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浊世清流
本书标签: 古代  归隐  朝廷纷争   

第三章 议事

浊世清流

事毕,金政才从美人乡中清醒过来,又想到千璃国的事,这也是关乎国家大事和自己安危,拖沓不得,但是逸清说写一封信给使臣带去,他也懒得思考,想把这些事情交给权臣能臣处理。

用完午膳后,便叫下人去召使臣和逸清前来。逸清正在房内沉思,突然门卫来报:“大人,皇上身边的侍者来报,说皇上命大人去议事堂议事。”

不用多说,逸清都猜出来,皇上要召他去商量国家大事,便让贴身下人备轿。

此时皇宫议事堂内,皇上坐在主座上,前面几步处,使臣王瓒低头拱手而立。

皇上解释道:“因朕未拨粮草救济千璃国旱荒,千璃国王要与我朝挑起战乱,经朝中文诫大夫出策,不宜迎战,而应先送一封信去平慰千璃国王,再由文诫大夫去讲和,朕还召了文诫大夫前来,王使也等一等 。”

王瓒毕恭毕敬道:“是。”

约莫半柱香的功夫,逸清就来到议政堂,参见皇上后,金政便道:“张大人你看给千璃国送的信要如何写啊?”

果然皇上是越来越懒了,这么个书信小事都不想亲自想办法。

但是身为皇上的左膀右臂,逸清也是不敢明着说什么呢,连私底下都不会抱怨责怪,只能自己尽职尽责,现在皇上沉迷于美色,根本听不进去建议。

逸清道:“皇上,可否把此事交给臣?”

皇上也懒得自己动手,把这些事情交给能臣也好,便道:“好。”

逸清道:“那恕臣冒犯了!”

皇上把主座案前的笔墨纸砚推到一边,示意逸请随便用,逸清行了一礼表示恭敬,然后就要动笔墨纸砚。

金政突然大大地打了个哈欠,疲惫道:“朕也累了,就先回去休息了,两位大人自己看着办,写好了再来寻朕。”说罢便起身由太监扶着回去了。

两人恭送了皇上,逸清心里是无奈的,天泰王朝建立才半年之久,皇上就已经如此沉迷于美色,不把朝政民生大事放在心里,日后这国朝该如何繁荣昌盛啊?

这朝廷上真正有大权也有贤能的人也只不过一二而已,那些真正有大权说得上话被皇上重用的也多是奸臣贪官,这朝廷也只有他和一二贤臣维持着国朝刚正了,他们也不能为百姓做很多,但没有他们在助力,这朝廷也是一个被虫蛀的虚朽空壳。

这议政堂一般是皇上与国臣将军细讨国家大事之地,主座也一般由皇上来坐,即使皇上不在,逸清也不敢逾越了这规矩,便只是站在案边弯腰执笔蘸墨书写,只是写这书信要先弄清楚要送粮草多少。

天泰王朝有制,粮仓草仓不相合,共有两座粮仓,两座草仓,每仓皆设一人管辖,又有两位壮丁听候使唤,而粮仓和草仓共有一位总管,总头可命令自己管辖范围内各个分管。

粮仓总管是李亦周,草仓总管是杨贵。而逸清也不知草仓和粮仓各共有多少粮草,只能去问李亦周和杨贵,但是两人并不归他管辖,又没有皇上的命令,也不敢擅自去问两人。因此只能让皇上召他们两人前来。

逸清对使臣道:“使臣请在此替本官看守书信,本官有事要请求皇上。”

使臣答应后逸清便去金龙殿了。“请禀报皇上,臣有事要请求皇上。”逸清对殿外太监道。

太监应后便去禀报皇上,“禀皇上,文诫大夫有事请求皇上。”但是并无动静,金政已经睡沉了。太监又道:“皇上,皇上……”

这时金政睁开睡眼懒洋洋道:“何事?”语气里有点不耐烦。太监又说了一遍,皇上不在乎道:“告诉他该如何做如何做,不用来麻烦朕了!”

太监出来禀报,可是这种事还要皇上的命令,逸清也不敢擅自做主,逸清颇为难道:“臣需要皇上的一道命令,这是朝代历来的法制,臣不敢擅自做主。”

禀报后,“叫他进来说话!”皇上才有点不耐烦道。然后慢慢地起身侧躺在榻上,一副懒懒散散的样子。

“臣参见皇上。”到皇上面前,逸清恭敬行了礼。

“张大人有事快说,不要浪费朕的时间。”金政懒洋洋道。

“皇上,使书中需说明要运多少粮草,但是臣对粮草数量不甚知晓,需要皇上召令草仓总管杨贵和粮仓总管李亦周前来,臣需要与两位大人商讨。”

“去叫李亦周总管和杨贵到议政堂。”皇上漫不经心命令下人道。

下人应下后便出去了。

逸清道谢后,皇上便下逐客令道:“张大人可以回去了吧?”

千璃国要与天泰王朝作战,是火烧眉毛的事情,皇上还可以不重视,实在是让逸清着急,还是想劝诫皇上两句。

恭敬劝诫道:“皇上,您不能对国家大事不管不顾。臣等虽为臣,辅助皇上统治天下,但皇上才是这天下之主,这天下终究还是皇上在统治,如今高靖高大人、张丞相等人专权,市面上多见贪官欺压百姓,这天下还需要皇上来维持清明。”

金政已经沉迷于美色,对朝政之事不甚在乎,正享乐着呢,怎么听得下去这烦人的忠诫,便稍怒而不耐烦道:“张大人,你烦不烦?这天下不是还有你等贤能之臣在撑腰吗?干嘛要朕来统治大局?既然你有心百姓,那不如你来做这个皇上得了!”

逸清拿金政毫无办法,暗自无奈叹了口气,然后道歉道:“皇上息怒,就当臣没说过这话,臣自然会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让皇上放心。”

“好了,退下吧。”金政道。

想要劝皇上改邪归正,直接说还是几乎不可能。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不急于这一时。逸清也只是看不惯,为日后的朝廷和百姓担忧,才会如此劝诫,要不然逸清也不敢这么大胆莽然。

既然皇上都说了,也不便再纠缠不休,多费口舌,便只好退出来,“臣告退。”便退出回了议政堂。

“张大人,皇上是否答应了您的请求?”使臣客套道。

“答应了。”逸清回应道。

逸清本来还想说一下情况,并感叹担心天泰王朝日后的安危,但是只是想想,他也不是单纯之人,不知道隔墙有耳的道理。

况且人心叵测,他与使臣交集不多,又不是一条船上的放心之人,也不知道这使臣是何居心,是不是奸臣贪官的门下眼线。以免别有用心之人抓住把柄,见风使舵。

“因所写书信中要说明送给千璃国的粮草数量,要看粮草总量而定,本官也不知粮草储量多少,因此只能请求皇上召来粮仓总管和米仓总管问问。”逸清道。

“原来如此。”使臣应道。

上一章 第二章 共商计策 浊世清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章 玩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