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在西汉攒愿力
本书标签: 穿越  1V1  前世今生的恋情   

诸王皆反

我在西汉攒愿力

“呜哇哇~!”

“哇哇哇~!”

看着眼前这两个哇哇大哭,怎么哄都哄不好的奶娃娃,卫少儿头都要炸了,瞥见霍去病脸上带着的幸灾乐祸,顿时大怒,咆哮道:“霍去病!这是怎么回事?”

霍去病笑嘻嘻道:“娘,你不是催着我要孙儿吗?怎么样?这两个大胖小子,你可还满意?名字我都想好了,一个叫霍云,一个叫霍山,都是我霍家纯正的血脉,你听听这大嗓门,身子骨绝对壮实,满脸的福气相,你一定会喜欢的。这样,儿子我每日里也挺忙的,府里还有个小光要照料,这两个孩子以后就留在陈府,交给你和亚父管教了,您放心,吃穿嚼用,还有伺候的下人,我都会准备妥当,绝不劳烦您和亚父。”

霍去病揉了揉被吵得有点耳鸣的耳朵,觉得这地方真的待不下去了,便匆匆留下一句“陛下召见”就跑了,气得卫少儿在后面连连大骂孽障不孝子。

未央宫,宣室殿

刘彻看着乖巧站在殿中的霍去病,想到之前收到的消息,不由得忍俊不禁,失笑道:“听说你多了两个儿子?”

霍去病心下微惊,没想到消息这么快就传到了刘彻的耳中,但他也没有要隐瞒的意思,直接和盘托出,道:“是,两个孩子是臣庶弟所出,算是臣的侄子,家母近来操心臣的子嗣,臣为了安抚她,就把两个侄子过继到名下,并决定日后都养在家母身边,也好让两个孩子承欢膝下,为臣孝敬母亲。”

说起来,这还是伊泠玉的主意呢,她实在是被卫少儿的骚操作给气到了,既然卫少儿千方百计要给玉玲珑添堵,那她就回击过去,让卫少儿吃个哑巴亏。

霍去病要过继子嗣,最好的人选便是霍家的子孙,为了霍光着想,这次选的两个孩子,还是从少有的几个没有欺辱过他的庶兄的孩子中挑选的,如此一来,他们叔侄三个,也能在这尴尬处境里抱团取暖,相互扶持,免得霍光形单影只,被所有人隐隐排斥隔离在外,从而长歪了性情。

刘彻听到霍去病说孝敬母亲,都忍不住大笑出声,指着霍去病摇头叹道:“你呀你,真是个促狭鬼!”

卫少儿要的,是霍去病的亲生子,可霍去病却把霍仲儒与旁的女人所生的孙子送到了她面前,还要她代为照看,她不气吐血才怪,怎可能好心好意地去给他照顾孩子。

霍去病自然也是知晓这点的,他也并非真的是个不孝子,只是这阵子被卫少儿缠烦了,才想要小小报复一下,等过两个月,他就会把孩子接回冠军侯府,以后也尽量不让两个孩子出现在卫少儿面前给她添堵。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卫少儿不再拿子嗣说事,不然,就别怪他让两个孩子去陈府小住了。

笑过之后,刘彻还是建议道:“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你还是该早日成婚,留下嫡亲血脉才是。”

除了卫少儿,刘彻算是最希望霍去病尽快留下子嗣的人了。他实在是被霍去病的才华给惊艳到了,又想到伊泠玉说霍去病是天生战神,他就想要批量生产这种优质基因,哪怕虎父犬子,那也能给大汉培养出几员虎将。

可以说,刘彻是很馋霍去病的身子了,并在心中暗暗后悔,当初就应该把刘玥嫁给霍去病,如此一来,刘家血脉与霍去病结合所生的孩子,该越发不凡才是。不过这个念头也就闪过一瞬,随即便被抹除了,毕竟如今刘玥已经于曹襄成婚,还有孕在身了。

面对刘彻的催婚,霍去病小脸一垮,满脸苦逼,但在下一秒,又瞬间变成一副刚毅不屈的面孔,一本正经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矣!”

刘彻嘴角一抽,臭小子,还和我装相,别以为我不知道,若非前有卫少儿,后有伊泠玉,极力阻挠,就以你对玉玲珑的心思,早多少年你就沉迷温柔乡了。

刘彻本来还想帮帮霍去病,可看他这副嘴硬的做派,还是算了吧,就让这小子多磨磨性子,反正好饭不怕晚,圣旨已下,玉玲珑早在毂中,也不会跑了,就让这臭小子多等几年吧。

霍去病绝没有想到,自己只是装一次逼,就错失了唯一的一次援助,只能乖乖地听从伊泠玉的要求,灭了匈奴才能娶亲。只是他没有想到,再次出征攻打匈奴的时间会那么久。

连年征战,虽然屡屡大捷,但草原苦寒,匈奴并不富裕,掳掠回来的战利品价值并不高,远远无法抵消征战的消耗,所以大捷的背后,都是亏空的国库,刘彻虽然很想再来一次大歼灭,把匈奴彻底打死,但他实在是无力掀起战争了,只能暂且按捺,开始休养生息。

而这个时候,册立太子之事,就该提上日程了。

元狩元年(武帝19年),大皇子刘据正式册立为皇太子,时年七岁。

东宫有主,其他势力只能暂且蛰伏,以待来日,长安城一时间都陷入了祥和安宁之中,欢庆帝国有了新的继承人。

然事与愿违,外患暂歇,内忧又起,远不是兵戈入库,安享太平的时候。

淮南王刘安知识渊博,礼贤下士,素有贤名,精通诸子杂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无所不通,著写诸多文章诗歌。于道家黄白之术也颇有偏好,召集儒道医者方士炼丹制药,其中最出名共八人,合称八公,炼丹时偶得豆腐豆浆,因而被后世尊为豆腐鼻祖。

刘彻很是欣赏这位堂兄,往来甚密,颇为恩宠,早年无子时,还引来国舅田蚡等人臆测,其意图册立刘安为储君。

然多年过去,刘彻膝下已有三子,与刘安的往来日益减少,朝中原本巴结讨好刘安者也大多敬而远之,可刘安却被田蚡当初之言挑起了不臣之心,再加上其父刘长之死与汉文帝有关,淮南富饶,人才辈出,不管为了野心报复,还是为父报仇,渐渐的,造反之心日益壮大,遂决意在北征匈奴战后空虚之时,趁虚而起。

但很可惜,刘安还未正式起兵造反,消息就被泄露到了刘彻那里,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刘安虽有造反之心,并为之筹备多年,可惜,他的治国思想是道家无为而治,然而多年前刘彻就在董仲舒的提议下独尊儒术,天下儒士当道,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屡遭谗言,连他门下亲信,都大多并不支持他造反。

在刘安招募的数千门客中,最出色者就是号称“八公”的八人,其中有个叫做伍被的,就因多次劝解无效后,便把刘安谋反一事密报给了朝廷。

巧合的是,同为“八公”之意的剑客雷被,在与淮南王太子刘迁的比试中,失手击伤了刘迁,从而触怒刘迁被逐出府,于是他便向刘安请求追随大将军卫青去打匈奴,从而建功立业,可刘安却以为他起了叛心,从而被贬,因此,雷被心生怨恨,竟是亲自跑到长安,状告刘安谋反。

而此时正与匈奴修生养息的刘彻,则是在主父偃的谏言推恩令促使下,预备削藩,伍被和雷被这一状正好告对了时候,便顺水推舟,下令剥夺刘安的封地。而刘安也不甘束手就擒,仓促之下起兵反叛。

元狩元年(武帝19年),刘彻以刘安谋逆等罪名派兵攻入淮南,一路势如破竹,淮南王府被破,从中搜出大量攻城器械,还有用来行诈而伪造的玉玺金印等物,罪证确凿。刘安兵败,被迫自杀。

刘安兵败自杀只是个开端,因为他并不是一个人在造反,他虽骄傲自负,可也从不认为在刘彻坐稳江山,连胜匈奴的如今,单靠他自己就能谋反成功,他联络了好几位同样心怀反意的诸侯王,预备共同起事,重现汉景帝时的八王之乱。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切都还没来得及开始,就走向了覆灭。

刘安死后,刘彻察觉到谋反之事还有其他几方人马插手,愤怒之余,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只要把这些谋反的诸侯王揪出来,他就可以收回这些诸侯国领地,推行推恩令,把诸侯王的势力一步一步地削弱,让他们再无谋反的妄念与实力。

不久后,与刘安串通谋反的衡山王刘赐等人尽皆暴露,最终都落了个自尽的下场。

而刘彻彻查各地诸侯王的行动并未停止,引得诸侯王心惊胆战,有鬼的人自然瑟瑟发抖,而那些与谋反之事无关的,也生怕刘彻这是要趁机排除异己,看他们谁不顺眼,就要安个谋反的罪名,可他们又不敢有什么反抗的举动,就怕落入刘彻眼里,反而坐实了谋反,那可就真真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而在长安冷眼看着这一切的伊泠玉,却是知道机会来了,她找上了正在教导一双小儿女读书的红尘,问道:“你还记得你的长女细君吗?”

红尘身心剧震,不可置信地瞪大了双眼:“夫人,你的意思是?”

伊泠玉一笑,“刘建自取灭亡,与淮南王刘安密谋造反,现下虽还没有败露,但只要我们在其中插上一手,把负责搜查此事的廷尉张汤的注意力转移到刘建身上,他定然逃脱不掉,到时候,你自然可以趁乱把细君带回来了。”

上一章 灭了匈奴再说 我在西汉攒愿力最新章节 下一章 你愿意放弃一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