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农门枭女:王爷,来抓我
本书标签: 现代  穿越  女强     

第一百一十三章不得已而为之

农门枭女:王爷,来抓我

  固梁王酷爱马球,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太监把戚裴仁直接领到了马球场,固梁王已经换好衣服准备上马,见他过来了,又停了下来。

  戚裴仁行大礼。

  “陛下。”

  四周的人尽数退下,只留下戚裴仁和固梁王在看台上对话。

  “戚爱卿是否觉得,今日在朝堂之上,朕未能同意50万银两赈灾之事,耿耿于怀啊?”

  戚裴仁略感惶恐,这新帝的性情确实让人捉摸不透,疑心重不说,还心机颇深。

  “老臣不敢。”

  “说说,戚云熹在崇西城的进展如何了?”

  戚裴仁如实以告,“据查,崇西城的大盐商黄启元,三代盐商,在城内颇有威望,这些年来,一直利用官盐销售的便利而走私私盐牟取暴利。”

  固梁王摆手,“说重点,这些都知道,不然也不会派你去查了,找到他和京都谁勾结了?”

  戚裴仁再次行了个大礼,“微臣斗胆,已查得蛛丝马迹,此人是朝内的林宰辅。”

  戚裴仁怀疑那人是林世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林世安虽为戚裴仁岳丈,但是却一直和戚王府在朝中分势抗衡,甚至当年戚王府被弹劾通敌国的孟国,也很可能便是林世安所为。

  只是一直找不到证据,这些年来,戚王府迅速消退,林世安在朝中一手遮天,两人也维持着表面的祥和,戚裴仁养精蓄锐,就盼着有朝一日,当年的真相能大白于天下。

  “你怀疑他,可有证据?”

  戚裴仁从怀里拿出了一个账本,这个账本,是曹安在戚云熹的授意下,派人从黄府的账房里复制出来的。

  “这里边,是这些年来黄家的盐在各个码头或官隘被检查时的情况,很多时候出问题,都是林宰辅出面斡旋。”

  固梁王只翻了前面几页,便把账本扔在了地上,生气归生气,却也看到了更为实质的东西。

  “这上面,只能证明黄家贩私,虽林世有出面,也没有任何公函文书,如何能证明这是他在后边捣鬼,可有他收受贿赂的证据?”

  “有,当日,黄启元来京都给林世安送银子和宝物,林世安亲自登船接见,曾把玉佩掉在了船上,被一船工拾得,这便是证据。”

  可是,如今那如此重要的一块玉佩,却伴随着莫荀的失踪而彻底没了踪迹。

  “玉佩至今还未找到吗?”

  “回陛下,正在寻找,不过林世安也在竭力找这块玉佩。”

  固梁王似乎不太想听戚裴仁再说起这些,“你告诉戚云熹,留在崇西城,不是让他在那游山玩水,要有所作为,上次的那批私盐,为什么到现在还没脱手?朝廷不但要挖出像林世安这样的老狐狸,同样也需要银子来稳固江山。”

  戚裴仁一直想找机会,让固梁王收回成命,确实,戚云熹现在的情况,无论如何都不好再把盐光明正大的变回银子再上缴朝廷了啊,要想长期在崇西城稳固下来,有些付出本就在所难免。

  “陛下,老臣有一个不情之请,能否给戚云熹一个实权,让他去处理这批盐,所得经费作为他在崇西城的活动经费?”

  这句话一出,固梁王的脸色直接就变了,“大胆,你戚王府这时要谋反了不成?官盐就是官盐,怎能以官谋私,如此做法,和黄启元又有什么区别?”

  戚裴仁一个寒颤,这皇帝,果然变脸比变天还快。

  “老臣愚钝了,望陛下恕罪。”

  固梁王似乎想到了什么,“就这么定了,你治理奉州城水患一事,不是还差四十万两赈灾款吗?就让戚云熹手里的那批盐变卖了,直接冲抵。”

  戚裴仁顿时叫苦不迭,这不是让他们父子两人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吗,如果戚云熹那的银子不到位,那么势必造成他水患治理不成功。

  可是真要让戚云熹把银子到手了,他那边,怕是在崇西城很难立足了。

  所有的问题都在戚裴仁的脑海里过了一遍,这一刻,稍有不慎,可能便会满盘皆输,伴君如伴虎啊,即使对朝廷忠心耿耿,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没揣摩清楚皇上的圣意,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终究只有搏一把了。

  “皇上圣明,这倒是一个完美之策,只是老臣需要皇上下一道圣旨,方能助戚云熹在崇西城成事,不然万难办到。”

  固梁王见戚裴仁允诺了下来,心下欢喜,看来,别人说戚家军有反骨之事,也是莫须有的罪名,这戚裴仁,对朝廷那是忠心耿耿得很啊。

  从皇宫出来,戚裴仁手里握着皇上的一道圣旨,直接奔戚王府而去,一进王府,他便叫来了心腹之人。

  “记住,快马加鞭,把这封密函务必送到熹儿的手里,然后,让他按我的计划行事,不得有误。”

  自己马上要离开京都,启程去奉州城,不过戚云熹那边的事更为迫在眉睫,尤其是戚云熹已经传来了密函,说东西放在黑虎山寨之中,如今黑虎山寨的谢元彪已经蠢蠢欲动,想要打那批盐的主意,再不处理,恐怕夜长梦多。

  他必须要把所有的安排好了之后,才能启程。

  戚裴仁请皇上下的这道圣旨,是任命他曾经的一个很信任的学生,如今在朝中任上都护的吴迅昌出任钦差大臣,带兵过去,然后以朝廷的名义把这批盐收缴回来。

  为此,他必须要和吴迅昌商谈一些细节问题。

  “你去都护府去一趟,请吴大人过来议事。”

  戚裴仁的亲信刚派出去,这时府内下人来报,说户部尚书林大人来了,现在正在和王妃说话。

  此时的林如海前来,不知是为了何事?看这样子,肯定不是为了和他姐姐林如月来叙旧的,说来说去,定是与今日朝中所议的奉州城赈灾之事有关。

  戚裴仁尤其记得,当年戚王府被人弹劾通敌,命悬一线,是林如海给他通风报信,所以,他至今依然记得那份恩情,这些年来,虽说和岳丈林世安貌合神离,但是对林如海,却从未有过怀疑过。

  直到戚云熹去了崇西城,给他传回来一些关键讯息。

  戚云熹说,崇西城里的势力范围,绝非黄家和京都的宰辅林世安,还有另外一股势力,在其中牵扯羁绊,而且不容小觑。

  这股势力,不知道是谁,但是以马永文为首的那批人,对黄昱,对刺史安宗德都是有恃无恐。

  而且,这股势力能量强大,很多时候,黄家的行动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在所有人中,戚云熹最后提出了非常关键的一个怀疑对象。

  那便是他的舅舅,时任户部尚书的林如海。

  当初戚裴仁不信,林如海上任之后,颇为清廉,从未查到过他私吞库银之事,而且,颇为不喜欢父亲林世安贪婪的行事作风,多次在他面前责备过,说自己的父亲是在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样的林如海,怎么可能会在崇西城放上一股强大的第三股势力?

  可是,戚云熹不断传回来的小事,逐渐证实了这一点,黄家的盐报了失火,尽数被毁,但是紧跟着,马永文便上了一道折子,点名指姓说黄家谎报,刺史安宗德附议。

  就这样一道折子,是被林如海呈上来的,直接把林世安置于被动之中。

  这父子之间的争斗,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其中隐情,让戚裴仁暗自猜测,或许,戚云熹的判断是对的,为此,他不免对林如海多了一份戒备。

  他没主动去找林如海,不过正如他所料,没一会,林如海按捺不住,主动找上门来了。

上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朝中之争 农门枭女:王爷,来抓我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尚书大人林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