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言语刹那
本书标签: 短篇  不如两清做甲乙丙丁  坚持到最后你就胜利了   

古代服饰

言语刹那

一、秦汉服饰

秦汉时期,虽不是中国服饰演变史中最瑰丽的一页,但绝对是最有力度的一页,它的很多风格都给予后世以重要影响。

概括起来,秦汉服饰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服饰的种类和式样更加丰富。

如头衣有冠、巾、冕、筓、帻、胜等;体衣则有衣、裳、裙、深衣、袍、褐、中衣、小衣、衫子、裘、皮衣等。胫衣有袴、裹衣、履等。此外,礼服、祭服和佩饰也日趋增加。

第二,在服饰中体现出了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

主要体现在服饰的样式、色彩和佩饰的规定上。

第三,确立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

第四,纺织印染业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制衣官吏褐组织机构。

1、男子袍服与冠履

1) 袍:右衽,以大袖为多,袖口收缩紧小,领、袖以花边纹样进行装饰。

曲裾袍:承战国深衣式,西汉早期多见。

曲裾,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深衣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直裾袍:西汉时出现,东汉时盛行。

2) 裤:为袍服之内下身所服,早期无裆。

3) 褝衣:无里衬的单层衣,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

4) 冠:

冕冠:俗称“平天冠”。

长冠:俗称“高祖冠”或“刘氏冠”。

武冠:原为胡人装束,后延至唐宋,一直为武将所用。

法冠:也叫獬豸冠。

梁冠:也叫进贤冠。

2、女子深衣、襦裙与佩饰

1) 深衣: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

《后汉书》记:贵妇入庙助蚕之服“皆深衣制”,但衣襟层数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增加,下摆部分肥大,腰身裹得很紧,衣襟角处缝一根绸带系在腰或臀部。

2) 襦裙:汉代妇女仍沿用战国时的襦裙配套穿着的习惯。

襦裙一直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装束。 襦是一种短衣,长至腰间,穿着时下身配裙。

二、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是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时期,士大夫阶层形成了消极的社会风气,追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享乐主义,沉沦于颓废的生活方式,以老庄、佛道思想为时尚。

这种风气也直接反映在人们的衣冠服饰上。最有代表性的是当时的“竹林七贤”。

宽衣博带是这时期的流行服饰。男子穿衣敞胸露臂,衣服披肩,追求轻松、自然、随意;女子服饰则长裙拖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优雅而飘逸。

1、男子服饰

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

2、女子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

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在衣服的下摆部位,加一些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

另外,由于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

三、隋唐服饰

唐代承袭了先前历代的冠服制度,同时,又通过丝绸之路及和平政策与异族同胞及异域他国交往日密,博采众族之长,成为服饰史上的百花争艳的时代。

其辉煌的服饰盛况是中国服饰史上的耀眼明珠,在世界服饰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男子圆领袍衫与幞头

1) 圆领袍衫:

亦称团领袍衫,是隋唐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的服式,当为常服。

圆领袍衫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整体各部位变化不大,一般为圆领、右衽,领、袖及襟处有缘边。

文官衣略长而至足踝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

2) 幞头:

这一时期男于最为普遍的首服。

初期以一幅罗帕裹在头上,较为低矮。后在幞头之下另加巾子,以桐木、丝葛、藤草、皮革等制成,犹如一个假发髻,以保证裹出固定的幞头外形。

2、女子冠服与妆饰

隋唐五代时期的女子服饰,是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大唐三百余年中的女子服饰形象,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1) 襦裙和半臂:半臂是襦裙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半臂似今短袖衫,因其袖子长度在裲裆与衣衫之间,故称其为半臂。

3) 女着男装:

女子效仿男子的装束,成为唐代女装的一大特点,即穿圆领袍衫,裹幞头,穿乌皮靴。女子着男装,于秀美俏丽之中,别具一种潇洒英俊的风度。

同时说明,唐代对妇女的束缚明显小于其它封建王朝。

4) 女穿胡服:

受胡舞(胡旋舞、浑脱舞、柘枝舞)的影响,女穿胡服成为唐代女装的又一大特点。回鹘装的基本特点是略似男子的长袍,翻领、袖子窄小而衣身宽大,下长曳地。

真多emm

上一章 古代日常用语 言语刹那最新章节 下一章 汪国真——《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