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上海滩(续集)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明星明人  电影 

《富春山居图》的哲理

上海滩(续集)

其实这幅黄公望所作的《富春山居图》原画是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黄公望比较随性,所以他当时作画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非常自由,无拘无束,从不同角度观赏亦千变万化。

说起这幅山水画的创作背景要和画家的人生紧经历联系起来,作为八十多岁高龄的黄公望,经历了人世沧桑,因而对山水入画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这幅《富春山居图》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真情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象,树叶部分淡黄而飘零,全部用垂直的皴法,给人感觉是像繁华落尽,人事沧桑的感觉。

《富春山居图》不只是一张画,对黄公望来说是一个哲学,是一个哲人对生命的态度,他历经千辛万苦创作,把积压了几十年的亡国之痛转成另外一个东西——寄遇山水之间,而“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把看破世俗红尘的豁达,追求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酝酿于笔端,还原到山水之中,不管朝代的兴亡更迭,他只是想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做一个简单自己。张士诚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末明初,面对蒙古人的统治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多岁,行于富春江上的时候,也感觉到朝代的兴亡,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能不能有“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这样就有了其画中的渔、樵、读书人的形象,隐居于山林而忘于江湖。

这幅《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历时三年,他游遍富春江,又研究了富春山一带的历史,穷尽毕生所学,刻苦钻研,几易其初稿,反复揣摩才最终完成这六幅传世名作。当他画下最后一笔时,浑身再也没有一丝力气,弃笔于自己隐居的小溪,长叹一声:“唉,此生再也不想作画了。”

其弃笔处,后来成为浙江省富春市旅游的一大景点——点墨溪。许多学画的后生为了沾点笔墨仙气,往往前去点墨溪,洗洗手。以祈求大师冥冥之中的佑护好在学画中学有所成。

当历史的车轮转到抗战时期,上海滩风云再起,各路豪杰群雄逐鹿,日本鬼子在上海滩横行霸道,把个繁华的上海滩搅得天翻地覆。许文强面对上海的飘摇风雨,组织抗日力量,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战斗。

看着这幅残缺的《富春山居图》许文强内心在滴血,他为国宝被破坏而备感心疼。同时,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这半幅《富春山居图》,让它有朝一日重新和老季手里的另外半幅完成对接,绝不能让日本鬼子搞到东瀛去。

上一章 奇才黄公望 上海滩(续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偶遇傅晓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