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言情小说 > 逝者犹存
本书标签: 灵异言情  悬疑  推理 

第十三章 那棵树

逝者犹存

作为创业项目的产品设计者,辞远整整一-周绞尽脑汁。

同时深深感到责任重大,因为热闹了半天,最后到底要怎么做这个"极简匿名社交"APP还不知道。按照之前落落的创意,辞远有了一些基本的思路∶

人和人单点的交往,由三个部分(或者说是过程)组成,那就是——相遇、交流、别离。

如何让拿着手机的两个人在网络上相遇是第一个问题。以往的情况,这个相遇是由一方触达另一方开始,比如邮件、短信、聊天软件这些。一方需要知道对方的ID、地址进行触达。这里面就有一个主动性的问题了。一方要对另一方感兴趣,或者有某种必须触达的理由,比如工作事务需要等等。这种触达的形式现在已经有千百种,但本质上都是A点到B点。这里面的"动力"是个门槛。

能不能有一种办法将触达形式变为A到

C,B到C-—然后,AB相遇。用这种思路设计"相遇" 会怎样?

然后是"交流"这个过程。

回想起中学同学,有很多人已经渐渐断了联系。由于彼此生活的交集少了,或者对彼此的兴趣少了,又或者曾经的情谊渐渐变成回忆珍藏。这些情况都是客观的,都会造成双方的交流频度降低,最终消逝。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我总感觉这个消逝的过程是彼此间-—一种看不见的事物渐渐消逝的过程。这个说法有些抽象,但就是这个抽象的点,我想用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

最后是"别离"。

有些别离如刚才所说,是渐渐的;有些则是一方因为什么强行中断的;还有一种情况-一就是前面的相遇和交流本身对一方或者双方是一种负担,停止这种交流让彼此都感到轻松,那么双方经过了某个必要阶段就会心照不宣地让彼此的交流自然消亡。无论哪种模式的离别,都给人伤感的意味。

根据上面这些思路,我想把产品设计成这样的模式∶

使用者A在产品中输入一个名词,比如"红楼梦"。那么系统进行模糊匹配,匹配到同样输入了含有红楼梦这个词的使用者 B。那么A和B自动建立一个对话,进入这个对话的AB双方都知道两人匹配到一起的原因是"红楼梦"。AB经由"红楼梦"这个C点联系到了一起。他们可能最开始的话题就是红楼梦,毕竟二人都输入了同样的词。

然后限制交流的频度,使用者不能像短信息那样尽情地交流。而是在一定频度之间交流-—有点类似互相寄送实物信件的感觉。在电子信息时代之前,人们远距离交流就是靠信件,一来一往有一个间隔,正是因为这种间隔让人在每次写信的时候都要努力认真地表达好自己的心情,之后期待对方回信的过程也是一种乐趣。现在的网络交流将时间间隔无限缩小,人们交流起来那种饱含情谊的认真感也少了。那种写在纸上的厚重情谊变得如日常对话般随意,这未免是一种科技进步带来的遗憾。所以我想给双方使用者每次交流设定一个频率限制。

接下来,当A给B发送一段话后,B回复 A,一旦这样一次"回复行为"完成,那么双方聊天背景中就会长出一棵小小的树苗。之后随着二人每次回复对方,树苗都会一点点成长,这个成长是很缓慢不易察觉的。最后如果双方的交流一直持续,那么树苗会长成一棵树,长得越来越大。

如果一方不再回复,树也就永远停止生长了。树一直在那,不再生长——即是离别。

这个社交APP就只有这些功能,不再有其他复杂的功能和选项。

辞远把自己关于产品设计的这些思路跟落落完完整整地讲了,红梅眼睛中流露出类似钦佩的光芒。辞远的自信心和对落落的好感度都瞬间提高到新的境界。

"这些想法怎么样才能变成实际的APP软件呢?"落落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Aa.mtsr_ssvar

"首先我要写成产品文档,类似设计说明书一样的东西。然后交给交互UI设计师,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再交给程序员做出功能,程序员做完功能结合UI等表现素材,最后输出的就是产品本身了。"辞远现学现卖,其实是不久前看书记下的。自己说的时候心里有点虚,因为并没有实际试验过。

"这么说的话,还蛮简单的啊。不过我能预见到我们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

"是的,产品研发完了还有各种测试、修改、种子用户体验完善等等。这些都完了还有推广啊用户运营这些呢。"

"明白了,这样吧。"落落作为PM开始制定计划了,"明天我们先召集大家把你的设计思路宣讲一下,然后听听大家的意见。今晚我还约了上次说的程序员同学和UI设计师绍清。我和他们简单说过,两个人都表示有点兴趣。辞远一会跟我一起去见他们吧!"

"不错,落落也开始像真正的 PM了。"辞远回礼一般地赞赏到。那是辞远第一次和程序员陆泽勇见面。芫芫就在隔壁寝室,打过几次招呼,算是认识。

见面的时候,辞远和落落坐在一边,乱尘和芫芫坐在我们对面。地点就在食堂二楼一个安静的角落。乱尘有点像面试的学生,穿着绿色的格子衬衫,肩上还挎着书包。他非常非常腼腆,双手放在膝上微微低头。芫芫则穿着黑色的棉布连衣长裙,也有一点拘谨。

落落首先介绍乱尘。

"这位是计算机系的同学,乱尘,老家江西。据说是我们这一届成绩最好的,程序水平非常厉害。"

乱尘先是腼腆地点头,然后又像小狗甩头上的水一样赶忙摇头。表示没传说的那么厉害。

落落继续介绍∶

"这位是芫芫,我们经常见面。芫芫画画非常好,自己也设计各种平面素材。"芫芫很礼貌地对乱尘和我们点头致意。

"大家好,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帮上忙。希望不会耽误你们。"

"不必这么客气哈,加入这个项目,以后就是'咱们'。"落落对芫芫说道。

辞远不禁暗暗佩服落落说话的技巧。才不到两年,落落就从入学时那个异常拘谨的女孩,渐渐变得大方—-甚至时不时地非常有魂力。

落落向两位新加入的同学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和我们的目标,以及人员构成。简单说就是干活的大概就是我们四个人。其他人辅助。接着,我又把刚刚讲的那一大套思路和设计方案讲给两位新同学。

其间,我发现乱尘不时偷偷地看我一眼。芫芫则交叉双臂听得非常认真。我在讲的时候忍不住留意芫芫,与平日擦肩而过不同,仔细看芫芫的时候我还是深深被她的魅力折服。同为女生,我觉得可莉是那种绝大多数男生都喜欢的美人。妤茱则乖乖的,温柔有余,也算有女人味,但是没有可莉那种勾人的气质。而芫芫则完全不同,她五官非常一般——这样说绝没有贬义。但是浑身散发一种独立又类似于帅气的感觉。

辞远的产品思路讲完以后,乱尘一改腼腆,严肃认真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我先从实现角度讲下自己的想法。你刚刚说的功能并不难实现——当然,有一些边际情景的处理还需要仔细探讨。总体来说不难实现,用户量不庞大的前提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程序我一个人都能完成。"突然感觉乱尘酷酷的,辞远心里赞叹道。同时不敢告诉他,辞远连客户端啊服务器这些都不知道是什么.

"而且……"乱尘说完而且二字之后,一下子又恢复到腼腆模式。

"而且,我觉得你设计的这个社交应用很有个性,蛮文艺的。"

"谢谢,谢谢你程序员同学。明天还要起跟其他同学探讨,产品的核心功能是要大家一起参与设计的。"辞远有些不好意思。

"芫芫呢? "落落问道。

"我这边没有问题,大概了解了。明天大家一起讨论完,确定大致方案后,给我四天时间。我会先出几版大致的风格设计,到时大家一起看看。"说完芫芫将一侧的长发撩至耳后。

第一次正式见面,辞远不禁感叹他们是多么幸运。这么顺利就遇到两位可靠的同伴。

然而,第二天全体人员开会的时候,幸运突然翻脸了。

辞远第三次从头到尾讲了自己的产品设计思路,这次是当着全体人员。当时的情形让辞远心里一下子凉了大半。

教室里,辞远在黑板上滔滔不绝。落落第三次听,乱尘和芫芫第二次听。他们还是礼貌性地表现出认真的态度。而其他人

-可莉靠在惊梦怀里,表情丰富地和男朋友耳鬓厮磨,虽然听不见他们说的什么,但可以想象还是那种密码式的对话。妤茱和老江面带着微笑,但完全没有听进去的感觉。看着他们俩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高中时代数学老师讲到一半时流露出的片刻寂寞表情是为什么。

熊猫同学呢?辞远这么努力记住他的名字。他却像来开家长会的家长,盯着手机耐心等待我讲完。

不过这也算意料之中吧,幸好最开始的时候,辞远将大家分成几组人马。优先保证核心人员的专注度。不过这么想的一瞬间,我又怀疑自己-—是否正是因为我划分了核心和外围,才打击了其他人的积极性呢?

此时惊梦竞然提问了。

"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呢。比如你说希望限制通信频率,但如果聊得开心了,完全可以要对方电话号码啊,甚至约出来也可以啊,那不就想怎么聊就怎么聊了吗。"

辞远虚心且严肃地点点头,但是心中对自己由于实战经验匮乏造成的想当然的设计感到无地自容。

乱尘针对惊梦刚刚的质疑,帮辞远解释道;

"其实是这样,我们这个社交软件本身是定位小众的,在前期引导的过程中应该会告知用户∶想要完整地体验这款软件的魅力,就要有一种遵守软件规则的默契。这是一种类似玩家契约的东西。首先对我们产品核心气质感兴趣的人,一定也是认可了这种规则背后意义的人。比如剑豪之间的对决,如果在一方系鞋带时,另一方刺出一剑,那对决还有什么意义呢?"

剑豪系鞋带的事忽略不提,乱尘同学替辞远解释的时候确实酷酷的呢。惊梦勉强点头认可。然后又换成妤茱姐姐提问∶

"辞远啊,有一个问题我有点担心。如果说一个人输入'张信哲',那可能比较容易匹配到同样输入了'张信哲'的人。但是如果输入了非常偏的词汇怎么办? 比如输入了乙酰水杨酸',那怎么办? 那不是无论如何也匹配不到人了? "

"妤茱姐姐的提问非常好",辞远解释道,"一个人输入的词越大众,越容易匹配到人;但如果小众的话匹配到的人反而更有话题交流的动力不是吗? 同样输入了'电影'的人只能说明两个人都喜欢电影,但如果输入'意大利导演'后匹配到的人,岂不是很兴奋?茫茫人海中有和自己一样对很小众事物感兴趣的人更难得。实际上,匹配的时候也是采用模糊匹配。比如你刚刚说输入乙酰水杨酸',就会匹配到 '阿司匹林',甚至会匹配'化学物质"这些词。覆盖面会扩大一些。"

这点是我随口说的……然后我看看负责程序的乱尘,问他是这样吧?乱尘表示模糊匹配有点难度,但是可以试试。妤茱姐姐点点头,貌似基本认可。

这样一来,其他人暂时也没什么提问了。其实这样的提问非常好,就是在大家一起思考、质疑的过程中产品才能完成。"还有一件事啊。"老江突然想起似的说,"我们这个APP叫什么名字啊?"

这个问题好像还没人想过,我自己也没想过要叫什么名字。

"叫'相遇'怎么样?"辞远试着说。"相遇这个词太普通了,没个性。"老江说。

辞远暗自觉得老江竟然如此追求个性,颇感意外。

"叫'千里来相遇'怎么样?"角落里的熊猫好像说了这么一句。但是这句话就像窗外的一声蝉叫,响亮却没有人在意。

"用英文'TREE',如何?"一直没发言的新同伴芫芫提议,"既然软件中两个人交流的结晶是一棵树,叫TREE突出产品的个性。"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提起给产品起名字的时候,大家突然参与度和热情都提高了。

TREE这个名字大家都觉得蛮不错的,但好像还是少了点什么……说不上来,就是还没表达出产品的味道。

讨论还在持续。此时,落落清了清噪子

'That Tree','那棵树',怎么样?"

全场忽然安静下来,然后每个人都流露出满意的表情。

That Tree-—那棵树。就用这个名字了。

上一章 第十二章 重逢 逝者犹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