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兵奍-d670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同人小说  邀请驻站 

第30章

兵奍-d670

第30章

民国十七年(1928年), 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日本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北伐战争的进行。1928年5月,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当国民革命军于五月一日克复济南后,日军遂于五月三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此案中,中.国民众被焚杀死亡者,达一万七千余人,受伤者二千余人,被俘者五千余人。同时,日军在济南大量扣留车辆,截断交通线路,并强占胶济沿线的行政机关。

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三惨案”

1928年,五月三日

“命令!第六十二师,六十三师!给我移动至青岛,阻击日军登陆部队!在给我通知所有县城省城但凡有日本驻军的,给我全部缴械,如果敢还手,给我全面反击!”

我站在司令部里看着地图说道。

“是!”于连敬礼,此时他已经是整个北部军区的总参谋长。中将衔。

历史上的日军应该是五月一日进攻济南,而四月二十一日第一支部队在青岛登陆。

而我提前预料到,在四月十五日的时候,就已经在青岛部署了一个旅。但后来日军一直拖延时间直到五月三日,那个旅都扩编成师,看国家已经统一,居然恼羞成怒,以保护侨民为由,贸然进攻青岛。

此时青岛前线

“军长!日本人登陆了一个师团!他们有海军火炮掩护!我们需要增援!”

那名师长躲在指挥部里嘶吼着呼叫第三十军的军长刘良。而此时四周都是炮火声,日军步兵在火炮的掩护下不停的从***跳下来冲上岸边。

“命令炮师,给我对准他们的海军打!第141师和第142师给我挺进阵地,把这群日本人给我钉死在沙滩上!”刘良做出部署,公路上,无数辆运兵卡车正在飞驰,他们唱着我新发布的军歌: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

枪在肩刀在腰,热血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

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

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

快团结,快团结(奋起),

快团结(奋起),快团结(奋起),

团结奋起,团结奋起,

团结奋起,团结奋起。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

枪在肩刀在腰,热血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

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国亡家破祸在眉梢,挽沉沦全仗吾同胞,

戴天仇怎不报,不杀敌人恨不消。

这首歌作于1933年元月出版的《音乐杂志》第1期,同年9月被大长城影片公司的有声故事片《还我山河》采用作片中插曲。

而我提前在1928年就将他发布出来,还获得了全军上下的一片好评。

而张作霖得知后直接把他定为华夏国防军的军歌。并且要求全军上下都要会唱。

而且在军装上也得到了统一,采用了我们奉军的常服礼服和作训服装。

武器弹药也得到了统一,张作霖下令兵工厂全力生产我提议的五六式枪族。但由于战事,现在还没有全面换装。

而重机枪和火炮的设计图我也刚刚送到杨宇霆手里,此时他已经是全国的军工总办。

“火神”重机枪仿照了前世的M1314速射机枪,简单来说就是加特林六管机枪。让我画出来在1928年量产了。

而另一款重机枪则是前世我国军队的89式重机枪。也让我绘画出来,送到军工厂量产。

榴弹炮口径也被我统一到了105,122,203毫米,而迫击炮现在最常见的则是82毫米和120毫米。

这些武器得到测试后全部被通过,张作霖也因为是我提议绘画的。并将这些武器命名为:

“二八式半自动步枪”

“二八式冲锋枪”

“二八式轻机枪”

“火神六管重机枪”

“二八式重机枪”

但说的好听,现在才刚刚投入量产,所以现在的武器装备还是老拉栓步枪和mp18冲锋枪。

1928年五月三日,青岛阵地

“冲锋!(日语)”

沙滩上,日军还在冲锋,阵地里的士兵立马开始起身射击。

“他妈的,一会不让人消停,给我打!”一个营长吼了一声,亲自端起重机枪开始扫射。

重机枪枪口开始喷出火焰,手指头大的子弹飞出去,正在冲锋的日军直接被扫躺下一大片。

“手榴弹!扔手榴弹!”

“他妈的给我死!”

一声怒吼,无数枚手榴弹飞出,正好砸在了日军的队伍里。

轰轰轰轰!

爆炸声响起,断臂残肢四处乱飞

晚上,司令部内

“司令!”于连朝我敬礼时拿着一份报告

“天津,济南,青岛,旅顺(今大连)奉天(今沈阳)等日军都被我军缴械关押。准备在大连登陆的日军也被我军炮兵击退”

“嗯……青岛方面呢?”我抬起头问了一句

“青岛方面还在血战,第三十军的141师与142师也已加入战斗。日军还卡在海滩,无法深入内陆。”

“好,那我知道了”

我点了点头后说了一句。

上一章 第29章 兵奍-d670最新章节 下一章 更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