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轻松考高分的图像记忆法
本书标签: 校园  学习方法 

3破解兵法三十六计·数字标签法

轻松考高分的图像记忆法

三十六计不仅是兵法运筹帷幄而已,其概念也被广泛运用在商业上。我们常常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但是第一计到底是什么,却很少有人知道。

第一计 瞒天过海

你可以这样想

瞒天过海→瞒+海→馒头+大海

插图解说 1的铅笔插入馒头,漂在大海上。

古兵法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出处

出自传说。相传唐太宗率兵三十万,离开长安远征辽东。大军到达海边,唐太宗举目远眺,沧海茫茫,一望无边,觉得此海难渡,不禁焦急起来。大将薛仁贵见状,心生一计:他请唐太宗进入海边的一座彩色营帐,命文武百官饮酒作乐。一时笙歌四起,美酒飘香。此情此景竟然使唐太宗忘记了忧愁,沉浸在欢乐之中。正在酒酣之际,唐太宗忽闻帐外有波涛汹涌之声,便急忙揭开帐幕向外张望。这才发现自己与三十万大军正在乘船渡海,而且马上就要到达彼岸。原来薛仁贵担心唐太宗因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因为皇帝贵为“天子”,所以叫作“瞒天过海”。(《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

第二计 围魏救赵

你可以这样想

围魏救赵→围→围巾

插图解说 2的形状像白鹅,白鹅的长脖子围着围巾。

古兵法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出处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第三计 借刀杀人

你可以这样想

借刀杀人→借+刀→戒指+刀

插图解说 3的图是山,山上插满了刀子,每把刀子都挂着戒指。

古兵法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出处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韩非子·内储说下》)

第四计 以逸待劳

你可以这样想

以逸待劳→以+劳→蚂蚁+监牢

插图解说 4像帆船,一群蚂蚁坐着帆船偷渡,连帆船一起被关进监牢里。

古兵法原文

困敌之势,不应战﹔损刚益柔。

出处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孙子兵法·军争篇》)

第五计 趁火打劫

你可以这样想

趁火打劫→趁+火→秤+火

插图解说 5的图是屋子,有个秤,正在称一栋着火的屋子。

古兵法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出处

有所谓趁火打劫者,临时之盗也。遇有人家失火,即约一二伴侣,飞奔入内,见物即取,或持之,或负之,或扛之。主人加以呵斥,则曰:将为汝寄顿于吾家也。盖仓卒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也。(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之趁火打劫》)

第六节 声东击西

你可以这样想

声东击西→声+东→花生+冬瓜

插图解说 6的形状像烟斗,花生跟冬瓜正在抽烟斗。

古兵法原文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出处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百战奇略卷之九·声战·第八十一》)

第七计 无中生有

你可以这样想

无中生有→无→蜈蚣

插图解说 7的拐杖上爬满了蜈蚣。

古兵法原文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出处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老子·四十章》)

第八计 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暗→黑暗

插图解说 8是一副墨镜,戴上墨镜看东西都是暗暗的。

古兵法原文

示之以动,乘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异。

出处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主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第九计 隔岸观火

你可以这样想

隔岸观火→隔+火→格子图案+火

插图解说 9的形状像气球,格子图案的热气球正在生火上升。

古兵法原文

阳乘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出处

隔岸观火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唐·乾康《投谒齐己》)

第十计 笑里藏刀

你可以这样想

笑里藏刀→笑+刀

插图解说 10形状像一根棒球棍,当打击者击出全垒打时大家都会笑,这时球棒后面藏着一把刀。

古兵法原文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出处

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要权,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旧唐书·李义府传》)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你可以这样想

李代桃僵→李+桃

插图解说 11是一双筷子,一根筷子插着李子,另一根插着桃子。

古兵法原文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出处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西汉·无名氏《鸡鸣》)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你可以这样想

顺手牵羊→手+羊

插图解说 12是时钟,当时钟走到12点时就会出现灵异现象,伸出一只手来把羊抓走了。

古兵法原文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出处

快心真笙腊,覆手已牵羊。(刘攀《忠肃集·梁宣明二帝陵》)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你可以这样想

打草惊蛇→草+蛇

插图解说 13是巫婆,巫婆拿着扫帚在草丛里打扫,突然跑出了一条蛇。

古兵法原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出处

语或出《祖堂集·七·雪峰和尚》:“雪峰招国。龙云:‘养子代老。’慈云:‘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你可以这样想

借尸还魂→尸+魂→尸体+魂魄

插图解说 14是医师,医师正在解剖一具尸体,魂魄从身体飞出去。

古兵法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出处

吕洞宾云: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骸是小李屠,魂灵是寿,休迷了本来面目。(元·岳伯川《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楔子》)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你可以这样想

调虎离山→虎+山

插图解说 15是鹦鹉,鹦鹉力大无穷,飞到山上将老虎抓走了。

古兵法原文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出处

使不了调虎离山计,当不得将军八面威。(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二上·玉芙蓉(共二)》)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你可以这样想

欲擒故纵→勤+纵→钢琴+粽子

插图解说 16是石榴,石榴跟粽子一起来个四手联弹。

古兵法原文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力气,消其半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出处

将欲歌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你可以这样想

抛砖引玉→砖+玉

插图解说 17是望远镜,拿砖头砸毁望远镜,发现里面藏着一块玉。

古兵法原文

类以诱之,击蒙也。

出处

赵州东院从谂禅师:“赵州东院从谂禅师……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得个童子。”(《景德传灯录·卷十》)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你可以这样想

擒贼擒王→擒+主→琴+王冠

插图解说 18的数字标签图是猫的尾巴,猫摇着大尾巴,戴着王冠在弹钢琴。

古兵法原文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出处

岂不闻擒贼必须先擒王,得虎终须入虎穴。莫使王多贼易成,莫使穴多虎偷活。(张云《老林行》)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你可以这样想

釜底抽薪→釜+薪→斧头+爱心

插图解说 19是救护车,救护车上方转的是一把斧头,里面载着一颗爱心。

古兵法原文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出处

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西汉·刘向《淮南子·精神训》)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你可以这样想

浑水摸鱼→水+鱼

插图解说 20是鹅蛋,白鹅在水里一边游泳下蛋,一边捉鱼。

古兵法原文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出处

“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是鱼,混战之际,择此而取之。(《六韬》)如刘备之得荆州,取西川,皆此计也。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你可以这样想

金蝉脱壳→金蝉+壳

插图解说 21是鳄鱼,鳄鱼嘴上咬着一只金色的蝉,蝉身上的外壳脱了一半。

古兵法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异而止,蛊。

出处

唬得我五魂消,怎提防笑里刀,他待显耀雄豪,乱下风雹,天也!我几时能金蝉脱壳。(元·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你可以这样想

关门捉贼→门+贼

插图解说 22是双人枕头,门打开后发现床上摆着两个枕头,上面睡着一个贼。

古兵法原文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出处

语源无可源考。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你可以这样想

远交近攻→交+攻→香蕉+弓箭

插图解说 23是骆驼,骆驼身上背着香蕉,上面插着一把弓箭。

古兵法原文

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出处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战国策·秦策三》)

第二十四计 假途灭虢

你可以这样想

假途灭虢→假+国→甲虫+国旗

插图解说 24是粮食(吐司),吐司上面插着国旗,有甲虫正在偷吃。

古兵法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吉不信。

出处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实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人自颠,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左传·僖公二年》)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你可以这样想

偷梁换柱→梁+柱

插图解说 25是二胡,梁柱底下挂着一把二胡。

古兵法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出处

殷纣……力能索铁舒钩,抚梁易柱,步捉猛兽,手接飞鸟也。(唐·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讨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你可以这样想

指桑骂槐→指+桑→脚趾+桑树

插图解说 26是溜冰鞋,溜冰鞋露出脚趾,长出了一棵桑树。

古兵法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出处

他每日那边指桑骂槐,百般称快。(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你可以这样想

假痴不癫→痴+不颠→吃布丁

插图解说 27是恶妻,恶妻正在吃布丁。

古兵法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出处

……自古诡道。存之则余诡不复增矣,废之则使贪使愚之术从何而使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

第二十八计 上楼去梯

你可以这样想

上楼去梯→上楼+去梯

插图解说 28是恶霸,恶霸走上楼,然后将梯子拿走。

古兵法原文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过毒,位不当也。

出处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孙子兵法·九地篇》)

第二十九 计虚张声势

你可以这样想

虚张声势→虚→胡须

插图解说 29是恶狗,恶狗胡须外张,张开大嘴猛吠。

古兵法原文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出处

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你可以这样想

反客为主→反+主→颠倒+十字架

插图解说 30是山石,一颗大石头上面插着一支颠倒的十字架。

古兵法原文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出处

臣较量主客之势,则有变客为主,变主为客之术。(《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你可以这样想

美人计→美人

插图解说 31是冰激凌,美人在吃冰激凌。

古兵法原文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出处

晋献公伐虞、虢,乃遗之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女乐二八,以荣其意,而乱其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你可以这样想

空城计→空城

插图解说 32是嫦娥,嫦娥从城墙上飞走了,变成了一座空城。

古兵法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出处

语源无可源考。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你可以这样想

反间计→反+间→反过来+箭

插图解说 33是扇子,扇子一反过来就射出箭。

古兵法原文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出处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孙子兵法·用间篇》)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你可以这样想

苦肉计→肉

插图解说 34是沙司,煮肉之前先泡在沙司里,这样最好吃。

古兵法原文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出处

不用苦肉计,何能瞒过曹操?今必令黄公覆去诈降,却教蔡中、蔡和报知其事矣。(《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你可以这样想

连环计→连环

插图解说 35是珊瑚,珊瑚上面挂着连在一起的环。

古兵法原文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出处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法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一计攻破,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历代名将用兵方略·宋》)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策

古兵法原文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出处

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孙子兵法·虚实篇》)

这一计就不必再背了,大家早就朗朗上口,没有必要特别想象山鹿在走路的画面来帮助记忆了。所以记忆技巧是用来记住我们还不熟悉,却想要永久记住的事情。

现在,请在脑中回忆画面,然后将三十六计全数填入下方字段中。先想数字的图卡,然后再想图卡发生了什么变化。

上一章 2破解数学公式 谐音法和曼陀罗法 轻松考高分的图像记忆法最新章节 下一章 4破解历史大事件·谐音法加数字标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