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德云风云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小辫儿张云雷  德云社都有     

张九龄故事

德云风云

张九龄,本名张仲元,1994年11月23日生人,2007年12月8日考入德云社,是一个地道的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

他年纪不大,在德云社也属于后辈,原本“德云人物”系列不该这么早写他,但是作者总有任性的权力。

相对于很多前辈师兄的励志经历,张九龄的人生还是比较平坦的。虽然家境未必豪富,但小张的童年有滋有味,用他自己的话:

“二岁往鼻子里塞瓜子、四五岁把家里的彩电推到地上、幼儿园冬天往同学身上泼自来水 、小学时在公交车上与邻居哥哥疯狂开心吐槽班主任被后座主任听到……”非常调皮阳光。

不知是曲艺环境还是家庭的影响,小张同学小时候有三大爱好――篮球、相声、快板(跟谦大爷可不一样)。

喜欢篮球好说,随时可以学,到处都能练。相声快板呢?

2007年冬天,北京德云社鹤字科招生,小张妈妈提议让他去试试,鉴于能够躲过奥数班,小张义无反顾的去报名了。

这一年,张九龄刚满13岁,在11中读初一。

考试当天,别人都准备了完整的节目,还带着竹板、二胡各种乐器,只有这小孩儿自己编了个小相声,或者叫冷笑话,根据去年张九龄本人的生日微博,演完还唱了一段《卖布头》。

唱卖布头,一个13岁,没有正式学过的小朋友?那天手机前刷微博刷到这儿的桃花直接笑喷。哪怕不在现场,大概也能想象到当年评委老师的内心,太哏了。

这段唱“全凭一股子愣劲,混蛋劲儿。据小张亲自透露:现在岁数大了,知道好歹了。即使当场给钱!小张也不会表演卖布头的!因为丢不起人。”

考试结果很顺利,其实不顺利也没关系。“我见到了于谦李菁还有烧饼,就够了。没有怯场,失败了重来,反正一两年还招生。”(此处不得不感叹,这种地利优势,比张鹤伦他们可幸福太多了。)

虽然是鹤字入科,但因为他年龄太小,最终还是被排在九字。2008年初,小张同学正式有了艺名张九龄,成为九字科开门第一人。

同期的都是鹤字,只有他一个九字,虽然郭师父安慰说,这以后就是九字科的大师哥,但14岁的小朋友还是难过的要哭。(哈哈,我们的小九啊!)

那时候还在读,九龄同学日常非常忙碌。平时上学,早中晚见缝插针地打篮球,周末去德云社学习相声知识,要背各种版本的贯口和文本。生活规律节奏满,压力也大。不过小九是个乐天派,总能自己开解,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多年。

张九龄在学校里虽然活力十足,也闹腾,但孩子其实家教很好。

比如08年汶川地震之后的哀悼日,因为穿了红背心回家,被爸爸郑重指出来,乖巧地换上素色的衣服,态度端正地为灾区祈福。

从小到大,开口必称呼您,吃饭一定家长先上桌。

班里同学和老师起了争执,嘲讽老师水平低,大部分人在起哄看热闹的时候,他却能首先意识到这种行为并不礼貌。

考试时,有同学递纸条问答案,他看对方的题大半空着,直接把纸条从窗户扔出去了。

对此小九的解释是,我出于对他健康有利的成长,培养他独立思考的习惯,将来做一名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决定不给他了。

想必很多德云社粉丝都有过这种烦恼,就是和身边的人没有共同语言。其实小九也遇到过这种问题。

初三时,他担任化学课代表,课间用mp3听太平歌词,被物理课代表看到了,问听什么。因为关系比较熟,他递了过去,对方听了3分钟,说你是不是有病啊?

小九在之后日记里原话是这样写的:“当时我真想与他大战疆场三万回合,将其打翻在地,再踏上几脚。但一想也不怨他,兴趣爱好这东西,本身就是不一样的,不喜欢太平歌词,也不是他的错……

可能他们比较喜欢街舞 说唱 韩日小组合以及非主流等高雅的艺术,我实在是自愧不如。

可能,只有我这种极其三俗的人 才会喜欢太平歌词这种 “三俗”的民族艺术!

那就让我继续三俗吧,看10年以后谁才真三俗!

到时候别忘了 曾经有人被叫过一个响亮的名字“脑残”!!”

(满满中二少年的既视感,现在再看真让人笑到崩溃,可爱极了。)

张九龄第一次登台演出是进入德云社大半年以后,2008年8月17日,初一毕业后的暑假。那天给他捧哏的是当时12岁的少班主郭麒麟,演《夸住宅》,这也是九龄开蒙的节目。

上场前栾云平带他试大褂――大褂是借别人的,买鞋,因为天气太热,没穿袜子。

第一次登台的心情是极其兴奋喜悦,非常非常开心的,因为是期盼好久的演出机会。当然也紧张,也害怕,哆嗦的腿肚子直打颤。

他们在快板之后第二个上台,一个活说了十分钟,表演的很顺利,包袱少,但是都响了,没有失误,高老师认为是成功的。看那个视频,小朋友奶声奶气地背贯口,节奏台词感确实很好。(比小岳头回上台争气)

虽然开场不错,但小九没有骄傲,继续告诫自己不断用功,他知道这次能上台,是托郭麒麟的福。这孩子挺明白!

学艺的个中辛苦自不必絮言,尤其是兼顾学业的时候,看九龄如今的演出水准,完全可以想象到学基本功时的艰辛。

九龄小时候嗓子呛过水,在唱上略有不足,所以师父更着重培养他的说学以及快板上的能力。

师父终归忙,精力有限,未必能时刻顾到九字科的日常,所幸后台贤能辈出,李文山先生、邢文昭先生等

所幸后台贤能辈出,李文山先生、邢文昭先生等长辈们都在,每每讨教总是受益匪浅。

然而相声艺术,不仅要靠课堂教学和台下的苦功,还需要不断地登台打磨经验。初期小辈上台的机会不多,很多时候都是在观摩师兄的演出。也许因为那段心路历程,张九龄至今都非常感谢每一次珍贵的表演机会。

随着2008年德云书馆、2010年青年队的相继设立,后辈们的演出生涯逐渐步入正轨——从青年队到德云四队德云三队,搭档从杨九郎李九春张鹤舰等人再到王九龙。张九龄绕过叛逆期,走过青春期的忧郁,一路从一个13岁的少年成长为如今优秀的青年演员,和他的搭档一起慢慢地绽放出光彩。

张九龄这个艺名,本人未找到确定说法,但以郭先生一向的命名习惯推测,一个可能入门时年纪小,另一方面想来是借用唐代名相和诗人的口彩便利和祝福。

个人看来,张九龄没有辜负师父的期盼。

对于相声演员的演出水准,鉴于我只是外行,一般不做专业点评,但是私心里,还是愿意小小的分享一下。

按照笼统的相声风格“帅卖怪坏”划分,我觉得张九龄是要属于“帅”的。这个帅不是说外表,而是整体台风。

张九龄上台不怯场,神态自信而笃定,表演《大保镖》,口齿清晰,不打磕巴,一开扇一撩袍,举手投足间干净利落,大气果断,自成法度;

说单口相声更是酣畅淋漓,表情生动,语言斩钉截铁,节奏感很强,通篇甚至没有一个多余的字;

《三节拜花巷》,板子打得漂亮,表演有张有弛,能笑能闹,与搭档的合作通常都逗得满堂大笑,精彩绝伦;

表演《打灯谜》,四平八稳,潇洒大方,灵气十足,已颇见宗师的气度。

生活中的张九龄依旧喜欢打球,看世界杯,和兄弟们逛街、打球、唱k跳舞、吃火锅撸串、拍各种有趣的视频,日常戴一根显眼的金链子,咧嘴一笑,黝黑的脸上露出一口不齐的白牙。积极乐观,活得没有阴霾。

他不仅人缘极好,在九字科和一众后辈里更是有着令人惊叹的人气和威望。

二十三岁生日,九字科全体,以搭档王九龙为代表,李九春、杨九郎、张九驰、高九成、张九南、郑九莲、李九江、孙九香、刘九儒、孙九芳、刘九思、陈九福、倪九涛、曹九台、张九泰、董九涵、张九林、梅九亮……有一个算一个,纷纷为大师哥送上生日的祝福和真诚的感谢。

大师哥不是白当的,师父和观众的目光经常注意不到的地方,张九龄谨记师父的教诲,好好学艺好好做人,尊敬师长、爱护同门、热爱观众,已然是德云社后起之秀中的领军人物。

10年光阴,他珍爱的韦德的职业生涯已经步入尾声,但属于张九龄自己的灿烂人生才刚刚起航。谨祝愿九龄和九字科的各位九零后,龄龙塔,塔民们,越来越好!

Ps.散场音乐——龄龙的《再见》,回去自己放吧!

番外篇:小黑

俗话说的好,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张九龄的外号多种多样:小黑,黑珍珠,小黑煤球,黑老师,黑总,黑帅,蘑菇头,樱桃小丸子……除了发型,大多数都在调侃他的肤色。

如今的张九龄对此已经面不改色,还将它当作生活中的包袱打趣。但在小黑小时候可是非常困扰。

少年时夏天跟朋友去游泳馆游泳,有一帮小孩子进来,提醒他,哥哥你的泳帽掉地上了,小九连忙捡起来,道谢,心说这小孩真好。结果刚转过头,就听见他去同伴说:我怀疑他是非洲来的。小九气的差点厥过去,但又不能跟小孩置气,换完衣服刚走出去,就听另一个小孩说:我也觉得——

九龄于是请教师父:师父,我也琢磨了半天。想咨询咨询您,我怎样才能变白点。。。。。。

师父:孩子,先用砂纸打磨打磨,如果不行,就改名叫张白白把。

九龄:谢谢师父。

今天是张九龄的生日

距离合肥站演出倒计时16天

在这里我们也祝头九大师哥9088

生日快乐!

慕思云其实张九龄值得每一个人去喜欢他 ,他不比任何人差,无论是基本功还是什么,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张九龄不要连累秦霄贤”这句话我能记一辈子,本就是一个综艺再说了九龄是为了帮老秦可是有些人呢说什么九龄害了老秦,真不知道你是怎么说出来的,九龄任何人差,不接受反驳

张九龄大家好我是德云社的相声演员张九龄

上一章 陶林 德云风云最新章节 下一章 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