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言情小说 > 换脸作坊
本书标签: 灵异言情  唯美爱情  战争     

唐希狐的珍藏

换脸作坊

“老板,这些都是为你乔迁贺喜的礼单,还请您过目。”钱家杂役问道。

“钱锋,这些礼单上的贺礼都是真的?”这下换成钱万金问话了。

“回您的话,这些都有,在西厢房存着呢,小的开路,领您长眼。”钱役前头做了个请的姿势,就领着钱万金来到西厢房。

“我去,这才是真的有钱人啊,这是三叶虫琥珀……”钱万金吃惊的趴在玻璃柜子前面感叹。

“一只虫子,很金贵吗?”钱役问道。

“我去,什么叫做一只虫子,这是三叶虫,出现在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是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也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全身明显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背甲坚硬,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片——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此名为三叶虫。 ”

“那是什么,啊?竟是颜真卿的《兰亭序》————”钱万金还未说完,钱役又疑惑的问道:“不就是些字符吗?老板何须如此惊讶,很值钱吗?这一看就是临本。”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的确是临本,王羲之的《兰亭序》,又名《临河序》《兰亭集序》《禊帖》等,28行,324字。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书,米芾誉之为“天下行书第一”。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7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真迹殉葬昭陵,有摹本、临本传世,以“神龙本”最佳。此帖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此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原来如此,还真是传世至宝。”钱役感叹道。

“对啊,无价之宝啊!”钱万金说道。

“此物名为狼牙锏,锏身是一根前端小,后端粗得圆形木棒。其长为二尺。棒长装有四排铁钉,每排四至六刺,交错排列。棒之顶尾各有一刺。铁钉呈三角形。由于铁钉尖锐,且又犬牙交错,攻击能力很强。其棒之尾端五寸为握手处,无铁刺。”钱万金虽不是习武之人,可对于冷兵器的了解,还是非常多的。

钱役非常感兴趣的靠近玻璃窗,兴奋地说道:“这,我喜欢。”

“这是锏的一种,鞭与锏历代视之为杂兵,因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剑用之广,除双鞭双锏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战,尤其和长兵为伍来使用。锏多双锏合用,属于短兵器,对马战上有利。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杀伤力十分可观,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技法上,与刀法剑法接近。自晋和唐,以铜或铁制成,形似硬鞭,但锏身无节,锏端无尖。锏体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名称。锏的大小长短,可因人而异(一般在65~80厘米之间)。戏曲之中,锏无论是外形技法都是极为特别的一种。一对同样重量的双锏,正如天枰的两端;没有锋刃的锏,更像是怒斥责罚的道具,而非取人性命、残人肢体的凶器。只有秉持大公无私之心的人,才能领悟锏法的最高境界。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使锏之人,必将成为公正和威望的化身在民间小说中,锏往往是铁面无私、公正权威的象征,描写唐宋时期的小说中都有秦叔宝和八贤王受御赐黄金锏的桥段,“上打君不正,下打臣不忠”,十分威风。锏是骑兵破铁甲的,就靠马跑起来借力抽人.若论刚猛强横,就是横刀也不及锏。唐初的战将秦琼善使双锏,另有使用单锏者有:“镇潭洲”中的岳飞,战樊城中的伍子胥,“贺后马殿”中的赵德芳,打严嵩的常宝童等。”钱万金知道的还真是不少。

“俺只知道是件好武器,没曾想,还有如此的道道,老板,还真是好学问。”钱役赞许道。

“钱某自恃钱满自溢,殊不知山外青山楼外楼,高手在民间啊,惭愧,惭愧!”钱万金自言自语道。

上一章 求助唐希狐准备物资 换脸作坊最新章节 下一章 剧情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