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上海滩(续集)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明星明人  电影 

“蛇吞象”战略

上海滩(续集)

就在中国人民在我党的号召下进行全面抗战之时,上海滩一些个投机商却干着龌龊的勾当,大买办低价收购全国各地的粮食。而一些地方商家也参与和日本人买卖粮食,谋取暴利的行业中。在安徽芜湖,“丰顺号”粮店老板韩先邨跟日本粮商田中一郎暗中相互勾结。而田中一郎很早就受梅津美治郎的指示潜伏在芜湖,他手中用军方资金高价收购粮食。可这韩老板全然不知是日本人战略阴谋,还自以为遇到了大买家呢,于是他动用多年在米市的关系广而告之,大量从皖南一带收购小麦,玉米,水稻,这回他以为遇到了大买家田中一郎,其实田中一郎就是一只非常狡猾的狐狸,他利用韩老板“好客”,经常请他吃饭喝酒逛窑子。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暴露无疑,可是这韩老板还为日本人到处收购粮食,再从长江水运,从芜湖的裕溪口装船运到上海吴淞港,并借助虞恰卿的海运船队从海上装船运往日本。还有的奸商则在“平汉线”沿路收购粮食。买办、奸商、粮帮交互渗透,日本洋行从中渔利,形成了一个破坏中国粮食贮备的庞大势力集团,可伶的老百姓,苦不堪言,食不果腹。

舆论场上对立的是另一批所谓的“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他们反驳“日方之用心,意在破坏中国之实业,攫取中国之国防粮食。”的说法,称友邦(日本)采购华麦是因为要抵制澳大利亚的洋麦,这是对中国的友好行为。他们还拿出“贸易自由,无分国界”的所谓先进经济理论,支持贩粮给日本。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粮食储备不足,打起战来士兵饿肚子怎么打得赢呢?可是,临近抗战前夜,粮食还在源源不断流向日本。

当南京方面对粮食准备还停留在口头上的时候,东京已经全力推进对中国粮食安全破坏政策了。

临近抗战前夜,粮食还在源源不断流向日本。

当南京对粮食准备还停留在口头上的时候,东京已经全力推进对中国粮食安全破坏政策。近卫文磨完成了实施他的“蛇吞象”战略的第一步。

令人担忧的的是日本人是在所谓的“正常贸易”的形式下进行恶意收购我国粮食的。从1936年6月份开始,日本人在梅津美治郎的指使下突然在各大城市、口岸加大了收购粮棉的节奏。这一行动时间长达半年之久,这一行动引起了许文强他们的高度重视,通过调研,收集日军情报,分析日本人的战略意图,许文强得出结论:日本人很有可能在近期或者在1937年发动侵略战争。报告以绝密文件形式传递到延安方面,南京方面的有关部门也得到相关消息。全面抗战即将来临。

繁忙的芜湖港

日本人先是从芜湖米市进行试探试收购,却没有遇到任何不“友善”的阻碍。其实,芜湖在历史上以大米交易闻名于世,这里利用优良的长江黄金水道,上可以到达武汉,重庆,下可达南京,上海。通江达海的运输条件,使得芜湖港异常繁忙,船运异常发达,虞恰卿的船队在芜湖也有码头。日本人将粮食收购的范围不断扩大到蚌埠、无锡、九江、徐州、汉口、济南、开封、天津、保定及平汉线沿线。

上海一带是长江流域的新米收购中心,日本近卫内阁拨专款在上海设立了”粮食运输株式会社“。同时,日本人利用亲日媒体极力宣传,淡化这种恶意收购行为,他们强调只是在与中国做正常的贸易。

上一章 粮食战 上海滩(续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特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