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庆余年钗头凤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李承泽  庆余年原创女主     

保太子

庆余年钗头凤

对于太子的处置没过几天就传遍了京都,南诏国国主新丧,陛下特旨遣太子李承乾,代圣出巡,封南诏!

南诏?这是七年前被庆国军队硬生生打下的属国,地处偏远,毒瘴极多,道路艰且难行……千里迢迢之外,来去至少需要四个月的时间。虽说南诏这些年一直安份,视庆国为主,两国间关系极为密切,南诏国国主去世,庆国自然要派去相当地位的人物吊丧,并且观礼,可是……为什么是太子?这完全不符常礼。

所有人都在猜测,难道陛下有了废太子的想法?就因为他与长公主来往密切?

旨意公布二十日后,面色苍白的太子殿下,在一队禁军,十几名虎卫,监察院一属的三重保护下,由京都南门而出,向着遥远的似乎永远难以到达的南诏国,缓缓行去。

南庆与南诏相接之地有终年不散的瘴气,太子一行人在一去一回的路途上已经死了七个兵士,而太子因为有范闲暗中派人资助的药丸而坚强的挺过来回到了京都。庆帝下决心废太子,自然不会在太子离京时什么也不做,他早已给自己的心腹七路总督写了密信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而鉴察院八处也开始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在太子回京后一月间,陆续有总督上书请求废太子,这自然在朝廷中引起震动,以胡舒二人为代表的朝中大臣们,都认为太子当年或许荒唐糊涂,但这两年着实进益不少,为了避免朝中因皇权争夺而产生大的震荡,为了提前防范远在江南的范闲参合到这些事情当中,他们真的很希望陛下能够将心定下来,将庆国将来遥远的前途定下来。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如今的太子,都是庆国最好的选择,既避免了庆国的内耗,又防止了监察院……那年轻人的独大。

继那七位庆帝最忠心的狗腿子上疏后,鉴察院,太常寺等其他衙门都开始针对太子过往留下的把柄和荒唐行径痛下“打”手,之前曾趁范闲不在京都而针对户部,查出来的征北军冬袄的线索最后却直指太子自己,这次被众人提溜出来旧事重提,言辞之激烈,之愤慨实在是叹为观止。

可是在这样一片沸腾的局势中,有两位最关键的人却出乎大家意料。

一位便是朝廷所有人认为的最大利益所得者二皇子李承泽,不知他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人在家中坐,饼从天上来,把自己的两个敌人给砸的爬不起来,让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让众人大跌眼镜的是,二皇子李承泽没有乘胜追击也没有保持沉默,而是亲自上书替太子辩解征北军冬袄一案,更暗中发动了派系中的官员,站在了皇帝心思的对立面。只是李承泽这回没有发动朝中手下,只是一个人上书,虽然庆帝决心废太子,可他也没流露出要立李承泽为太子的心思,心思未明,此刻暴露出手中牌面很危险。

第二位便是远在江南的范闲,在众人看来,范闲身为三皇子老师,似乎是三皇子派,可他和二皇子关系也不错,更何况中间那位范芍做纽带,他本身又是陛下的私生子,身份太过敏感。可是七路总督上书前后,他在江南保持着死一般的沉默,日常的进宫帖子,根本没有一丝字眼提到此事,只是在内库与周边的日常事务上绕圈子。而监察院虽然从户部查到了东宫,但力度明显也没有群臣们想像的那般强烈,所有人都看的清楚,监察院在京都的行动,和范闲没有什么关系。以至于人们忽然想到一椿事情,陛下将范闲扔到江南,是不是也有将他与监察院割裂开来的想法?而一向表面温柔、内心坚毅的范提司,为什么不肯抓住这个机会痛打落水狗?

其实这两位为什么保太子原因很简单,太子注定被废,而纵观剩下的几位皇子,大皇子不可能,三皇子太小,最有实力最突出的就是二皇子。可看看太子吧,太子之所以可以成为太子,是因为庆帝把日后可以威胁他的外戚势力全部清除,若真顺了庆帝的意立刻废太子,难道李承泽可以眼睁睁看着范府族人全部消失?就算李承泽同意,范芍范闲能忍吗?所以庆帝最先对付的就是他们两人,留下太子的位置,算是屏障。

而范闲也是需要留下太子来抵挡来自庆帝的目光,之前庆帝已经对鉴察院做出动作,若是太子没了,庆帝就可以专心对付自己。

上一章 幽禁 庆余年钗头凤最新章节 下一章 保镖