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小源杂文
本书标签: 短篇  学习  文学   

二零二一文章三月期(1)

小源杂文

艾草飘香时

五月的天明朗如水,去田野里剪几株艾草插在门楣上,艾叶青涩的香气不时飘来,顿生怀古之情,这是传统的中国味道。这香味从远古传来,一直芬芳在唐诗、宋词、元曲里,还有更久远的《诗经》和《楚辞》中。

凡有华人的地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是否都吃粽子我不知。小时每至端午节,母亲便把芝麻放在锅里炒,炒得泛黄,然后用面碾成芝麻泥,那香飘得很远,格外诱人,再拌上白糖,用发酵的面,包成三角形,我们这里称糖角,也许就是粽子的另一种形象。

朋友说,小时最喜欢过端午节。早晨采摘苇叶,那苇叶像用清泉洗涤过,沾着水乡的晨露。归来,将碧油油的粽叶浸泡入水,水瞬间晕染成淡淡的青色,翡翠般透明,嫩绿得惹人怜爱。粽叶层层叠叠摞于一起,在水中渐渐舒展,松软之后就可以包粽子了。

小时,我格外喜欢一种叫艾蒿的草,叶片绿中泛白,茎笔直香气从茎叶漫溢。这种香有点别致,微苦,闻着却让人极受用。艾草飘香,端午节便到了。“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柔软的青草和整齐的莎草经雨水冲刷后,碧绿清新,一阵暖风挟带这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看母亲包粽子是一种享受。糯米一粒粒清爽洁净,像碎玉。经过一夜泡发,米粒便胖起来。把事先切好的腊肉、火腿、红豆等搅拌一起,三片苇叶顺次叠于一起,铺成巴掌大,然后卷曲成漏洞模样,底部要合缝,断不能滴漏出米粒。放进糯米夯实,再把余叶叠成三角,正好覆盖住漏斗顶部,最后用线扎紧粽子。母亲包粽子很娴熟,眨眼功夫,一只只粽子青蛙般蹦出。粽子包好后下锅煮,粽叶的清香和着糯米还有肉香,一起在水里飘荡,我翘首等待“绿蓑衣里的白胖子”,等剥开粽子皮,就会闻到难忘的乡土芬芳,那美味,真能香到骨子里去。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让我们在苏轼的《浣溪沙.端午》中,换上漂亮衣服,包上清香十里的粽子,门口挂上菖蒲、艾叶,喝着雄黄酒,让艾叶飘过历史,过一个清幽美好的端午节

上一章 序言 小源杂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二零二一诗词三月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