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综影视:微雨燕双飞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甜文  独宠     

宋朝的年节

综影视:微雨燕双飞

除了前面说的“驱傩”习俗,如果碰上雨雪天气,朝廷虑及“细民不易”,通常还会给都城的贫民发救济金,同时减免租住公屋的人家三日房租,东京有许多富户,也保持着一种非常独特而难得的慈善习惯,遇上大雪之日,这些富户会“沿门亲察孤苦艰难”的人家,遇夜以碎金银或钱会插于门缝,以周其苦,或者遣心腹人,以银凿成一两、半两,用纸裹起来,夜深捡贫家窗内或门缝内,送入济人,受接济的人家第二天早晨起床,“展户得知。如自天降”,以为是老天爷突然显灵,却不知其实是哪位善心人发的慈悲

腊月的最后一天,宋人谓之除夜,这一天,士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灶神,天地这叫团年,宋代的“桃符”,其实就是春联,因为春联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桃木板上,故有“桃符”之名,王安石的《元日》这样描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盛曦兰筠兰,你来帮我想想

盛筠兰不行,这是爷爷交给你的任务

盛曦兰我这不是一时顾不上嘛

盛筠兰我这还没忙完呢

曦兰的任务是,给未见山每个院阁都写上新的桃符,而筠兰的任务则是指挥着人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最终曦兰给药圃写了一幅“春砂仁秋射干迎春待发,冬青子夏枯草忍冬将萌”横批:春回大地”

崔晁瀚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崔晁瀚很好

盛长松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

盛长松你这是什么呀?

盛曦兰松柏常青嘛,多符合哥哥的气质啊

盛长松哪里符合了

盛曦兰我觉得挺合适的,筠兰

盛筠兰哥哥既然嫌弃,何不自己动手写一幅,为难姐姐做甚呢,姐姐这么忙

盛筠兰腊梅映雪神洲乐,山药防病万家欢;横批:妙手回春

盛筠兰这是我的吗?

盛曦兰

盛筠兰谢谢姐姐(高兴的拿回去挂了起来)

盛曦兰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盛长松你就不能有点出息啊,还用家和万事兴来掩盖你财迷的本质(不怪长松笑话曦兰,实在是曦兰自己院中,每年都是这幅春联,但长松也知道,妹妹爱财也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但调侃还是需要的)

盛曦兰爱财不好吗,我这叫持家有道

盛长桉读书众壑归沧海,下笔微云起泰山;横联:大展宏图

盛曦兰长桉呢,今天是除夜,就不要总待在书房了吧,让他出来热闹热闹

盛筠兰他呀,也不知跟谁学的,每日里只在书房读书,都快读傻了

盛曦兰(噗嗤一笑)还能是谁,二哥哥呗(想到长桉自从回了盛家书塾读书,像是和二哥哥卯上了一般,一个赛一个的用功)

盛筠兰我有办法,素瓷,你去隔壁院,请六妹妹带着长栋弟弟过来玩(唯一能治长桉的,也就只有五弟了)

曦兰又写了几幅桃符,悬挂于正堂和书房等几个院子

宋代人连夜饭也很丰富,有荤有素有酒,其中必备屠苏酒、春盘、馎饦,屠苏酒是一种用大黄、白术、桂枝等药材酿成的酒,春盘为五种辛辣的蔬菜,都具有发散的功能,馎饦是一种手工制成的无馅面食,好似面条,《东京梦华录》记载热闹情景“居室华灯皆燃,举家围坐,长者上首,男女分左右,频举杯觞””,吃完年夜饭,聊天,“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孩子们跑到夜市,放鞭炮,点灯,绕街唱儿歌“卖痴呆,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呆,见卖尽多送,要赊随我来”,称之为卖痴呆,儿童以此相戏谑,也寄托人们希望来年变得聪明的意思,长桉也常常带着长栋一起去

宋代时,火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人们利用火药制成响亮的炮仗,璀璨的烟花,在节日里燃放,图个热闹与喜庆,除夜,宫禁之内,爆竹最响,造型也非常华丽,制成人物、果子的样子,甚至做成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内藏药线”,点燃后可连响百余声,民间市井,也是灯烛烟花“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还有举办的傩仪,堪比宋朝的万圣节,宫里宫外都有,人们会带着假面具参与游戏中,比如会在家门口冒出几人装扮鬼相,《梦梁录》有记载,宫中的御林军和教坊司艺人,会组成“吓鬼”方阵,在除夜里绕皇宫一周的仪式

正月初一,宋人谓之元旦,俗称为新年,官家还要上朝,“为苍生祈百谷于上穹”,然后文武百官要向官家拜年,不能面见官家的,便写贺卡,在东京开封,从马行、潘楼街、州东宋门外,州西梁门外,州北封丘门外,以及州南一带,到处都是彩棚,销售“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与各种好玩的小物件,朝廷会宣布,春节期间,免公租屋三日房租,又开放赌禁三天,即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臣民可以尽情赌博,许多商家也以博彩的方式销售物品,中奖了可以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获得某个物品,抽不中的则需以高于市价的价钱买下该物品

接着是拜年了,拜年也是相沿的旧俗,“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年”,宋朝出现了一种比较有意思的拜年方式——送贺卡,许多士大夫由于应酬太多,分身乏术,无法一一登门向朋友、亲戚、同僚拜年,便委派家人手持自己的“名刺”前往拜贺,“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一些富贵人家,因为前来投刺贺年的人多了,便在大门口挂一红纸袋,上书“接福”二字,接受各方投刺,类似于信箱,由于遣人投贴比亲自登门拜年更为便捷,所以宋代士大夫群体很流行投贴拜年

上一章 以比武为名 综影视:微雨燕双飞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一门两相两状元三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