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小源杂文
本书标签: 短篇  学习  文学   

二零二一测试卷四月期(1)

小源杂文

诗词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使至塞上》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远赴边关慰问戍边战士的主要事件。此行声势浩荡,队伍众多。

B.颔联诗人以“蓬草”“归雁”自比,暗示内心的凄苦与惆怅。

C.颈联既描写了诗人眼前所见的雄伟壮丽的边塞奇景,又提现诗人内心的乐观与豁达。

D.诗歌通过描写诗人沿途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赞美之情。

2.下列对《春夜洛城闻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题目暗含了本诗的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件。

B.诗人在旅途中听到有人“折断枝柳”的声音而触发悠藏内向的思乡之情。

C.“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指诗人自己,还指大家,但诗人更是说自己勾起了思念故园之情。

D.“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后引发的情感。

3.下列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半轮秋”指半轮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B.“夜发”一词体现世人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思君”体现了诗人对亲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C.诗歌通过“峨眉山”“清溪”“平羌”“三峡”“渝州”五个地点的转换,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千里行江图。

D.“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只是给读者描绘了皎洁的月光倒影在江水中的美妙情景。

4.屈原《国殇》用于祭奠()

A.楚国已故的国君

B.为国捐躯的将士

C.未成年而死的人

D.在他乡死去的人

5.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飞鸟相与还

B.心远地自偏

C.结庐在人境

D.悠然见南山

6.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

B.李斯

C.诸葛亮

D.王安石

7.《五柳先生传》中“不汲汲于富贵”的前一句是()

A.不汲汲与贫贱

B.不戚戚余贫贱

C.不郁郁于贫贱

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

A.《滁州西涧》

B.《山居秋暝》

C.《春夜喜雨》

D《春望》

9.“以于立而立人”的下句是()

A.欲立人而立己

B.己欲仁而仁人

C.己欲达而达人

10.下列选项中表达的情感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一致的是()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B.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11.下列选项中描绘的意境和“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不一致的是()

A.乱花遇见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2.下列选项使用的手法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致的是()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3.下列选项中表达的情感和“l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最一致的是()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根据所给消息默写相应内容。

1.水何澹澹,()。

2.(),儿女共沾巾。

3.(),风正一帆悬。

4.(),归雁入胡天。

5.(),闻道龙标过五溪。

6.造化钟神秀,()。

7.(),恨别鸟惊心。

8.怀旧空吟闻笛赋,()。

9.最爱东湖行不足,()。

10.(),自将磨洗认前朝。

11.(),夜泊秦淮近酒家。

12.问君归期未有期,()。

13.(),小桥流水人家。

14.(),去年天气旧亭台。

15.(),闻说鸡鸣见日升。

16.() 阴阳割昏晓。

17.(),终为土灰。

18.萧鼓追随春社近,()。

19.浩荡离愁白日斜,()。

20.天若有情天亦老,()。

三、生活与诗词。

根据你的积累,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选择默写。写出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原句,答案不限课内外。

1.描写秋景:

2.描写友情:

3.抒发爱国情怀:

4.感慨时间宝贵:

5.蕴含人生哲理:

四、诗歌赏析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上阙移步换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灿烂春光。

B.本词下阙定点观察,写出了围墙、茅堂、桥、流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

C.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生景象。

D.正如词人“倚东风,豪兴徜徉”,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

2.诗歌的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具体内容赏析。

3.请结合诗词内容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上一章 二零二一音乐推荐四月期(1) 小源杂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二零二一歌曲推荐四月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