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暖暖小王妃
本书标签: 古代  甜宠文  穿越架空   

72党争

暖暖小王妃

  朝堂之上,明王在灾区犯得那些事却都被抖了出来,太子和端王手下的人上窜下跳的请求皇帝重罚,皇帝虽然斥责了明王,可是心底还是很疼爱这个儿子的,他不结党营私,对自己也十分孝顺。

  皇帝也知道明王这次的事做的不对,可也只是贪了一些灾银罢了,往年太子和端王同样也贪,只要闹得不大,皇帝也就不说什么了,皇帝这次把赈灾的事给了明王,心底也是有些私心的,他也知道灾区的官员是太子的人,看来是太子没捞到好处,所以把气撒在了明王身上,这么一想,皇帝更不愿意处罚明王了,可是前朝的这些官员闹得皇帝很头疼啊!

  这时太尉刘泾松穿着一身武将官服,他虽然已经年迈,但精神抖擞,光站在那里就让人无法忽视,只是他眼底深沉,嘴角挂着浅笑,总有一种捉摸不透的阴冷之气,他站了出来说:“启禀陛下,依老臣来看,此事已经闹得民怨沸腾,如不严惩,恐怕难以平民怨,明王贪污赈灾银两必不可能凭一人之力完成,官员上下运作必定有所参与,依老臣看,应该将所有涉事官员革职查办,其一应家产用来安抚灾民,明王殿下也应受罚,废除亲王之位,降为郡王,且日日进宫听训,唯有如此方能平息民怨。”

  太尉的办法深得皇帝的心思,这次太子利用一个州官重伤了明王,对于明王而言,这件事到底是失去了民心,而且还会永远成为他的污点,以后也会被大臣诟病,这件事说到底太子也是惹怒了圣心,太尉提出的办法,看似重罚了明王,实际上削弱了太子,也起了一个警示之意。

  可是丞相和太子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人被大量革职查办,太子急吼吼的跳出来说:“启禀父皇,此次贪污赈灾银,虽说上下官员有所勾结,但说到底还是明王凭借皇室威严才使这些大臣不得不屈从,而且事发后,那些大臣也积极配合朝廷查办此事,还请父皇从轻定夺。”

  丞相心知这次太子这个亏是非吃不可了,只是吃了这么大的亏,如果不能彻底除掉明王,那日后一定是个大麻烦,这个明王能不动声色的暗中隐藏这么多年,一定是个狠角色,所以绝不能让他有翻身的机会,于是也跳出来说:“启禀陛下,明王贪污,导致民心大乱,若是只重罚大臣,恐怕难以服众,依老臣看,一众大臣革职查办,将明王殿下贬去渭州地区为王。”

  北厉国的国土面积大,所以立国后时常会有皇子被外放为藩王,外放的藩王无诏不得回兆京,兆京是北厉国的中心,也是北厉的国都,外放藩王如果私自回到兆京,君王是可以按照谋反罪论处的,所以皇子一旦外放,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夺权的机会,丞相的目的也就在这里。

  太尉冷笑一声说:“太子尚且位列东宫,就这么急不可耐的要外放皇子了,丞相,你就不怕太子被人诟病吗?”

  党派之争一向是大家心知肚明却不敢言于口中的事,放眼朝堂,也只有这位只忠心于皇帝一人的太尉敢这样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可偏偏皇帝虽然多疑,却十分信任这个太尉,当初皇帝命悬一线时,也是这位太尉大人冒死护君,所以不管刘泾松说什么,都没人敢当面反驳。

  自然,皇帝也从来都不说什么,诸皇子大多都在这位太尉手上吃过亏,但却依旧要想方设法的去讨好他,而刘泾松却是软硬不吃,不仅不给皇子们好脸色,还总是把皇子们送给他的礼物扔出家门,所以朝堂之事,一旦涉及党争,皇帝的立场总是偏向太尉的。

  眼下太尉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丞相立刻意识到了问题,如果太子现在一口咬死明王,只怕在皇帝的心里也会留下一根刺,他们越是想咬死明王,明王反而不会被重罚看来只能是顺从刘泾松的意思,废除亲王之位了。

  想到这里,陆鹤荣不得不给太子递了个眼神并摇摇头,示意让他退一步,太子也立刻明白了陆鹤荣的意思,他只能是咬着牙说:“太尉大人严重了,丞相大人只不过是心系百姓,一时情急才会口不择言,吾并没有容不下兄弟之意。”

  随后太子又对皇帝行了大礼说:“父皇,明王虽然有错,但毕竟是初犯,明王第一次负责赈灾,做事没有经验,约束手下人不力,还请父皇从轻发落。”

  皇帝听完,紧皱的眉头这才舒展开,太子已经给了台阶,太尉也已经把事情安排好了,皇帝装模作样的说:“既然太尉和太子意思都是如此,那就按照太子和太尉所说,废除明王亲王之尊,贬为郡王,每日午后入宫听训,涉案大臣一律革职查办,此事就交给湘王去办,不可疏忽,退朝!”

  

上一章 71冰凉刺骨 暖暖小王妃最新章节 下一章 73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