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陌上——九世情缘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朱正廷(古篇四十三)

陌上——九世情缘

我们将荀梅前辈带回了茅草屋时,院中坐着两个中年的男子,几个年轻的少年站在一旁,拘谨恭敬,其中一个男子我们十分熟悉,他还穿着天道院独有的绛紫道袍,头戴高阶道冠,此人便是天道院的现任院长茅秋雨,反观另一名男子,仅穿着简单的布衣,洗的有些发白,看上去如同一个寒门子弟,只是眉宇间投射出冷冽如霜的气息,能与茅秋雨同坐的,自然不是什么普通人。

在看见吴阳背上的荀梅前辈时,他的眼中浮现出淡淡的愁叹和惋惜,“我本以为今日,会是你出陵的日子,哪知,你竟然是去闯神道……”

茅秋雨院长同样转过头来,在看见荀梅后上前几步,从三十六身上将人扶下,“多谢几位少侠,替我将这不懂事的师弟带回……茅某人在此谢过,到底师弟还是我天道院门下,现在便由我这个掌门将他的遗体带回天道院。”

两人带着荀梅离开后,朱正廷侧过头问一旁的吴阳,“和茅秋雨院长一起来的那个男子,就是天凉王破吧?”

“嗯。他应该是来接荀梅前辈的吧……”吴阳点点头。

荀梅前辈走了,只留下这间茅草屋,屋里的几个人围坐着,气氛都有些沉重。

我见先生看上去带着几分消沉,不由的开导道:“先生,荀梅前辈是追寻自己的道去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要去完成不是吗?”

先生看过来,轻声问:“那你的道又是什么?”

“学好本事,保护先生!”我几乎脱口而出,逗笑了他,他点了下我的头,叹息道:“那是我该做的,保护你不受伤害。”

“好呀~那先生要说到做到哦!”我伸出手指在他面前晃着,他和我拉勾了一下,我这才满意的笑起来,“对了~荀梅前辈在天书陵里观碑三十七年,或许会留下什么笔记之类的呢?对观碑说不定有帮助诶。”

几人如醍醐灌顶,连忙在屋内翻找起来,连一向冷酷的折袖都忍不住加入搜屋大军中,半盏茶后他们终于在桌脚发现了一本疑似笔记的册子。

“哇,荀梅前辈这藏书的本事真是一绝,唐棠你居然能找到,真是厉害!”七间简直不敢相信,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会被藏在桌子下垫脚。

“那有什么,以前我老太爷就喜欢把私房钱藏桌角底下,我就经常去抬桌角偷他的银票……”吴阳不以为然的说道。

像七间和苟寒食这样寒门出生的弟子,对这个富贵人家的唐大少爷平白生出一种“果然是不知人间疾苦”的滋味。

我和先生没有选择和大家一道观碑,反而在山中游山玩水起来,这天书陵中景色宜人,灵力充沛,我经不住诱惑,在先生面前还修炼了起来,说来被他识破我修习妖族的秘法开始就肆无忌惮的在他面前使用,不过像今日这般在他眼皮子底下打坐修炼还是头一次。

我入定通灵,荧蓝的光阵在座下展开,四周的灵气都化作实质一点点像星光般洒落下来,以我现在的境界,想要进入第三阶的造灵,只差一个契机,如今在这灵力环绕的天书陵中便是最好的契机,灵识与周围的山川河流,飞鸟溪鱼融为一体,脸上的兽印若隐若现,当灵识中那道天眼中乍现一道金光,有无数绚烂的光四射而出,再睁眼,金色的兽瞳神秘妖异,我站起身,才发现我们四周不知何时已经聚集了许多应我灵力之召而来的山间**,它们彼此语言不通,又都七嘴八舌的叫个不停,围着这位百兽之王转个不停。

朱正廷是唯一见证了这个神奇画面的人,红衣的少女幻出一对尖耳,眸若流金,光华四溢,身上被柔和的光晕笼罩着,被一群仿佛有灵的动物簇拥,像道藏轶事里提到深山老林中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

妖族的相貌在种族优势上十分明显,他们天生就拥有蛊惑人心的本事,只是这种本事在人与妖两族修好,妖族开始修习起人族功法起逐渐收敛退化,他并不知道,曦瑶现在的样子,就是妖族中俗称的返祖,在千年前的妖族,相貌上与人族就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们高贵神秘,与世隔绝。

她仅仅是伸出一只纤细的指,随她所指的那颗长满金黄叶子的大树就开始慢慢变成绿色,然后开起花来,接着第二颗第三颗,这小片林子都开始反季节生长,与天书陵四周的树林全然不同,百花盛开,天边的鸟雀都被吸引而来,在她周围盘旋。

妖族,就是自然界的精灵,他们与生俱来对灵的感知就是最强的,妖神创秘法之初,也是期望后人能够延续妖族这项天赋血脉,将自然之灵传承下去,却不曾想,得到秘法的某些人,只想用其中威力巨大的法术去满足自己的贪欲,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曦瑶,你可不能再引了,会引起守陵人的注意的。”朱正廷终于开口阻止了小姑娘,他上前几步拉着她的手,那双漂亮的金色眼睛盯着他瞧了会儿露出甜甜的笑容,光华散去,她眼中的颜色也在消退,变回了原本漆黑的样子。

“先生!”

“我们赶快离开这。”朱正廷对这个不省心的小丫头没辙,只能拉着人火速离开现场,免得引起他人的注意。

夜幕低垂,繁星满天。

出去观碑的几人先后回来,吴阳和轩辕最早,他们赶着回来吃晚饭,我和先生两人在炉灶前忙活,他们回来的正是时候,就吩咐一个挑水一个劈柴去,吴阳挥着手中的汶水宝剑,十分的痛心。

“你们知道我这把汶水剑可是我们唐家的家传宝吗?它可是百器榜中前五十名!你们竟然让我用它劈柴!要是我爹知道,一定会打死我的!”吴阳说完又轻松的劈开了一根木柴。

我眼睛都没抬的抽出腰间的嗜血鞭卷起几根木材,啪啪几声,哗啦啦掉了一地的碎木柴,“我的嗜血鞭还是百器前十五呢,满意了吗?”

吴阳哑口无言。

再接着回来的是关飞白,他回来的时候正好开饭,见我们上桌,自觉的端了碗,闷着头吃起来,看起来饿坏了。

最后回来的是七间和苟寒食,七间回来时神情恍惚,神神叨叨的嘴里念个不停,连招呼都没和我们打就进屋去了,苟寒食进来后,我们才好奇的问他是怎么了。

“师弟他观碑神识消耗过度,无碍休息一会儿就好,让各位见笑了。”苟寒食拘礼,脸上有些无奈。

“锅里还给你们留着饭呢,一会儿记得吃些~”我好心的提醒。

“多谢曦瑶殿下。”他们都进屋后,先生指了指外边,示意我跟上。

夜里的天书陵安静极了,陵中唯一的那条道路,不同白日都是往来观碑的弟子,只有我和先生两人,我提着裙摆,还颇为闲情逸致的踢踢旁边的草堆,运气好能惊动藏在草丛里的萤火虫,扇着翅膀从眼前飞光,带着浅黄色的光点。

天书陵中第一座碑就在一处崖上,崖边有个庐,碑就在庐中,庐檐高大,向四角延伸,像一只伞撑开为这座碑遮风挡雨,纵使外头酷暑寒冬,和风细雨都无法影响到这座碑分毫。

我们站在这座碑前,碑面呈黑色,圆润光滑,像是被打磨过,又或是一代代流传下来,被无数观碑的弟子抚摸,渐渐将碑的棱角磨去。碑上并没有文字,有的许多看似毫无意义的线条组合,彼此不相连,也不相同,带着古朴的味道,又好像只是前人无意的挥刀雕刻所做。

朱正廷伸出手,轻触这座碑,心神微微荡漾,脑海里涌入一副画面,那是初生的旭日染红了天边的朝霞,连林间的树梢都好似燃烧起来,阳光照在黑色的石碑上,那些本不会动的线条都在发生变化,他忽然间想到了陈独夫的笔记中提到,位置是相对的。

位置是相对的,参照物的变化会使得所见所感产生不同的变化,这或许就是一座碑为何会有许多种不同的解法的来源,是观于形或是观于心,都来自个人观碑时的感悟。

他再睁开眼,不去看那座碑,反而去看碑的四周,碑庐间并没有路,从第一座碑可以看到远处山林间若隐若现的其他碑庐,但无法抵达,因为它们之间不存在着路,那为何说,天书陵只有一条路呢?这条路在哪?

崖边的一块石上写的字就很好理解了,上写“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淡荷丛一段秋光,卷香风十里珠帘。”

此乃两千年前的道门之主,初入天书陵观碑时心有所感所写,自此,天书陵的第一座碑也有了自己的名字,照晴碑。

照晴碑,他想了想自己脑海中所见的画面,觉得这个名字也算贴切。

“先生可看出什么?”我好奇的问道。

“嗯,看到一些有趣的画面。你呢,你又看到了什么?”先生笑着反问我。

我摸了摸这块碑,传说这是天上的陨石所落,所以才会被称为天书,仅是轻轻触摸,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着强大的灵力,我露了露虎牙,有些狡黠的笑了,“我能感应到这碑里的灵力共鸣算吗?”

先生叹气,我拉着他的衣袖理所当然的说道:“妖族在千年以前可不会修习人族的功法,自然也不需要通过观天书碑悟道,我习的妖法,与人族功法迥异,所以天书碑中的道我肯定是悟不着了!”

“你都忘了下午怎么把人家的林子染了好大一块绿了?碑侍现在可都在那呢!”先生又点了下我的头,我嘟着嘴不敢反驳。

好在先生没打算与我深究,他拉着我要原路返回茅草屋,走下石阶时踩着自己的裙角绊了下往前扑,一只手牢牢的将我揽住,再听到那人熟悉的叹气,他又朝下走了一阶然后蹲下来,淡淡的说道:“上来吧,我背你下去。”

“先生最好啦!”我乖乖的趴在他背上,他轻松的背起我,一步一步朝陵下走去。

夜里依旧静谧,唯有偶尔的鸟鸣和风声伴着少女轻声哼唱的曲子在山林间传过。

上一章 朱正廷(古篇四十二) 陌上——九世情缘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朱正廷(古篇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