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轻松考高分的图像记忆法
本书标签: 校园  学习方法 

第8章 破解难记的诗词、数学公式、历史事件

轻松考高分的图像记忆法

1破解诗词·谐

音法+曼陀罗法+索引法

中国人强调以“吟诗作对”的方式,刺激对生活周遭的观察与体验,进而增加自己的涵养。因此有一句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第一次在语文课本上读到《天净沙·秋思》时,虽然年幼尚无法完全体会作者的心情,但已经被那种辽阔孤凄的场景所震慑,因为中国的诗词绝大多数是以图像的方式呈现。这首词相信大家以前都背过,现在请你将它默写出来。

每次在课堂上,当我问到这首作品时,前面几句大家都念得很大声,后面的句子,不是漏掉就是念得心虚、不确定。如果上面的空白你无法填完,请改填下面的版本。

即使这首小令很短,本身又充满了图像,但是图像间彼此并没有正确地被联结,因此我们依然会漏掉一些句子。现在请你跟着引导,用更可靠的图像+联结方式,来记住下面的诗。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看到文字,就依照以下记忆文字的方式做。

1.熟读

先将这首诗念两遍,理解意思。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在南山下种豆子

草盛豆苗稀→草长得很茂盛,但是长出来的豆苗却很稀疏

晨兴理荒秽→早上起来就去整理照顾豆苗,清除不要的杂草和石头

带月荷锄归→到了月亮出来时,才肩扛锄头回家

道狭草木长→山上道路狭小,路旁杂草和树木都长得很高

夕露沾我衣→傍晚花草树木上的露水都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沾不足惜→衣服沾湿弄脏了,我并不在意也不觉得可惜

但使愿无违→只希望我的愿望可以达成

上面的解释只是诗表面的解释,实际上则是借着种豆,讽刺当时朝廷中奸臣小人比正直贤人还多的情形。陶渊明希望匡正风气的愿望可以顺利达成,并不在乎自己牺牲多少,这些自我牺牲在他看来都是小事一件。相信这首诗词会让认真工作、生活的人感同身受。

2.找关键词

挑选出每一句中足以提示、回忆起整句话的字或词。

归园田居→归

陶渊明→陶

种豆南山下→种豆、山

草盛豆苗稀→草

晨兴理荒秽→晨

带月荷锄归→月

道狭草木长→道

夕露沾我衣→夕

衣沾不足惜→衣

但使愿无违→但

句本身如果念得熟练,自然能以更少的关键词来代替原本的句子。像第一句话“种豆南山下”可以选择“种豆”跟“山”,也可以更精简只选“豆”一个字,来代表其他五个字。基本上每一句话只有五个字,如果我们的选择超过了一半的字数,就表示熟读工作做得还不够。

3.转图像

将关键词或字通过谐音法、曼陀罗法转换成图像。如果字词本身已经是图像,当然就不必再转换啰!

你可以这样想:

归园田居→归→乌龟

陶渊明→陶→桃子

种豆南山下→黄豆

草盛豆苗稀→草

晨兴理荒秽→晨→城墙

带月荷锄归→月

道狭草木长→道→稻米

夕露沾我衣→夕→夕阳

衣沾不足惜→衣→衣服

但使愿无违→但→蛋

4.看图还原

请单独看转化出来的图像是不是能让我们联想回原本的文字,如果不行,那么这个图像就不能使用。例如,看到“包子”,如果只想到好吃,而不会联想到“包青天”,这个图像就不可使用。

5.联结

诗词记忆不需记住第几句是什么,所以不用栓钉法,而且如果记住一个句子就要用掉一根钉子,这就不是一个经济有效率的做法。至于串联法或故事联想法则都可以使用。

虽然这里不用栓钉法,但我要引入一个总挂钩的概念,之前我们提过栓钉是用固定好的钉子来当挂钩,让我们在上面挂东西,每一个对象都有固定的位置,以便日后搜寻时能够有所依循。之前提到的挂钩都是有形的,像是运用自己的身体部位(身体栓钉法)或汽车部位(汽车位置法),有形的挂钩是有限的,现在我们要自己创造出无形的挂钩。这个无形的总挂钩就是这首《归园田居·其三》所转出来的图像——“乌龟”。所以日后当别人提到“归园田居”这四个字时,我们就回想主角“乌龟”做了什么事,然后整首诗就回忆出来了。

故事如下:“乌龟”早上吃了一个“桃子”,上厕所拉出了“黄豆”,黄豆长出了“草”,于是乌龟爬上“城墙”将草送给了“月亮”,月亮回送给乌龟一包“稻米”,乌龟背着稻米一直走到隔天“夕阳”出现时,才发现自己的“衣服”里不断地掉出很多“蛋”。

依序记住了10样物品,现在就可以将这首《归园田居·其三》还原出来。

我们再举几个例子: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你可以这样想 这首诗相当好记,因为关键词已经是图像了。

渔歌子 张志和→鱼长满了痣

西塞山前白鹭飞→西瓜、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树

青箬笠→青色的斗笠

绿蓑衣→绿色的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细雨

插图解说

一条长满痣的鱼跟西瓜一起去爬山,看到桃花树下有一个人戴着青色的斗笠,身穿绿色的蓑衣,天上下着斜风细雨也不怕。

饮湖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你可以这样想:

饮湖上初晴后雨→蚯蚓、湖

苏轼→书

水光潋滟晴方好→水

山色空蒙雨亦奇→山

欲把西湖比西子→鱼

淡妆浓抹总相宜→蛋

插图解说

蚯蚓在湖中看书,书上画着水从山上流下来,有一条鱼在里面边游边下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你可以这样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蚊子

杜甫→豆腐

剑外忽传收蓟北→剑

初闻涕泪满衣裳→醋瓶子

却看妻子愁何在→麻雀

漫卷诗书喜欲狂→馒头

白日放歌须纵酒→白色太阳

青春作伴好还乡→青草

即从巴峡穿巫峡→鸡

便下襄阳向洛阳→大便

插图解说

蚊子叮了一个军人,他的头顶着豆腐,手拿着剑刺进醋瓶子中,飞出一只麻雀,撞上一个大馒头,馒头上面有个白色的太阳,地上长着很多草,草中间躲着一只小鸡,正在拉大便。

上一章 小叮咛 轻松考高分的图像记忆法最新章节 下一章 2破解数学公式 谐音法和曼陀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