他家门前一片没多厚的沙堆,看到沙堆里有一形似毛毛虫的玩具,但是它脱节了,断成了两段。于是我心血来潮,把这个玩具又组装好了。等我站起身时,看着修好的玩具窃喜不已,心想:"我竟然帮别人修好了玩具。″可是一个口舌不清的小孩,也就是他,打乱了这一切。他当时冲过来捡起玩具就砸我的头。得亏离得近,我听清他分明在说:″别碰我的玩具!″接着是缠纠不清的喃喃自语。我当下很生气,但终是以德报怨,没有动口动手。

         后来,他的祖母跑着过来了,于是我向她说明了他的所作所为,他的祖母接着解释道:″我们家孙儿生来顽得很,你比他大,就不要计较了。而且你没动手,其实你还更懂事呢。"这番话似是令我动容了,我便不再纠结。

        今天忆起,大概这也算人性本恶,那个孩子的祖母所说″生来顽″恰好证实了这一点。然而总会有人问起我的人性如何,为什么我修玩具,被打不还手。我可以诚恳地答道:″我的家庭教育很好。″

         人性本是恶的,我小时候也会争抢,偷窃之类的小动作,可是我的后天教育很好,使我走在正道上:我小时候喜欢看礼仪手册,看益智节目,玩益智游戏,于是在礼仪手册里,我知道了很多尊称;在益智节目里我了解到了助人为乐;在益智游戏里,我懂得了换个角度看世界。这都可以说是后天教育,是我接触的事物教育了我。

         我们常说没有后天教育的人,就是没家教 ,此谓之"没教养″。而我认为,正是人性天生恶,所以才需要教养。一个孩子的恶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的恶是无意识的恶,诸如抢玩具,抢糖果,偷零食,孩子本身不知道这是恶。倘若你放任孩子不接受任何引导,他一定会走向反面。先前我在医院打针,一位父亲就说,自己五岁的孩子非常自私,为什么呢?他说,他一向把好玩好吃的东西给孩子,孩子渐渐地以为这是应得的,以至于不会分享,哪怕你是孩子 的亲人。这些言论可以让我们知道,后天教育非常重要。

        可有人问,″性本善″就是错的吗?

        不完全错,因为人性本恶是是强调人性的本质,是以理性看待的。而感性是经过个人情感晕染后的理性思维,人性本善论便是感性的产物。认为人性本善者是常常是以个人的道德作为出发点的,他们觉得个人能被道德所约束,所以人自然是善的。可是人从出生时所表现出的一切行为是不经道德熏陶的,表现的人性也就最为真实。其实说到底,人性的善恶之分本身是以人的眼光去定论的,不过我站人性本恶这一边。

         而今天看来,安徽的几名女学生是最天然,最野生,最接近人性之恶的。既然人性本恶,就要用后天教育,用我们的道德去约束,但往往失了良知的人,眼里是不会再有道德的。因此,生于道德,强硬于道德的法律就出现了。

         对待看似无害、无邪的学生,在我们的常识中教育他们似乎很有用。但是人性的恶是不会因身份而改变的:部分学生因为教育总归是口头的东西,可听可不听;因为仇恨、厌恶、看不顺眼等″恶″的冲动,用打也无法抑制,开始了胡搅蛮缠,拉帮结派,无惧法律的行为。因此,避免恶的肆意,避免无视法律的行为,避免放大人性的恶,唯有加强法律的效力,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管控力度,才能防范于未然。

         我希望不会再有"反正只拘留个两周,我怕个鬼"这样的言论出现了,因为,法律不能宽宥钻空子的未成年人。您现在不用人的法律来管控他,不把他当成年人,反而搞区别对待,这等于白马非马。必须得知道,孙中山少年时就已经想要反清了,而有些人少年时就已经立下了重振黑恶势力的大志。

        人性本恶,所以道德约束不了的东西,请用法律来严惩!

上一章 言传身教 人间烟火气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为何有积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