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德云社曲本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太平歌词  德云社     

打龙袍

德云社曲本

(宋仁宗上,太监上。)

宋仁宗(引子)凤阁龙楼,万古千秋。

(王延龄上。)

王延龄(白)臣,王延龄见驾,吾皇万岁!

宋仁宗(白)平身。

王延龄(白)万万岁!

宋仁宗(念)平顶冠上九龙头,太阳一出照九洲。蓝田玉带朝北斗,万国衣冠拜冕旒。

(白)寡人,大宋天子赵祯。自登基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唯有陈州干旱三载,孤命包拯前去放粮,未见回朝交旨。王卿,

王延龄(白)万岁!

宋仁宗(白)有本早奏,无本退班。

王延龄(白)臣启万岁:今有包拯放粮回朝,已在午门候旨。

宋仁宗(白)卿家替孤传旨,宣包拯上殿。

王延龄(白)领旨!

万岁有旨:包拯上殿。

包拯(内白)领旨!

(包拯上。)

包拯(西皮流水板)忽听万岁宣包拯,

陈州来了放粮臣。

撩袍端带了我就上龙廷。

(西皮摇板)品级台前臣见君。

(白)臣包拯见驾,愿吾皇万岁!

宋仁宗(白)平身。

包拯(白)万万岁!

宋仁宗(白)包卿,

包拯(白)臣。

宋仁宗(白)将陈州放粮之事一一奏与朕知。

包拯(白)修下本章,我主龙目御览。

宋仁宗(白)呈上龙书案。

太监(白)啊!

宋仁宗(白)唔呼呀,真乃卿家之功也!内侍,命光禄寺大摆筵宴,与包卿贺功。

包拯(白)且慢。

宋仁宗(白)为何拦阻?

包拯(白)臣在午门以外设摆花灯大会,请我主龙驾观灯。

宋仁宗(白)卿家先行,寡人御驾随后。

包拯(白)臣领旨!

(西皮流水板)万岁爷准了为臣本,

也免得国太受苦情。

午门巧摆花灯彩,

(西皮摇板)暗地里打动了有道的君。

宋仁宗(西皮摇板)内侍摆驾下龙廷,

午门以外观花灯。

(众人同下。)

【第二场】

(灯官上。)

灯官(白)嗯哼!

(念)君乐臣乐民安乐,五谷丰登大有年。

(白)我乃灯官是也,奉包相之命巧扮花灯,俱已齐备,在此侍候。

包拯(内白)摆驾!

(太监、宋仁宗、包拯、王延龄同上。)

灯官(白)万岁!

包拯(白)灯官,将灯名报上来。

灯官(白)遵命!

(数板)尊万岁在上听,细听我灯官报花灯:

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三羊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捉魁灯,六国封相灯,七子八婿灯,八仙过海灯,九子十成灯,十面埋伏灯。这些个灯,那些个灯,往后瞧又一层,吕布戏貂蝉,大闹凤仪亭。瞧罢了一篇又一篇,昭君打马和北番。不好了,不妙了,天雷打死张继保。

宋仁宗(白)来!

众人(白)有。

宋仁宗(白)将扮灯人拿下!

包拯(白)且慢!

宋仁宗(白)为何拦阻?

包拯(白)为何将扮灯人拿下?

宋仁宗(白)这样不忠不孝之灯,要它何用?

包拯(白)慢说不忠不孝之灯,就是不忠不孝之人臣朝现有。

宋仁宗(白)当殿奏来,寡人将他治罪。

包拯(白)若论不孝,就是万岁!

宋仁宗(白)唗!

(西皮摇板)内臣摆驾回龙廷。

(宋仁宗下。)

王延龄(西皮摇板)回头埋怨小包文。

有本就该当殿奏,

不该午门藐视君。

包拯(白)恩师!

(西皮流水板)老恩师不必胆怕惊,

学生言来听分明:

既做忠臣不怕死,

怕死焉能奉当今!

(包拯、王延龄同下。)

【第三场】

(四太监、宋仁宗同上。)

宋仁宗(西皮流水板)适才午门观花灯,

竟出不忠不孝的人。

借题发挥实可恨,

()看来有意藐视君。

怒气不息金殿进。

(西皮摇板)快快宣上王延龄。

(王延龄上。)

王延龄(白)臣启万岁,包拯拿到。

宋仁宗(白)押上殿来!

王延龄(白)押上殿来!

众人(白)啊!

(四太监同上,包拯上。)

包拯(西皮快板)忽听万岁押包拯,

午门来了惹祸人。

放心大胆我把龙廷进。

(西皮摇板)问我一言答一声。

宋仁宗(西皮快板)开言便把包拯问:

为何午门藐视君?

包拯(白)万岁!

(西皮快板)在陈州放粮转回京,

赵州桥下遇冤情。

口口声声龙国太,

倒把为臣吃一惊。

放着亲娘子不认,

外国闻知了你是无道的君。

宋仁宗(西皮快板)包拯得了疯魔症,

敢在金殿你乱胡云。

包拯(白)万岁!

(西皮快板)休道臣得下疯魔的病,

国太的言词记在心。

千言万语主不信,

景阳宫问一问那二十年前的老陈琳。

宋仁宗(白)押下殿去!

众人(白)啊!

(四太监押包拯同下。)

宋仁宗(白)内侍。

众人(白)有!

宋仁宗(白)金牌宣,银牌诏,宣亚父陈琳上殿。

内侍(白)万岁有旨:亚父陈琳上殿呐!

陈琳(内白)领旨!

(内西皮导板)金牌宣来银牌诏定,

(陈琳上。)

陈琳(西皮流水板)景阳宫来了老陈琳。

听说是正宫国母有音信,

那时节我老陈琳上金殿,把本一本一本往上升。

是与不是龙廷进。

(西皮摇板)品级台前见当今。

(白)臣,奴婢陈琳见驾,愿吾皇万岁!

宋仁宗(白)亚父平身!

陈琳(白)万万岁!

宋仁宗(白)赐坐!

陈琳(白)谢座。二十余载未曾宣召奴婢,今日宣召奴婢,不知有何国事议论?

宋仁宗(白)寡人有一事不明,要在亚父台前领教。

陈琳(白)有何事不明,何言“领教”二字?

宋仁宗(白)寡人是哪宫所生,何宫所养?

陈琳(白)我主乃是李后所生,狄娘娘抚养。

宋仁宗(白)奏来!

陈琳(白)容奏:只因癸未年间,李后身怀六甲,宫中有一刘妃,她与内侍郭槐乃是姑表之亲,在老王驾前讨下收生代劳旨意。是日临盆,她用金丝狸猫剥去皮尾,抵换我主龙体,道李后产生妖怪。老王大怒,推出午门以外就要斩首,多亏满朝文武保奏,将李后打入冷宫。那奸妃一计不成又生二计,道李后冷宫不清。约定八月十五火焚冷宫。不知李后生死存亡。算来也有二十余载,为何今日问起奴婢来了?

宋仁宗(白)今有包拯还朝,言道国太都还在。

陈琳(白)既是国太都还在,当年老王游逛御花园,赐她黄绫诗帕,上面有寇准的诗句为证。

宋仁宗(白)卿家可曾全记?

陈琳(白)奴婢全记。

宋仁宗(白)奏来。

陈琳(白)容奏:

(念)春风得意花千里,秋月阳晖桂一枝。天降紫薇接宋后,一对行龙并雌雄。

(白)包拯既然还朝,不在金殿奉君,万岁差他哪里公干去了?

宋仁宗(白)只因他在午门巧扮花灯,藐视寡人,将他问斩!

陈琳(白)万岁呀!

(西皮摇板)万岁要斩将奴婢斩,

快快赦回小包拯。

宋仁宗(白)将包拯赦回。

包拯(西皮摇板)百尺高竿得活命,

鬼门关前又复生。

(白)谢万岁不斩之恩。

宋仁宗(白)包卿,

包拯(白)臣。

宋仁宗(白)你道国太都还在,有何为证?

包拯(白)黄绫诗帕为证,我主龙目御览。

宋仁宗(白)呈上来:

(念)春风得意花千里,秋月阳晖桂一枝。天降紫薇接宋后,一对行龙并雌雄。

陈琳(白)万岁,着!着!着!

(西皮摇板)不是奴婢记得准,

险些斩了包爱卿。

宋仁宗(西皮摇板)忙将亚父来搀定,

拜你如同拜先人。

太监(内白)启万岁,刘娘娘自尽,郭槐拿到。

宋仁宗(白)押上殿来!

太监(内白)押上殿来!

(郭槐上。)

陈琳(白)呵!这一朝的奸党啊!

宋仁宗(白)唗!胆大郭槐,见了寡人为何不跪?

郭槐(白)托孤之臣岂肯跪你。

宋仁宗(白)推出斩了!

郭槐(白)住了!三朝元老,斩我不得!

宋仁宗(白)将他碎尸万段!

郭槐(白)这倒干脆!

包拯(白)押了下去!

(郭槐下。)

宋仁宗(白)包卿,怎样迎接国太还朝?

包拯(白)准备龙车凤辇,迎接国太还宫。

宋仁宗(白)好,摆驾!

包拯(白)摆驾!

(众人同下。)

【第四场】

李后(内西皮导板)龙车凤辇进皇城,

(4大铛、四太监、宋仁宗、李后同上。)

李后(西皮三眼)御街上来了我讨饭人。

眼不明观不见花花美景,

看不见汴梁城文武公卿。

叫皇儿搀为娘忙下车轮,

众人(同白)迎接国太!

李后(白)平身!

众人(同白)谢国太!

李后(西皮原板)耳边厢又听得接驾声音。

王延龄(白)臣王延龄见驾,国太千岁!

李后(白)平身!

王延龄(白)千千岁!

李后(西皮原板)王延龄在我朝忠心秉正,

陈琳(白)奴婢陈琳见驾,国太千岁!

李后(白)平身!

陈琳(白)千岁!

李后(西皮原板)老陈琳是哀家救命的恩人。

包拯(白)臣,包拯见驾,愿国太千岁!

李后(白)平身!

包拯(白)千千岁!

李后(西皮原板)好1个忠良,

(西皮流水板)小包拯,

你为哀家巧扮花灯。

待等大事安排定,

保你的官职往上升。

宋仁宗(白)包卿,

包拯(白)臣。

宋仁宗(白)我母后还朝,双目不明如何是好?

包拯(白)就在此处,设摆香案,哀求上苍,倘若天赐光明,也未可知。

宋仁宗(白)好,香案侍候!

包拯(白)香案侍候!

宋仁宗(白)大宋天子赵祯,只因我母后还朝,双目不明,望求上苍重赐光明乎!母后睁睛!

李后(白)皇儿!

宋仁宗(白)母后!

李后(白)众卿!

众人(同白)国太!

李后(白)啊……

众人(笑)哈……

宋仁宗(白)儿臣见驾,愿母后千岁!

李后(白)咳!我把你这无道的昏君!

(西皮流水板)一见皇儿跪埃尘,

开言大骂无道的君。

二十年前娘有孕,

刘妃、郭槐他起下狠毒心。

金丝狸猫皮尾来剥定,

他道说为娘我产生妖精。

老王爷一见怒气生,

将为娘我推出了那午门以外问斩刑。

多亏了满朝文武来保本,

将为娘我打至在那寒宫冷院不能够去见君。

一计不成二计生,

约定了八月十五火焚冷宫廷。

多亏了神圣来显身,

将为娘我救至在那破瓦寒窑把身存。

多亏了陈州放粮小包拯,

天齐庙内把冤伸。

包拯回朝奏一本,

儿就该准备下那龙车凤辇1步1步迎接为娘进了皇城。

不但不准忠良本,

反把包拯上绑绳。

若不是老陈琳他记得准,

险些儿你错斩了那驾海金梁、擎天柱一根。

我越思越想心头恨,

不由得哀家动无名。

内侍看过紫金棍,

(白)包拯,

包拯(白)臣。

李后(西皮摇板)替哀家拷打无道君。

包拯(白)领旨!

(西皮快板)在金殿领了国太命,

背转身来自思忖:

自从那盘古到如今,

哪有个臣子敢打圣明君?

万岁龙袍忙脱定,

(西皮摇板)俺包拯打龙袍犹如臣打君。

李后(白)好哇!

(西皮流水板)好1个聪明小包拯,

打龙袍如同臣打君。

包拯近前听封赠:

包拯(白)臣。

李后(西皮流水板)我封你太子太保在朝门。

内侍看过金铛翅,

内侍(白)啊。

李后(西皮流水板)再赐你尚方剑一根。

三宫六院你管定,

满朝文武任你行。

倘若是皇儿不从命,

宋仁宗(白)母后开恩。

李后(白)也罢!

(西皮摇板)画影图形也要充军。

包拯(白)谢国太!

(西皮导板)叩罢头来谢罢恩,

(西皮快板)龙国太待我的好恩情。

金殿赐我金铛翅,

还有尚方剑一根。

三宫六院我管定,

压定了那满朝文武、大小官员哪1个不遵,我照剑施行。

李后(白)皇儿!

宋仁宗(白)母后!

李后(白)母后还朝,光禄寺大摆筵宴与众卿贺功。

众人(同白)朝事已毕,请驾还宫!

上一章 四郎探母 德云社曲本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