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人间烟火气
本书标签: 短篇  愈治  文艺     

难入乡俗

人间烟火气

前几日,路过培训学校,见得有许多面孔稚嫩的女孩儿们端着茶杯,两手悠悠然地将茶盖忽开忽合,很是雅致。问问那些围观的家长,说这是在学上乘礼仪。

我只是笑脸相迎,应和了声:″这很好啊!″旋即继续走我的路,心里暗道:″难入乡俗。"

关于礼仪,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崇礼尚德的礼仪之邦,尤其是受了至圣先师孔子的影响后,礼仪已是天下皆知的。因此,许多基本的待客之道,做人的礼仪,问问上了年纪的老人就能知晓的,用不着去刻意学习。

我想,这些学礼仪的孩子,学的应当是举手投足间的礼仪,然而不适宜我们乡村。在这个阶级分化的社会,将人分为三个阶级,上等阶级往往是最重视礼仪的,他们自诩为王公之后,贵族之士,所以对礼仪的注重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在乡村,大多数群众只是中产阶级,或者是劳动人民,手里操劳的总比脑里构思的多,也就没有多少时间去学习如何举止优雅。直白的说,乡间的群众质朴无华,诚实可爱,举手投足间有的大多是直爽畅快。倘若你硬要一个庄稼汉,糙手微晃红洒杯,嘴里吐的是所谓君子之谈,那是极不相宜的。就像亚麻布上绣上仙鹤纹饰,一个人真要这样做只会显得矫揉造作。

举止优雅,谈吐不凡,这是雅,田里干活,桌边抖腿,谓之俗。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那可不见得吧!我先前看到一个男孩儿去邻居家,大门敞开着,进门就是往沙发上一坐,可是这家的女主人从厨房里走出来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和气地说:"和我们家宏儿好好玩儿!"这在我看来无礼的举动,在女主人眼中却并不见得无礼,反而被看做是一种个性,一种直率。由此可见,礼仪也应是因人收放的,乡间的民众要的只是自然的话家常,还没有要求别人走上小碎步,敬礼的。

雅的礼仪恰恰是我们这些自以为学识深厚的儒子来区别俗子身份的工具而已,乡俗中并不需要这样复杂的东西。这些让人举止优雅的礼仪,反而是不自信的基层民众用于与上流社会交往的手段。一个乡下的孩子,从小要知书达礼,不许打闹,只准读书,恐怕就要成为高攀上流社会的交际花,在西装革履间谄媚,在彩衣华裳中陪笑。没有生来的高贵地位,然而又要强迫他(她)去学″礼″而待人,那就可能有幸去应聘迎宾小姐和服务员了,毕竟他们最重"礼"。

我们要的不是″陆小曼",要的应当是″林徽因″,那种由内而外的修养和气质,而不是像给泥土塑模,让它凝固成想要的样子。

叶若轩

2021年8月1日于静和斋

上一章 笑话 人间烟火气最新章节 下一章 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