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玛丽苏研究所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hp  反玛丽苏     

14.书的力量

玛丽苏研究所

〖笔记13:信件是传递信息最不安全的方式之一。〗

  “克若宁,如果我是你,就不会愚蠢到用羊皮纸叠成的东西熬魔药。拉文克劳因为你的愚蠢和屡教不改扣掉30分。”

  经历一波赫奇帕奇同情的目光和拉文克劳怨怼的目光的洗礼后,我在斯内普讥讽声中熬到下课。

  “这回总算是‘正常情况’了。”克若西拿小刀戳了戳炸掉的纸坩埚,“上次课烧穿底一点也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定律。”

  我愤怒地从她手中夺回原本属于我的坩埚,道:“还不是你把我的坩埚拿走了!”

  克若西毫无心理负担地表示:“谁叫你把我的坩埚扣到‘不祥’头上。而且只要技术到位,理论上是可以用纸锅熬制魔药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往后再怎么加热也不会升温,还会持续吸热,火焰的温度全被水吸去。纸的着火点,好像是119℃,高于水的沸点。故而水烧干前纸锅是绝不会着的。”

  我强烈抗议她在魔法世界奖麻瓜物理的行为。等我把东西放回,便第五次跑到禁林里找“不祥”。“不祥”就是上星期靠过来的巨型黑犬。克若西买课本时曾在一本占卜书的封皮上看到不祥的象征,这象征又与黑犬相似。于是朋友们称他为“不祥”,我则给他起各种外号。

  “Black”源于他一身黑的外形,从中又衍生出“DLB①”,也就是“Dear Little Black”。我不能保证这一称呼没有受《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的影响。

  但我叫的最多的,是“D哥②”。

  “D哥”,又叫“狗哥”,是我所见过的最通人性的动物。在我与他围绕坩埚展开的斗争中,他总能神助般识破我的阴谋。我,动物界中高等的灵长类,灵长类中高等的人类,人类中——用纯血主义者的说法——高等的巫师群体,巫师群体中比一年级更高等的二年级,二年级中较高等的“好学生”,索拉·克若宁,竟奈何不了一只属于低级犬科的大黑狗?

  在明白赢不了的事实后,我立即对D哥产生一种友谊,这种友谊极其类似黑社会小混混被神人暴打一顿后跪地认老大的迷之感情。

  “D哥,把坩埚还我呗!”

  D哥甩甩尾巴,我立刻通晓他的意思,“规矩我懂,我会带饭给你。现在可以进行除跳蚤的终极阶段,你马上就可以摆脱最后一波跳蚤了。——这些做完我才拿回坩埚。”

  D哥象征性地摇摇尾巴,我便带他到黑湖边,拿出各种洗发水和沐浴露,开展为期两小时的除跳蚤终极疗程。

  

  “所以这就是你重新拿回我坩埚的过程?”

  “没错!”

  “你还是拿着我的吧,我用你的就行。”

  “How come?”

  “我怕你把它用作D的浴缸。”

  “啊这!”

  我们用传看的方法来阅读这次记录,人手一本《基督山伯爵》③。我们一人一段大声朗诵,掩护其中一名正在默读记录的同伴。自然,有人对这种“法国文学”表示不满④,我的回复则是“现在去本部找一本和它一般厚的已经来不及了,而且这又不是法语原文,是英文译本”。奇异的是,我几乎回回都读到卡德鲁斯相关段落。不久,记录从桑妮那传来,我就结束了“卡德鲁斯循环”。

  【之后,我与赫尔加、罗伊纳、高锥克结交,我们打算一同办一所魔法学校。但在这之前,我们决定出海闯荡一番来证明自己高强的魔力。】

  这怎么可能!史书上记的四位创始人是没有出过海的!

  【现在想来,恐怕这念头也是“玛丽苏”强加给我们的。】句后有克若西的脚注:此句的执笔者用笔力度强,字较大,没写花体,推测为格兰芬多所写。

  【一路向西的旅程中,我们确实磨练自己的魔法和体质,增长不少神奇动物的知识。我们还遇到过很多回野人,他们文明程度很低,多将我们奉为神明。】

  【其中有个例外,是个叫“歌”的国度。】

  歌?我的眉毛立即拧起来,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在十世纪有个国度叫“歌”。从大西洋往西会先到美洲,再到亚洲,然后是非洲,最后又是欧洲。印第安人在美国独立后还是一个个部落,非洲和大洋洲也没有能和十世纪欧洲差不多的文明社会。只有亚洲的中国,但那也没有“歌”,而是一个打到欧洲来的成吉思汗王朝。

  【该国度的人面部扁平,服饰与欧洲的大不相同,我们自然引出些骚乱来。此时,就出现一个自称“跳舞的月亮”的人用魔法帮助我们脱困,并以向导的身份带我们玩转“歌”国。】

  克若西的标注再一次出现:后面是一种不同于格兰芬多、赫奇帕奇、斯莱特林的笔迹,应该为拉文克劳所写。

  【起初,我们与向导的关系极好,但在高锥克表示“我要以金色和红色作为我的学院代表色,因为这是‘歌’国的颜色”的时候,赫尔加和我便有些惊异。我们从前讨论过建校招生的事,也议定“划院而教”,更是已经确定了各院的代表色。】

  克若西又注:接赫奇帕奇体。

  【但惊异仅仅只是惊异,觉得不对劲是在萨拉查也表示要用银和绿做代表色的因为它们是向导的代表色的时候。罗伊纳计算了一下,得出萨拉查和高锥克之间的争吵频率突增的结论。由半年大吵一次到三天大吵一次,由时时打趣式拌嘴变为时时讽刺式拌嘴。原来也常居中调停的罗伊纳开始和向导“看戏”。】

  翻译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我把它递给科林,回到朗读的行列,还是多次读到和卡特鲁斯有关的内容。

  没多久,科林岩阅读完毕。我们就作出要讨论《基督山伯爵》的样子,讨论这回的记录。

  “克若西,你真该去写写小说!在大高潮突然停下简直把人的胃口吊到极致!”

  “但它又不是小说,而且这些信息够我们苦思冥想一个下午了。”我极度怀疑克若西在为自己开脱,却找不到证据。于是,我只能顺着她的意思开展讨论:“首先我们能得出,最先全球航行的不是麦哲伦而是四巨头。”

  突然地,我听见一声尖利的鸣叫。抬头,一只健壮的白雕正和一只棕黄色的猫头鹰搏斗,兴许是在争夺猎物罢!

  朋友们的注意力全被上方的争斗吸引走了,一点都没留下来。

  “伙计们!注意正事!正事!”

  “这就是动物世界呀!”克若西赞叹地叫着,“桑妮!把你的歌剧望远镜给我!”

  “it's impossible!”桑妮举着她从不离身却一直没有拿出来用过的歌剧望远镜,敏捷地躲过克若西的伸手。拍照的“咔咔”声不绝于耳。我才意识到,科林,有过当街要签名照、狗仔式追哈利·波特的“光辉背景”。现在他将这份狂热放到抓拍动物上,如果不突发什么变故或出现一个哈利·波特,可能他是不会停下的。唯一能给我点安慰的就是D哥也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他们仨。

  他们激动而又小心地叫着,唯恐把逐渐往地面靠近的战场吓到别处去。又是很突然地,在那对鸟儿的高度低于某一点时,桑妮惊呼起来:“伙计们!它们不是在相互抢夺猎物,那白雕是在——截信哪!”

  一瞬间,另外两人就一下子特别聪明而且富有先见之明。

  科林拍照的频率提高好多倍,积极响应桑妮的惊呼:“哦!是的!可不是吗!不然我干嘛要拍这动物世界啊!如此平常的事物,有什么值得拍的!我是在——留下证据啊!!!”

  克若西也熟练地吐出几串数据来:“从头到脚约60 cm,翼展约1.5m,棕黄色,这是罗尔夫·斯卡曼德的猫头鹰。从头到脚约1m,单翅展开约2.9m,白色的雕,这是A.W.的。”

  “也就是说——!”桑妮倒抽一口气,“这是阴谋,是案发现场!”

  对于面前这出没有任何对台词的戏,我再次和D哥对视,从他的眼里又看到他的鄙夷,以及他眼里的我的倒影的眼睛中的鄙夷。我们在互相欣赏对方的鄙夷的同时,三位好演员已乱成一团,实施着各种未成功的挽救猫头鹰的方法。

  “索拉!来搭把手啊!”他们开始召唤我。

  猫头鹰的一只翅膀已经受伤。它逐渐下降,白雕跟着往下,就这它们离地至少有50来米——也无怪他们帮不到猫头鹰。趁它们下落的空档,我不紧不慢地解开校服领带,把它变成一根长绳子,牢牢地捆住《基督山伯爵》,手抓绳子的另一端,把书提起来。由于拉文克劳服饰自由,我省去脱下妨碍行动的巫师袍的过程。此时二鸟离地有20来米。

  我开始幻想自己是某位女校长。

  那位校长——我,开始把阿曼达·思里普——书,在头顶上旋转,越转越快。这时候该女校长因为旋转的女孩的重量而身体向后,内行地用她的脚趾——我用的是前脚掌——作为轴心把身子转了又转。在她头顶上飞快旋转的阿曼达·思里普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模糊的点。忽然之间,女校长很响地哼哼——也就是大喝——一声,扔出辫子——即绳子。阿曼达——也就是书——顿时高高地飞到空中去,呈现长长的美妙抛物线。

  这美妙的抛物线与白雕抓住猫头鹰后向上飞的美妙上飞线相交,那焦点离地不足四米半。

  两件更加美妙的事也因此相伴而生。

  美妙的两个动点——鸟和书——沿着两条美妙的线美妙地相遇在美妙的交点上。书碰巧美妙地侧压到鸟上,将它带离上飞线,一路沿抛物线远去。

  “扔得好,先生!”科林叫道。

  桑妮呆住了,喃喃念出女校长那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名字:“特朗奇布尔⑤小姐……”

  “考虑到我这是第一次尝试,成绩还不算坏。”我模仿特朗奇布尔的语言和动作,拍掉手上不存在的灰,“实在不算坏。”我招呼朋友们去寻“战利品”。

  走过去,看到地上只有猫头鹰和书,我才想到扔的时候“黑光”自发地涌到书上去了。想必白雕也是A.W.变出来的,被黑光“吃掉”了。现在黑光再次回到我身上,还比原来强悍不少。

  我解开绳子:“这就是书的力量和芳香啊!”我打开书,狠狠地吸一口纸的气息。

  克若西大概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一定是事先作了准备,才会一下打落白雕。”

  “你不是挺排斥‘法国文学’的吗?怎么能化用《悲惨世界》⑥第二部:珂赛特、第二卷:战船‘俄里翁号’、第三章的标题呢?”

  克若西干笑几声。

  “来吧,让我们把猫头鹰和它送的东西交给斯卡曼德。A.W.搞这么一出,说明罗尔夫肯定发现什么秘密,他一定会成为我们组织可靠的成员。”

  还没等我抱起猫头鹰,就听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从禁林中冲过来:“你们对我的猫头鹰干了什么?!!!”

  雪上加霜的是,科林面色发青地小声说:“索拉……我今天……忘记往相机里放胶卷了……”

  完了,这下可空口无凭。

  我特别想再度化身为扔“链球”的特朗奇布尔,特别想。

  

注:

①DLB:原为“DLF”,即“Dear Little Friend”,是《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中孩子们给小矮人杜鲁普金起的外号,索拉将“Friend”改为“Black”,就成了“DLB”。

②D哥:此处是Boss D,即“D老大”,个人感觉“D哥”一称既能体现“老大”又更简洁。

③《基督山伯爵》:19世纪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作品,译林出版社的译本上下册厚度共8cm左右,英文译本应该更厚。

④排斥“法国文学”:英法之间历史上关系微妙,英国人聊天时经常“迫害”美国人和法国人。

⑤特朗奇布尔: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所著的儿童文学《玛蒂尔达》中的角色,曾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因阿曼达·思里普梳辫子而把她像扔链球一样扔出去。作者在英国知名度应该很高,读者选票战胜过J.K.R.。本文时间在1993年,而罗尔德·达尔已经在1990年去世。

⑥《悲惨世界》: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原标题为“一定是事先作了准备,才会一锤敲断脚镣”。

上一章 13.狗和野炊 玛丽苏研究所最新章节 下一章 15.弱点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