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英雄介绍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一定要看  以后有缘再更吧   

陶哲轩

英雄介绍

华裔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陶哲轩(Terence Chi-Shen Tao,1975年7月17日-),出生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华裔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其兴趣横跨多个数学领域,包括调和分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组合论,曾获阿瑟基金天才奖和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莫扎特”。

中文名

陶哲轩

出生日期

1975年(乙卯年)7月17日

外文名

Terence Chi-Shen Tao

出生地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国籍

澳大利亚

职业

数学家

性别

民族

汉族

毕业院校

普林斯顿大学、弗林德斯大学

星座

巨蟹座

主要成就

菲尔兹奖获得者

血型

O

语言

汉语、英语人物经历

孩童时代

陶哲轩

陶哲轩在幼年时期便展现出数学天分。

陶哲轩两岁时,父母就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早慧。于是,他3岁半时被送进一所私立小学。然而,尽管智力明显超常,但他却不懂得如何与比自己大两岁的孩子相处。几星期后,父母明智地将小哲轩送回了幼儿园。在幼儿园的一年半时间里,由母亲指导,他自学了几乎全部的小学数学课程。其间,父母开始阅读天才教育的书籍,并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天才儿童协会。陶哲轩也因此结识了其他的天才儿童。

陶哲轩5岁时,父母决定将他送到离家两英里外的一所公立学校。因为这所小学的校长向他们承诺可以为陶哲轩提供灵活的教育方案。一入学,陶哲轩就进了二年级,但他的数学课则在五年级上。

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7岁的陶哲轩开始自学微积分。开明的校长又在他父母的同意下,主动说服了附近一所中学的校长,让小哲轩每天去该校听中学数学课。不久,小哲轩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内容是关于用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

中学时代

8岁半时,陶哲轩就升入了中学。经过一年的适应后,他用三分之一时间在离家不远的弗林德斯(Flinders)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在此期间,他开始以出色的数学竞技考试成绩频频引起轰动。曾参加SAT(美国高考)数学部分的测试,得了760分的高分(800分为满分)。陶哲轩资料

10岁、11岁、12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分获铜牌、银牌、金牌。他还未满13岁时已赢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这期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将陶象国夫妇和陶哲轩邀请到美国,游历了三个星期。夫妇俩曾请教费弗曼和其他数学家,陶哲轩是否真的是天才。“还好我们做了肯定答复,否则今天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傻瓜。”费弗曼回忆说。

陶哲轩14岁时正式进入他中学时去听课的弗林德斯大学,16岁获得该校荣誉理科学位,仅一年后就取得了硕士学位。赴美学习

陶哲轩

17岁,他来到美国,开始攀登数学高峰,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沃尔夫奖获得者埃利亚斯·施泰因(Elias Stein),21岁获得博士学位。

24岁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为正教授,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

2006年夏,获得麦克阿瑟基金(MacArthurFoundation)天才奖和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

2006年末,陶哲轩开始在wordpress上写博客。在这里,他将自己科研的方方面面写下来,将一些自己觉得分量不够的论文思考结果直接贴出来与同行分享。

2008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艾伦沃特曼奖(Alan T. Waterman Award)。

回访中国

2009年12月,成年后的陶哲轩第一次回到他的祖籍国——中国。作为总决赛的面试主考官,参与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评审工作,仅在12月21日,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做演讲;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他接受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的会见。

家庭生活

年轻时的陶哲轩

陶哲轩的父亲陶象国和母亲均毕业于香港大学,全家在1972年移民澳大利亚。

陶象国在上海出生并在香港受教育,后来成了一名儿科医生。梁蕙兰是物理和数学专业的高材生,曾做过中学数学教师。1972年,夫妇俩从香港移居澳大利亚。

陶哲轩会说广东话。但他只到过香港和大陆两次。一次是两岁时跟父母到香港旅行,而另外一次是2009年12月参加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比赛而到中国大陆。[1]

陶哲轩的韩裔妻子劳拉(Laura)在美国航天总署(NASA)担任工程师,原本是他在洛杉矶加大的学生,但两人只差三岁。[2]主要成就

荣誉称号

陶哲轩是澳大利亚唯一荣获数学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的澳籍华人数学教授,也是继丘成桐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是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等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里的重要数学家,被誉为“数学界莫扎特”。[2]

学术成就

陶哲轩

在陶哲轩的研究生涯里,他被数学界公认为是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算术数论等接近10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里的大师级年轻高手,这些方向都是数学发展中极热的生长点。

此外,他的研究领域还涉及工科,在照相机的压缩传感原理(调和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方面获得了突破性成果。

陶哲轩另一项著名的成果是与本·格林合作用质数级数解决了一个由欧几里得提出的与“孪生质数”相关的猜想:一些质数数列间等差,如3、7、11之间,均差4;而数列中下一个数15则不是质数。这个已经有23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强烈吸引了他的兴趣,他与同伴甚至证明了即使在无穷大的质数数列中,也能找到这样的等差数列段,这个发现被命名为“格林—陶定理”。

主要奖项

Salem Prize(2000)

博谢纪念奖(2002)

Clay Research Award(2003)

Austral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Medal(2005)

Ostrowski Prize(2005)

SASTRA拉马努金奖(2006)

Levi L.Conant Prize(2005)

菲尔兹奖(2006)

麦克阿瑟奖(2007)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2007)

Alan T. Waterman Award(2008)

Onsager Medal(2008)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2010)

Nemmers Prize inMathematics(2010)

Polya Prize(2010)

克拉福德奖(2012)

Joseph I.LiebermanAward(2013)

菲尔兹奖章



陶哲轩的两个弟弟

2006年5月22日至30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该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大会开幕式上专为40岁以下杰出数学家颁发的菲尔兹奖,则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因陶哲轩在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本届菲尔茨奖。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向陶哲轩颁发菲尔兹奖。虽然是本次最年轻的获奖者,但陶哲轩已发表了超过80篇论文。他也成为继1982年首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获菲尔茨奖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获奖时刚满31岁的陶哲轩,不仅是本次菲尔茨奖得主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菲尔茨奖的澳大利亚人。

澳洲两家博物馆请求永久陈列他的照片,他也是2007年澳洲风云人物的最后人选之一。[1]艾伦沃特曼奖

2008年4月10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其官方网站宣布,2008年的艾伦·沃特曼奖(Alan T. Waterman Award)授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华人数学家陶哲轩。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获得该奖项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华裔学者杨培东。文章指出,陶哲轩杰出的研究成果已经对许多数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陶哲轩于5月6日美国国务院的一次宴会上正式得到该奖。[3]

科学突破奖

2014年6月23日,突破奖基金会揭晓了2014年数学突破奖的获奖名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陶哲轩,因调和分析、组合论、偏微分方程及解析数论等众多突破获奖。高等研究院的Richard Taylor,因自守形式理论的众多突破获奖。获得了300万美元的巨奖。

突破奖是由Google的布林夫妇、阿里的马云夫妇、投资人Yuri Milner夫妇及Facebook扎克伯格夫妇等人联合发起并提供资助的一个奖项。该奖旨在表彰将科学作为一生事业并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将获得300万美元。

颁奖仪式于2014年11月举行。而这5人也将组成评选委员会,选出明年的获奖者。[4]

2015年9月17日,他宣布证明了保罗·埃尔德什(Erd s Pál)在1932年提出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存在,这是个困扰学术界80多年的问题。

外界评价

陶哲轩这个人是公认了不起的。我虽然没和他见过面,但在很多座谈会上时常听到别人赞叹他,提起他多方面的成就。(中国数学家吴文俊评价)

像他这样的人数十年才出一个。他解决了几个数学领域中困扰别人多时的重要问题。(洛杉矶加州大学物质科学学院院长、数学教授陈繁昌(Tony Chan)评价)

他就像莫扎特,数学是从他身体中流淌出来的,不同的是,他没有莫扎特的人格问题,所有人都喜欢他。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才,还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洛杉矶加州大学数学系前主任约翰·加内特(John Garnett)评价)

陶哲轩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善于向别人学习,他同时也擅长向别人清楚地解释自己的想法。莫扎特的音乐只有一种风格,陶的数学却有很多种风格,他大概更像斯特拉文斯基。(29岁时即获得菲尔兹奖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查尔斯·费弗曼(曾被誉为神童、1978年菲尔兹奖获得者))陶哲轩获奖

一流数学家喜欢与陶哲轩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合作中不是利用别人,而是激发合作者的才能。 “哲轩从来没有和别人争执过,他想的都是怎么开开心心地和别人合作,而不是互相指责,争权夺利。(父亲陶象国评价)

陶哲轩是一位解决问题的顶尖高手,他的兴趣横跨多个数学领域,包括调和分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组合论。(菲尔兹奖组委会颁奖词)

美国出版的《探索》杂志评选出美国20位40岁以下最聪明的科学家,有两名华裔科学家入选。其中,数学家陶哲轩位居榜首。[5]参考资料

[1]第二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揭晓 陶哲轩担任面试主考官

[2]华裔数学家上美脱口秀节目 被誉“数学界莫扎特”

[3]华人数学家陶哲轩获NSF艾伦·沃特曼奖

[4]“豪华版诺奖”首颁数学奖 澳华裔教授陶哲轩获奖

[5]美刊评最聪明科学家华裔陶哲轩夺魁

上一章 苏步青 英雄介绍最新章节 下一章 陈景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