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山海经:异兽篇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山海经 

九尾狐

山海经:异兽篇

  九尾狐:从祥瑞之兽到蛊感人心的妖兽

  【原文】

  《南山经》―青丘山

  【原文】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蚕食)人;食者不蛊。

  【译文】

  青丘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够吞食人类,但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外貌】

  形状像孤狸,却长着九条尾巴。

  【功效】

  有幸能吃到九尾狐的肉,能使人免于妖邪之气。

  在众多的兽类形象中,九尾狐的形象特征最是鲜明的,几乎家喻户晓。这种奇兽生活在青丘山,能发出如同婴儿般啼哭的声音。

  

  青丘山在《山海经》里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山,或者说是一处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理标志点,因为这里与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考察活动,有关此外青丘山的九尾狐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动物。所谓九尾狐“能食人”通常都理解为九尾狐能吃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因为《五藏山经》记述其他食人兽时都说“是食人”,唯独这里用“能食人”;可知九尾孤“能食人”的意思是九尾狐能够给人送来珍异的食物,人吃了这种食物就能够不中邪。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九尾狐是一种祯祥之物,它的出现意味着天下太平、子孙昌盛。在汉代石刻画像砖上,九尾狐常与白兔蟾蜍、三足乌并列于西王母座旁,属于四瑞之一。据此推断,九尾狐可能是一种尾巴特别蓬松的赤狐,也可能是由巫师装扮成的神狐。

  

  不过有人认为九尾狐可能不是指九个尾巴的狐狸,而是九节狐狸的意思,俗称“九节狼”,学名小熊猫,很多人经常把它和小浣熊弄混,其实两者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我个人认为九尾狐其实就是赤狐,人们喜欢在一些祥瑞的动物身上加上九条尾巴,以表现神圣和神秘的感觉。而且狐狸是知恩图报的动物,非常聪明,这与“能食人”非常贴合。

  

  在中国古代,九尾狐是祥瑞和子孙昌盛的征兆。这缘于它的一些习性,如它死后一定要将头朝向它出生地的方向,于是古人认为它不忘本。而它的九条尾巴蓬松美丽,古人则认为象征着子孙繁衍、后世昌盛。

  

  然而,九尾狐作为古代神话中的重要角色,其寓意却不断产生变化,由祥瑞之兽慢慢演变成了青

丘山的食人畏兽,最后更成了蛊感人心的妖兽。因先秦时的九尾狐,就有些许“巫术性”的形象,《史记》里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冒充狐狸叫以达到宗教宣传的作用。到了宋朝时期,中国九尾狐的形象传到了日本,被看作三大妖怪之一,取名为“玉藻前”。

  

  传说“玉藻前”是迷惑“鸟羽天皇”的狐狸精,能化为人形,有蛊惑人心的魅术。玉藻前幻化成美女,就是为了吸取天皇的精元,想要取而代之,自己掌管日本。

  

  眼看天皇一天天重病不起,于是很多大臣开始怀疑她,请来了一名阴阳师,让玉藻前现出了原型,事情败露之后,玉藻前慌张逃离了皇宫。从此以后,这个传说奠定了九尾狐成为“妖怪”的形象。

  

  再后来到了元明时期,由于明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的出现,更加确定了九尾狐“妖孽”的样子。熟知“封神”小说的人都知道,妲己是因为九尾狐上身,才迷惑纣王,让其残暴不仁,最后灭国自尽的。

  

  我个人觉得,把九尾狐妖魔化其实就是为了打压女性,古往今来世人都常用“狐狸精”一词,比喻勾引有妇之夫的人,甚至衍生为任何漂亮的女人都是狐狸精。这种以偏概全的手段,其实就是通过打压女性的地位,以满足自己龌蹉的欲望,或是自己没本事让女人背锅,或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任何女人只要被扣上狐狸精的帽子,想抠都抠不下来。

  

  我觉得,不管哪一种原因,九尾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应该都是美的,美女也是美的,再者说来,狐狸本身其实也是聪明可爱,知恩图报的动物,并没有怎么害人,相反人类倒是为了其珍贵的皮毛四处猎狐,所谓狐狸不是妖,女人不是骚,面对美好的事物,我们应该珍惜和呵护,平等去爱,这才是一个明智社会该有的态度。

上一章 类 山海经:异兽篇最新章节 下一章 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