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身价无法衡量的好教育
本书标签: 短篇  家庭教育  教育类   

清华才女武亦姝的家庭教育故事上

身价无法衡量的好教育

武亦姝的妈妈曾说:“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那么,如此优秀的武亦姝来自于一个怎样的家庭?她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又会给更多的父母带来怎样的启发?

  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

  武亦姝虽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一名小学美术教师,父亲武雷是一位知名律师,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现任国内顶尖“红圈”律所——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的合伙人,曾经获选过全国十五大优秀律师殊荣。

  作为家中独女,父母对她的培养并非一帆风顺。

  小时候的武亦姝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对待作业也是敷衍了事,俨然就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让爸爸妈妈头疼不已。

  直到有一天,父母带着武亦姝去朋友家拜访,看到别人的孩子十分爱读书,且涉猎广泛,就连工具书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爸爸妈妈立刻上前求教,结果朋友风轻云淡地表示,自己并没有刻意培养,只是因为孩子的父亲是学者,妈妈是作者,家里目之所及全是书籍。

  从历史哲学到社科文学,再到小朋友爱看的寓言童话,应有尽有。平常一家人的集体活动就是聚在一起安静读书,还会相互讨论,分享读书心得。

  这番话让武亦姝的爸爸妈妈深受启发,决心以身作则,陪着女儿一起学习。

  于是,武亦姝的家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家三口各占一地,捧着一本书静静阅读。

  爸爸武雷没事就陪读诗词文学,带着女儿对名著进行角色扮演、改编故事结局、一起玩诗词接龙的游戏,谁输了就要做家务。后来武亦姝也回忆说,可能她的成语词汇量就是从那个时候一点点积累的。

  正是因为这样“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家庭氛围,让小小年纪的武亦姝渐渐品尝到阅读的乐趣。她说:“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谊,现代语言很难给人这种感觉。”

  她喜欢阅读那些深奥的古诗词,从中感受文人墨客的喜怒哀乐、品味家国历史的兴衰成败,对学习的乐趣陡增,也渐渐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从小学一直到高中,这样家庭间的诗词游戏从来没有间断过,慢慢的,武亦姝完成了她的蜕变,不仅变得沉心静气,还吟得一首好诗,写得一手好字。

  武亦姝书法

  武亦姝从三岁开始就学习写字,到了五岁便开始跟着老师练习书法。长年累月的坚持让她的字渐渐拥有了自己的风骨和特色,就连一直教她书法的老师也称赞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爱上阅读之后,武亦姝对书法的爱好有增无减,这份热爱还日益延伸到汉服、云锦、缂丝等中国传统文艺上。

  平常在家里闲来无事,武亦姝最爱的事情也是练习书法。看着自己的书法一天比一天好,字写的一天比一天秀气,对她来说是一种欣慰和骄傲。

  武亦姝书法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在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看来,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往往发挥着强有力作用。

  在武亦姝父母看来,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孩子“丢”给各种各样的老师,也不是把自己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而是从己做起,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好榜样,这才是有智慧的父母。“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

  2017年的春节,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开播,当时16岁的武亦姝因熟背古诗词超两千首,圈粉无数。

  一双丹凤眼气质如兰,披肩长发巧笑倩兮,站在舞台上侃侃吟诵诗篇的画面,几乎满足了我们所有人对古代才女的美好幻想。

  在一期节目中,飞花令的主题字是“月”。

  武亦姝气定神闲地念出《诗经》中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惹得全场称赞连连。

  现场导师康震直接表示:“我佩服这个女孩,因为这首诗连我也背不下来。”

  之后她更是一路过关斩将,以本季“个人追逐战”最高分获得者的身份进入决赛,挑战上期擂主——北京大学博士生陈更。

  攻擂战中,她出口成章,从容不迫,原擂主陈更落败后不由赞叹:“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这样评价到:“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上一章 关于书本封面文字 身价无法衡量的好教育最新章节 下一章 清华才女武亦姝的家庭教育故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