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清朝十二帝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帝王 

爱新觉罗福临

清朝十二帝

作者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朝第三位君主(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年号顺治。[1] 福临六岁登基,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面对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福临同大臣经过反复筹商,决定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使局势逐渐好转,为日后进攻云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顺治十年(1653年)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2]到顺治末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的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去世,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作者世祖废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侄女。 孝惠章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绰尔济之女。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佟图赖之女,康熙帝生母。 孝献皇后董鄂氏,鄂硕之女。 正妃(7位,皆葬孝东陵妃园寝) 恭靖妃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尊皇考恭靖妃。 端顺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尊皇考端顺妃。 淑惠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妹。 宁悫妃董鄂氏。 悼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废后堂妹;追封悼妃。 贞妃董鄂氏,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以身殉世祖死。 恪妃石氏。 庶妃(9位) 笔什赫额捏福晋/巴尔福晋/巴福晋即庶妃笔什赫氏/巴尔氏/巴氏 塞母肯额捏福晋/穆克图福晋即庶妃塞母肯氏/穆克图氏 唐璟福晋/唐福晋即庶妃唐氏 钮祜禄福晋/钮福晋/牛福晋即庶妃钮祜禄氏/钮氏/牛氏 陈图塞尔福晋/陈福晋即庶妃陈氏 杨喇亥娘福晋/杨福晋即庶妃杨氏 乌雅福晋。 克里纳喇福晋/纳喇福晋即庶妃克里纳喇氏/纳喇氏 庶妃乌苏氏格格(17位) 京及格格 捏及呢格格 赛宝格格 迈及呢格格 厄音珠格格 额伦珠格格 梅格格 兰格格 明珠格格 芦耶格格 布三珠格格 阿母巴偏五格格 阿几偏五格格 丹姐格格 秋格格 瑞格格 朱乃格格

作者皇长女,生母为陈图塞尔福晋。 皇二女和硕恭悫公主,生母为杨喇亥娘福晋,下嫁瓜尔佳·讷尔杜。 皇三女,生母为笔什赫额捏福晋。 皇四女,生母为庶妃乌苏氏。 皇五女,生母为笔什赫额捏福晋。 皇六女,生母为克里纳喇福晋。 养女 和硕和顺公主,承泽亲王硕塞次女,生母为硕塞嫡福晋那拉氏。下嫁尚可喜之子尚之隆。 和硕柔嘉公主,安亲王岳乐次女,生母为岳乐继福晋那拉氏,下嫁给耿继茂之子耿聚忠。 固伦端敏公主,简亲王济度次女,生母为济度嫡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下嫁班第。

作者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1651年12月13日-1652年3月9日),生母为笔什赫额捏福晋。 皇二子爱新觉罗·福全(1653年9月8日-1703年8月8日),生母为宁悫妃董鄂氏,封裕亲王。 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即康熙帝。 皇四子荣亲王(1657年11月12日-1658年2月25日),生母为孝献皇后董鄂氏。 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生母为陈图塞尔福晋,封恭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生母为唐璟福晋。 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生母为钮祜禄福晋,封纯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生母为塞母肯额捏福晋。

上一章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朝十二帝最新章节 下一章 爱新觉罗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