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茶作
本书标签: 短篇  生活  茶艺   

关于茶艺

茶作

目录

一分钟了解中华文化之国粹茶艺3.2万 59"

一盏茶,一单好生意5320 3'33"

仿宋七汤白茶粉|喝了那么多年茶,你会吃茶吗?9.4万 4'44"

宫里25000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她摸了近40年2.7万 5'11"

台湾游山茶访告诉你:制茶为什么不能太科技?1.4万 3'19"

>

 

 

 

 

茶艺

中华文化之国粹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展开

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1999年国家劳动部正式将“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800种职业之一,并制订《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茶艺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作为茶艺的代表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传承人有陈香白、叶汉钟。[2]潮州工夫茶是我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散条形茶瀹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茶艺表演用具有:茶,以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为好。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兴紫砂壶)、若琛瓯(茶杯)、玉书碾(水壶)、潮汕烘炉(电炉或酒精炉)、赏茶盘、茶船等。[3]日本的煎茶道、台湾的泡茶道都来源于潮州的工夫茶。[4]

2008年6月7日,茶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称

茶艺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编号

X-107

遗产类别

民俗

快速

导航

成因

 

涵义

 

内容

 

茶艺的分类

 

茶艺用具

 

分类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的仪式。

唐代煮茶,多用姜盐添味,世称姜盐茶,诗人薛能《茶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黄。”宋初流行点茶法,把茶叶碾成细末,冲出来的茶汤要色白如乳,《观林诗话》载,北宋苏轼喜欢凤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苏轼有《和蒋夔寄茶》一诗:“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苏轼本人很注重茶的养生效果,吃完饭后用浓茶漱口,可解除烦腻。

上一章 茶的简介 茶作最新章节 下一章 关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