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浅眠之星图集
本书标签: 短篇  温馨治愈  短篇故事     

花草字传 竹解

浅眠之星图集

“竹”的金文字形非常简洁、直观地描摹出了竹子的形状。《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冬生草”。

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无需赘言,苏东坡已经十分精妙地总结过:“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看上去东坡先生是宁可粗茶淡饭,也要与翠竹为伴。

不过,这也让我辈俗人颇为好奇杭帮名菜“东坡肉”的来历了。

或许这就是已经达到酒肉穿肠过、翠竹心中驻那种境界的一种标志。

【竹林七贤笔筒 明】

形态各异的竹子能使人格调高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种植物四海为家、南北咸宜;生命力旺盛、四季常绿。

丛生的翠竹是美化园林、庭院等不可多得的良材,诗书画俱佳的郑板桥就曾言:“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连绵如蜀南竹海的茂密竹林,又是化解江湖恩怨、会聚知己良朋的不二选择。

青青竹影中,白衣飘飘,是仗剑天涯的侠士,还是饮酒抚琴的“竹林七贤”?

【花果蔬菜册六开 清 恽寿平】

竹子还是中国乐器和音乐诞生的催化物。

据传说,远古时期黄帝曾让一位名叫“伶伦”的乐官制定音律,于是伶伦就到山上砍了粗细厚薄都非常匀称的竹子,然后磨出孔洞并用它模仿凤凰的鸣叫。

雄性的凤,鸣叫声定为六种,称作“六律”;雌性的凰,鸣叫声也定为六种,称作“六吕”。

这便是十二音律,也叫十二律吕的由来。

【梅竹寒禽图 南宋 林椿】

这个传说在秦代吕不韦及其门客所著《吕氏春秋》,以及后来许多典籍与诗文中均有记载或表述。

例如《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

【东山丝竹图 清 任伯年】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中国古代产生了许多竹制乐器,这种情况在汉字中也留下非常清晰的印记。

例如“笛、箫、笙、管、笳、籥”等等,一看便知是以竹子为材料的乐器。

因此,后来“丝竹”也就成为音乐的一种标志,体现出弦乐与管乐的完美结合。

例如唐代刘禹锡《和乐天南园试小乐》:“闲步南园烟雨晴,遥闻丝竹出墙声。”

【玻璃胎画珐琅彩竹节式鼻烟壶 清 雍正】

该阅读素材源于新华网客户端

(张一清 著 / 梁 艳 读)

上一章 万物皆可拟 浅眠之星图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赏桂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