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游戏同人小说 > 龙雏同人之羲和本传
本书标签: 游戏同人 

卷三 琼杀宴 下册

龙雏同人之羲和本传

此话一出,全府肃然。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站在他们面前的不是什么好拿捏的六姐儿,也不是孤陋寡闻的乡野女子,站在这里的是朝中的昭阳郡主,护国公主的独生女儿,有着她一样的脾气秉性。

回府之后自是被爹娘好好训了一顿,这也是我该得的。这样一举无疑让父亲与羲府的关系更为紧张。

这几天被罚起大早去阁楼背书,每每看着一箱箱的财宝被用马车拉着送往羲府做赔罪我就为父母觉得不值。但是,如果不这样做,怎能引来陛下呢?

父亲母亲最不爱名利,从小也时常教导我要以存天下黎民于心,莫负皇恩。可是如今这般际遇单是同母亲说的一样与世无争是求不得翻身的,祖母既然不想让我们上她家的宗祠,羲和定要为母分忧。

在闺阁中筹谋一晌,听得燕雀里孩童多传童谣,范围甚广。顿生一妙计,拟好“微风拂细雨,草木长萋萋。护国巾帼归,河清海安宁”命娇杏散播于小巷街口。

过几日亲身去查看,果然是流传于大街小巷。母亲归来的事,黎民百姓皆有听闻。当年是她救百姓于水火,如今也是百姓再助她的时候了。

后遭又闻太后娘娘有让我入宫一叙的意思。上次随父母一同入宫果然是乘了太后娘娘的意,如此便是最好的了。果真,消息放出去后不过两日宫里的嬷嬷就来宣读懿旨。

我跪于父母之后听旨,神情乖巧,着装也端庄的很,这惯是太后娘娘喜欢的样子。想来是母亲的歌谣传到了太后娘娘耳朵里,想让我入宫跟她讲讲护国公主当年的英勇往事呢。

我入宫之事想来陛下也有听闻,聆安公公曾打听过我,许是陛下的意思吧。也难说是聆安公公自己的意思,毕竟打听小姐这事,他应该……很熟练。

倒也无妨,如果能承恩入宫,我不会妒陛下后宫姹紫嫣红,嫔御千万。我只是,有需要保护的人罢了。

听亲熟的堂姐妹们说,每次有小姐入寿康宫,陛下总是先知道的。如此也能大半猜到,陛下和聆安公公如今也许是在议论我了。

这,就是我的目的。但这是是第一步,这场棋,只为他。

我的与官家小姐不同,我的所谓“有意思”,便是制胜的最好武器。

收拾了行装,便带着太后娘娘的手令坐一顶小轿前往宫门。

今日穿的是一袭米黄色对襟小衫,上面有着几个吉祥如意的扣子。外罩烟笼巫山短褂,下面衬得是一条和褂子同色的长裙,虽不是京城里最流行的款式,但胜在是自己缝制而成,舒适又清爽。

头上只配上零星银饰作缀,倒是清雅得很。

再次入宫仍穿的是来京城时的那身衣裳,本来就不喜日日穿新样式,今日太后娘娘一见果然欣喜,赞道日后定是个勤俭持家的,谁娶了都会有福气。

虽然本性拘谨,但为了母亲,学着撒娇卖乖有何不可?

陪太后娘娘闲聊着,学说书先生的口气讲着我娘的故事。既不居功自大,又生动有趣,逗的太后娘娘用帕子捂着口乐。旁瞥一眼,宫里的其他宫人也乐得开怀。

太后娘娘心慈,知我家中有双亲要侍奉早早就放了我出宫。我又提采紫草的事,她更是觉得我孝顺,命宫人只会了御花园的管事让我随意采摘。

紫草自是御花园有的好,但是名贵者要是专门去寻也不难寻得。太后娘娘也是明白的,她放我去采,更有一番深意。若要入宫为妃,她这关我已经过去,而且我的聪慧乖顺已获得太后娘娘的高眼相看。

御花园里漫步一阵已寻得不少紫草,刚直起身来便听见远处有不少人走进,想来是陛下吧。

“昭阳?”

“臣女给陛下请安,陛下万福。”我福身一拜,心中早有对策。

“你如何在这儿,朕听人说你是在慈宁宫,本想过去看看的。”我心中暗笑,果然是少年郎的意气。

“回陛下,此前臣女随父母进宫时,太后娘娘听闻臣女父亲腿脚不好,特让人带臣女来御花园迁几株紫草回去。”

“紫草?这紫草在御花园本是平常之物,用来看着好看罢了,难道在外面挺难得?”我最喜欢的就是陛下的聪慧,可谓是这紫草易得而您的真心难得啊……

我摇摇头,又道:“到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之前祖父祖母特地派了管家送了不少常用的药材在府中,其中便有紫草数捆。”

“管家说母亲长在南方,有些药材怕是没见过,祖母特地派人送来给父亲,如今父亲回了京,这毛病总算可以好好治了。”我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陛下的神态。揣度圣意本是不该,但如果没有一点这种本事怎能以后在深宫中活下去?

陛下略显疑惑,就像刚听到这句话的我一样,堂堂公主怎会识不得紫草?

“嗯?”

我又眨了眨眼,道:“太后娘娘听闻后,甚是感怀,特地开恩,让臣女取一些宫中用的紫草,想来比外头的怕是好上不少。”

“……上次听闻你的堂姐妹曾去你们府上一同玩耍?”

“回陛下,是。”

“便只有你堂姐妹?其他人呢?护国公主和升平候可要带你回羲府祭拜宗族祖先?”

陛下果然是陛下,略加引导便想到了这一层。

我忽而似触到伤心事似的,垂下眼眸道:“尚未,祖父祖母不敢劳烦母亲与臣女。说是怕母亲登门劳累,在母亲将来休养好了再议。前几日倒是召了我们入府,不过是些家事不敢劳烦陛下。”

“……朕明白了。这才多少年啊,这就忘了。”

陛下叹息着娓娓道来,似是忆起当年旧事,道:“当年开始是战事惨重,从南方回来报信的新拆提到越嘉人所到之地,无不满目凄凉。”

“都是你母亲和你父亲的功劳啊,当年他俩虽年轻,朝中也无人看得上你母亲领的百姓兵,可后来呢?”

“护国公主豪气英武震四方,升平侯运筹帷幄智无双又成了一段佳缘,此事在大孟,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是了,母亲当年得封公主后便风光出嫁,虽家中已无弟兄跨马相送,却有百姓兵相陪,确是十里红妆风光大嫁了。想必在天上的外祖父一家也会感到欣慰吧。

“唉,当年的一代双绝如今却被病痛所累,朕也深感痛心啊。朕会派最好的太医去你府上的,你放心吧。待你父母身子好些了,朕会找几个翰林院的编修让他们去吧,当年的事情好好记下来,将来供天下人传阅。”

陛下深深的凝望着我,仿佛要穿透我的灵魂似的,“将来在京中,不会有人再不把你和你母亲放在眼里的,你们且放心在京中常住吧!”

果然,正同这《龙雏女传》中说的一样,男人,不尤其是陛下总是爱保护弱女子的。

陛下言辞恳恳的说着,可这只是其中一环,夺了爹娘的名头回来羲府定是前几个收着消息。

我那七表妹要嫁的也是世家清流,竟为此事来逼我随意找个人嫁了,我又怎能让她称心如意?

我恭敬下拜,道:“谢陛下,隆恩然盛名难担,亦非臣父臣母之愿。”

“这有什么当不起的?这是说他们担得起,他们就担得起。”

“臣女知陛下所想,但陛下可知……”,我抬起头来,眉目坦然道,“若非先有宗亲皆丧泪千行,何来英雄挺戈名天下?”

“铁衣刀剑,饮马扬鞭,从未是臣父陈母所求……所谓乱世出英雄。乱世之后人人皆颂英雄,可有人忆昔日坟头白骨?当年臣母拒不入京,也是因着不愿为声名所累。”

“朕……倒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

“昔朝臣皆赞母大义,杀敌英勇犹胜男儿,臣父极慧如蓍龟,决策胜负于千里。二人护泽国,生太平。”

“这又何过之有?”

我脸色一凛,胜负就在此刻,闻陛下是贤德君主最是好性不过,不会因为谏言而杀良臣,可即使如此身子还是微微颤抖着。

“臣女斗胆进言,若天子有道,怀民无荒,则自然文德武节,无惧越嘉,又何至妇孺举戈?”

“大胆!”陛下脸色自是震惊不已的,他遥想我一个女儿家恭敬顺从倒还来不及,怎会出此番之言。

可这谏言就是我和母亲立足的根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我闻言立刻跪了下来,我在赌,赌陛下的一个圣明有德,赌这深宫中属于我的一条出路……

“……你所求为何?”

“昭阳不敢。”我垂下头,缓缓答道。

“朕看你没什么不敢的,说吧,都到这份上了,朕还不至于跟你一个小姑娘家计较。”

“父母康宁,脱缰去锁,回乡远是非……”

“臣女只为父母所求。”

“罢了,你先采了紫草归家去吧。”

又过几日,陛下果然亲临府邸问父亲婚嫁之事,我在远处亭台旁抚琴听着到关键时拨弦弦转急,以示陛下。

父亲母亲倒是极好说通的,他们的忧虑不过是怕我受到欺负,我自然好一番保证。

宫里的诏书册封我为妃位,居广阳宫主位。择了良辰吉日,乘宫轿入宫,羲府也再没敢来找父亲母亲的茬。如此,便是我为双亲和自己能挣到的最好前程了……

所谓睚眦必报,七表妹的夫家早就闻了她得罪了宫里的羲妃娘娘,自然她这婚事也就告吹了。

上一章 卷三 琼杀宴 中册 龙雏同人之羲和本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