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明之千古帝国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后宫三千佳丽  架空历史     

第三章宫廷家宴

大明之千古帝国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知道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这里可再也没有手机了,真烦要是有台手机就好了得过且过,什么都不用想。

  呀!差点忘记了我是应为手机死的了,想着曾经的自己,记忆中只有手机流逝后的时光,没有做几件事,更不要说大事了。

  白白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

  不行不能在碌碌无为的生活下去,刀子可从来不认人。上天居然再给我一次机会决对不能再重蹈覆辙。

  咚咚

  房间传来敲门声,什么事?竹兰

  公子王妃让公子准备一下今天是宫廷家宴。

  嗯好的。你去告诉我母妃我马上就到。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28年不上朝历史就他独一份。开创万历中兴,万历三大征,最后把后世子孙玩完的皇帝。肯人的爷爷啊!

  故宫,好个气派的宫殿!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器宇轩昂,肃穆庄严。宛如一部雄壮的史诗令人心潮澎湃,又如一部宏伟的民族交响乐让人荡气回肠。

  上辈子也只是在网上见过还没有进去看过,现在这里算是我的家,上辈子想也想不到的事啊!

  午后三时,万历皇帝带着郑贵妃和一班子女来御花园。

  看着走来的万历皇帝他因为身体太胖,走路总是气喘吁吁的,很吃力,加上长着一双肥厚长短不一的腿,更増添了他走路的痛苦。

  万历皇帝尸骨复原

  明定陵发掘之后,有考古工作人员研究万历尸骨的时候发现,万历皇帝两条腿竟然不一样长,是个瘸子。

  看来万历不早朝是真的情有可原,要是我是皇帝也不想早朝。

  谁想让人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

  清风徐徐,碧绿的池塘里,荷叶随波起漾。岸坡上,朱由崧的眼神不由看向了池塘边杨柳下嘻笑玩耍的孩童,最终目光定在了跑在最后的那位流着鼻涕啊啊叫的三岁小孩身上。这孩童有一个让大多数喜欢历史类的人都如雷贯耳的名字,他就是——崇祯帝朱由检。

  自己这个堂弟在历史上是个很有争议性的人物,他的悲剧一直让史学家感慨不已。如果他现在死了会怎么样?朱由崧幽幽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岸坡下三岁的鼻涕孩,不自觉间抿紧了双唇。

  还是算了,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话。

  要当上皇帝,难搞哦!

  朱由崧紧紧抓着草坪上的绿草,舔了舔干涩的嘴唇,望着坡下的三岁鼻涕孩,眼里露出了狼一样的目光。

  现

  先不想这么多,把关系搞好先。才对我最有利。

  福八,怎么不和弟弟妹妹们玩耍?随风卷来一袭幽香,这是女人香。啊,母妃朱由崧心里豁然一惊,好悬没被吓死,身体抑制不住打了个冷颤,脸色发白。

  姚氏,福王正妃,是这个身子的亲生母亲。早年入王府选侍,后因肚子里有了朱由崧,被策封为王妃,掌管着王府一应内务与产业。

  福八是朱由崧的小字(小名),姚氏是福王朱常洵的正妃,虽然只是二十三四岁却已然是成熟的风韵。

  母妃,您怎么过来了?朱由崧侧过身,娃娃脸露出僵硬的笑容。

  走到近前,姚氏身子微微前倾,美艳的容颜近在咫尺,明眸在他身上细细打量。

  脸色苍白,病了?姚氏看着朱由崧,眉宇之间微微蹙起,虽是没有流露出丝毫关爱的言语,但那一闪而逝的忧虑却清晰可见。

  这让朱由崧心里微微一暖,随即暗谈下来,想起了现代社会的母亲,父亲,爸爸妈妈,没有我的日子你们过的好吗?

  我们还有机会再见吗?我想你们了。不知不觉眼泪就掉了下来。

  福八你怎么哭了,姚氏神色有些慌张了。我扑哧的笑出了声,随然我们可能在也见不到了,但是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希望你们也照顾好自己。

  母妃没事,我眼睛进沙子了。我突然抱住姚氏,我爱你母妃,心里默默感谢着这份原来不属于我的母爱。

  傻孩子母妃也爱你啊!姚氏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抓了根青草塞进嘴里含糊的问道:“皇爷爷累了么,是否要回王府了呢?”“瞎说,等下宫宴不许调皮。

  ”姚氏嗔了一口,直起身子,素手宽袖轻轻一挥,不发一言,身后两位侍女不约而同上前将朱由崧从地上拉起来,拔掉了他嘴里的草根。

  面对这一切,朱由崧任由施予,拍了拍屁股走向了姚氏跟前。

  姚氏根本没有要牵他手的意识,朱由崧亦步亦趋的跟随着她向宁寿宫行去,路过一道拱桥,前方不远处的山坡上有座二层楼阁亭宇遥遥在望。

  光透的帷缦遮拦,那里人影重重,宫娥嫔妃衣袖翩翩,缤纷五色。亭阁内十七八人围绕着位五六十岁的老者,头戴冠冕,身着黄色窄袖藏式洒线绣龙袍,有翼三眼龙。

  不用想,朱由崧也知道那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

  “等下见到你皇爷爷可不许调皮,听到没?

  ”姚氏顺手拉了他的腕子,不放心再次叮嘱,眉间露有严色。

  朱由崧的态度很恭敬,低眉顺眼的应了句:“是,母妃。”

  从池塘那过来绕了半个圈(侧着的u型)穿过石径走在长廊道上,最高坡的两层亭楼已经历历在目,飞檐阁宇雕梁画柱,长长的围幔随风起舞,里面隐隐有话音传来。

  路经长长的廊道里,一位位宫娥衣袂翩翩,托着盘子从御善房过来随着长廊坡道顺序而上。她们每人间隔半米,队伍绵延一二十米,盘子里的珍馐佳肴哪怕是碗盖着也是飘香四溢。

  廊道中间,姚氏不曾避让,似乎也没这种意识,带着朱由崧仍旧趋步向前,相互没有更多交集,只有一位领队的御厨躬身行了一礼便匆匆而去,还好廊道够宽,宫娥走在一侧能紧挨着过去。

  不一会儿朱由检这一班孩童嘻嘻哈哈的从身侧跑了过去,皇孙们浑然不顾,依旧捣蛋的追逐又相互推搡,托着盘子的宫娥们焦急不已,纷纷躲避,现场一阵鸡飞狗跳。

  “调皮啊,这些家伙不调教不行。”朱由崧一阵腹诽,恨不得每个拉住狠狠的打屁股。

  于此同时数十位侍女从其后拎着裙摆急追不舍却又不敢大声叫嚷,孩童欢快的笑声让三月的冷天有了一丝春的气机。

  楼宇愈来愈近,里面的话音也能聆听得清。

  “这几年,冬天像似越来越长了,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说陕西那边灾荒严重,很多人吃不饱。

  ”“皇上,朝阁不是已经剥付银两了吗?”“唉,银两一层层下去到农民手里哪有多少,他们那些人(朝臣)真的以为朕不知道,表面上一副正人君子,暗地里上下其手,平日吃下饭正事不干只知道相互攻奸,还说朕不理朝政,咳咳……”

  “皇上……”“

  没事,被气的!

  ”临至楼亭,立于两侧的侍女拉开了围缦,姚氏拉着朱由崧走了进去,身后的侍女亦步亦趋跟上。

  一入亭内,暖热的气流迎面扑来,只见铜炉置于四周墙角,香熏袅袅,中间摆了个可以入座十来人的大圆桌,龙纹绸缎铺就直至岩地,上面已然布满了珍馐佳肴,郑贵妃坐在一侧正用手拂拭着万历朱翊钧(明神宗)的后背。

  万历面容潮红,呼呼地喘气,忿怒的神色仍旧落于脸上,旁边一干子女孙辈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小心翼翼的站于两侧,哪怕是朱由检这个三岁小屁孩也是不敢乱嚷,躲在一位脸色病态的中年人腿后悄悄偷瞧。

  走到近前,姚氏面带肃容,腰侧搭手恭敬的曲膝福了福,道:“臣媳见过皇上、皇贵妃。”

  “今天是家宴不必多礼。”直到姚氏见礼万历脸色才松了下来,隐隐还露出一丝微笑。

  看得出来,万历对自己这个儿媳还是挺满意的。

  朱由崧发现,万历周边站得最近的居然不是病态中年——太子朱常洛(明光宗),而是自己的父亲福王朱常洵。

  万历皇帝朱翊钧心爱郑贵妃,爱乌及乌,褔王也跟着得宠,他一直不喜欢长子朱常洛,连带着自己的另两个孙子朱由校、朱由检也不怎么待见。

  福王朱常洵好整以暇的站在郑贵妃身侧,身体已然发福,脸上肉感十足,双眼被挤得眯了起来,目测体重可能达到了一百八以上,再过个几年恐怕真的要走不动路了。

  朱常洵的旁边立着一位贵妇——邹氏,继妃。

  继妃邹氏白色的拖曳裙纱穿戴在身上,加上她那清丽而又冷漠的神色将整个人显得圣洁庄重。

上一章 第二章重获新生 大明之千古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章和万历帝的关系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