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未央宫诗录
本书标签: 古代  三言两语夜里诗  古风诗文   

敢为天下先——武则天传

未央宫诗录

武则天的故事总被后人搬上荧屏。在男权社会,女子不过是权力的陪衬品,每个君王身旁都有一个倾国佳人,陪他上演着数不尽的爱恨情仇,再由史官的笔写出,就全然是另一种味道。比如周幽王与褒似、封王与姐己、赵飞燕与汉成帝,无论过程如问,结果似乎都一样,所有的罪都落到了红颜祸水的身上,让她们百口莫辩。

这不公平,是时候该有人站出来,撼动天下。于是,武媚娘来了,为这盛世大唐添上一笔浓浓的朱砂墨。

她的出身并不卑微,父亲是大唐的开国功臣,政绩赫赫,母亲杨氏乃隋朝宰相杨达之女。将门无犬女,或许就是家庭的熏陶,才让她拥有治国之才。

未入宫之前,她也是个平凡的女子,喜欢诗书,喜欢对镜理云鬓,喜欢扮成男子偷偷去看花灯。她时常会听父亲提起当今圣上的故事,四方征战,玄武之变,虽然,她未曾经历过,心却为之澎湃。

十四岁那年,她入宫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太宗赐号武媚。单凭一个“媚”字,就足以判定她是个千娇百媚的才女。

太宗的后宫有太多的美人,对于他来说,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并不能让他心动。太宗仅仅是欣赏媚娘的才华,想将她留在身边,愿她有朝一日能成为利剑,为他所用。

那年,太宗得了一匹良驹,名叫狮子骢,烈性难驯。于是下令,若有人驯服,必有重赏。武媚得知此事,自荐道:“我能乐驯服,请皇上赐三物,铁鞭、铁锤、匕首。”

她的驯马方式很简单:用铁鞭打它;不服,就用铁锤接着锤;还不服,则用匕首杀了它。

众人闻言,皆惊。想不到,一个柔弱的小女子竟有这般决断无情的心,让人如何不心生畏惧?许是察觉到这女子身上的戾气,驯马一事过后,太宗对她渐渐疏远。

敏锐的媚娘也察觉到这一点,她隐藏起身上的傲气,用柔情的一面伪装自己,小心翼翼地行事为人。即便这样,也没能让她再次晋封,她依旧是个小小的才人。

太宗一日日垂老,太子迟早要继承大统,若她想长久地待在宫中,便要依靠李治。于是,她开始制造与李治的偶遇,想方设法地在李治心中种下一颗爱情的种子。

那时候太宗重病卧塌,她在身旁服侍,借此机会,她能时时见到太子李治,两人年龄相仿,正是青春好年华,自然心中生出情愫。只是碍于宫规,爱情的种子不敢萌芽,只能藏在李治的心底。

公元649年,太宗驾崩,武媚娘与其他没有子嗣的嫔妃一起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感业寺是唐代禁苑内的皇家寺庙,依山傍水,是极为清净优雅之地。若是修佛之人,必定会愿在此参悟佛法。然而,武媚娘并非佛门中人,她此时才二十六岁,红尘未断,凡心未了,如何能甘心日日面壁诵经?

她的心定不下来,无时无刻不渴望着外面繁华的世界。她以为李治忙于政务,忘记来找她,便默默地等待,却始终不见他的身影。

在感业寺煎熬了四年,度日如年,她不甘心继续等下去,想尝试主动与宫中联络。

她需要写一封信,信上不需要太多的话语,但要打动人心,勾起旧日的情。

武媚娘展开宣纸,提笔写下这首《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惟碎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最能打动人的不是泪水,而是饱含深情的文字。

“看朱成碧”是指她魂不守舍,时常将红色看成绿色。

在唐代,皇帝穿黄色的龙袍,三品以上官员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

绿色是卑微的象征,在诗人眼中,所有的红都是绿,也可以理解为,她此时的身份大不如从前,在她眼中,一切都是卑微的,包括她自己。

佳人为何如此憔悴?还不是因为思念,思念着远方的人。她小心谨慎地用了“忆君”二字,没有具体提到“君”的姓名,即便这首诗传到了别人手中,也不会怀疑是写给李治的诗,毕竟,她曾是太宗的武才人,人们先人为主,只会想到她思念的人是太宗。

最后两句才是全诗的关键,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写出了她的委屈与无奈。

她是在对他说:尚若你不信我因为思念而流泪,你可以开箱看看石榴裙上的泪痕。

细细品味这句话,着实佩服武媚娘的才华。石榴裙,是唐代女子最爱的一款服饰,裙子色如石榴之红,穿着雍容华贵,宛如绽放的石榴花。武媚娘出家为尼,穿的是素衣,却时常会打开箱子,对着往日的石榴裙落泪,可见她怀念着宫廷的生活。

这首诗极为巧妙,将一个女子的忧愁、相思缓缓道出。男子若读了,只想将她速速带回身旁,哪里舍得让她对着石榴裙落泪?

历史记载这首诗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由此可见,这首诗成功地传到了李治手中,或许就是因为这首诗,李治才想起了感业寺中的武媚娘。

李治为祭奠李世民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趁此机会,与武媚娘相见。二人久别重逢,武媚娘展现出女子柔弱的一面,她的眼泪瞬间就让李治心碎。

不过,武媚娘之所以能重返宫廷,并不是李治一人的安排。

失宠多年的王皇后早知他们的关系匪浅,便请求李治,将武则天纳入宫中,李治当即应允。王皇后并非贤惠大度,她只是想借着武媚娘打击萧淑妃,却不承想武媚娘入宫后,一步步取代了她皇后的地位。

李治不顾世俗言语,将她从寺院中带出,给她权力,任由她手握朱笔,批阅奏章。这不是爱情又是什么?因为爱,几乎将半壁江山都给了她。

可是,重回宫廷的武媚娘再也不似当年单纯柔弱,她如同湿果重生的凤凰,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不是简单的恩宠,她要至高无上的权力。

武则天留下四十余篇诗,唯有这首《如意娘》关乎相思,其他的诗,都是在写盛世风光,无关情爱。也就是说,在走出感业寺后,她的心中便没了情爱,有的只是谋略。她日日陪伴在李治身旁,为他生儿育女,却没半分的情。

多么可悲,李治爱上了一个只爱权力的女子。为了让她欢喜,他只有将权力慢慢地给她。先是废王皇后,立武媚娘为后,又让她入朝堂议政。

几十年后,李治重病驾崩,他临终的遗诏是:太子李显于枢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

这江山是他送给她最后的礼物,也是最后的恩宠。他知道,她会喜欢。她手中拥有军国大权,便不会有大臣再为难于她,他也可以安心离开尘世,了无牵挂。

武媚娘当了七年的皇太后,便自立为帝,在封建的男权社会,开启了自己的红妆时代。她一生杀了太多的人,其中,包括她的亲人。她未曾后悔,却始终内心孤寂。

爱她之人已不在身旁,她已到垂暮之年,再也不能指点江山。她最终将大唐江山还给了李氏家族,自己住进了上阳宫仙居殿,在那里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她回忆起往事,才发觉与李治携手治理天下才是最美好的时光。不知何时起,他的柔情关爱早已刻在了她的心中。恍然醒悟,原来她一直爱着他。可惜,意识到这一点时,一切都太晚了。

不久,武媚娘病逝于上阳宫。她的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生命的尽头,她不想称自己为皇帝,只想做李治的皇后,与他合葬在乾陵。

她留下一块无字碑,千古功过让后人评说。可后世的那些史官岂能放过她?宋朝欧阳修编纂的《新唐书》说她是乱臣贼子,杀君篡国。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五代时期的《旧唐书》直接称她为奸人妒妇,牝鸡司晨。

所以说,史书是男人写的,廖廖几句话,便能让人背负千古骂名。她与其他帝王一样,有过,亦有功;无情,亦有爱。

她是帝王,也是女子。她是爱李治的,至少,在写下这首《如意娘》时,她用了感情。倘若真的无情无爱,怎么会写出那么情真意切的思念?爱在那时候就已经开始萌芽,只是,她未曾发觉而已。

骄傲的女子通常不愿承认爱情,她们认为只要有能力,即便没有爱,依旧可以活得完美无瑕。当遇上爱情,也会刻意地逃避,并不是没有勇气面对爱,而是不知自己已经爱上。

爱情啊,千年以来,都未曾改变过。

宋辞年宋辞年执录

宋辞年贞观时年六月二十

上一章 与君生别离——甄宓传 未央宫诗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